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2007)

作品数:24 被引量:214H指数:9
相关作者:闵苏任力刘丹彦彭丽桦袁保红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镇痛
  • 5篇术后
  • 5篇疼痛
  • 4篇病理
  • 4篇病理性
  • 3篇电休克
  • 3篇休克
  • 3篇学习记忆
  • 3篇神经病
  • 3篇神经病理
  • 3篇神经病理性
  • 3篇突触
  • 3篇突触可塑性
  • 3篇麻醉
  • 2篇代谢
  • 2篇电刺激
  • 2篇炎症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镇痛方式

机构

  • 2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梁平区...

作者

  • 10篇闵苏
  • 7篇任力
  • 6篇刘丹彦
  • 5篇彭丽桦
  • 5篇袁保红
  • 4篇刘小男
  • 2篇刘丹
  • 2篇谢飞
  • 2篇金菊英
  • 2篇王萍
  • 2篇何开华
  • 1篇刘力
  • 1篇杨晓秋
  • 1篇沈一维
  • 1篇郝学超
  • 1篇张朝弘
  • 1篇刘文文
  • 1篇刘玲
  • 1篇肖明朝
  • 1篇魏珂

传媒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使用非去极化肌松剂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改变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近年来非去极化肌松剂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的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老年患者使用非去极化肌松剂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改变进行综述。内容老年人生理改变使其对非去极化肌松剂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因此老年患者使用非去极化肌松剂后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不尽相同。趋势虽然老年患者使用非去极化肌松剂可能增加术后残余肌松和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但充分考虑患者体质以及危险因素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非去极化肌松剂并加强围术期监测与管理,可有效减少非去极化肌松剂对老年患者不良影响和危害程度。
谢飞刘力闵苏
关键词:老年患者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
丙泊酚改善电休克后学习记忆与强直后增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强直后增强在丙泊酚改善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后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孤养与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抑郁模型。选择成功建模的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抑郁组(D组)、ECT组(DE组)、ECT复合丙泊酚组(DPE组)、丙泊酚组(DP组)4组,每组18只;另取1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D、DE组给予生理盐水后分别行伪ECT和ECT处理;DPE、DP组给予丙泊酚后分别行ECT和伪ECT处理。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 potentiation,PTP)和基础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 EPSP),检测海马谷氨酸浓度。结果 ECT处理后,DE和DPE组糖水偏好百分比均高于D组(P<0.05);与DE组比较,DPE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空间探索时间延长(均P<0.05)。ECT处理后,与C组比较,D、DE、DPE组PTP均降低且数值为(139%±3%,117%±4%,130%±6%),DE组PTP低于D组,DPE组PTP高于DE组(P<0.05)。与D组比较,DE组和DPE组基础f EPSP均升高,DPE组基础f EPSP低于DE组(P<0.05)。D、DE、DPE组谷氨酸浓度均低于C组,DE组较D组谷氨酸浓度升高,DPE组较DE组谷氨酸浓度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改善抑郁大鼠ECT处理后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谷氨酸浓度,减轻PTP损伤有关。
邓婕任力闵苏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电休克丙泊酚
PPRS-CYMZ 2.0指导围术期多模式分层镇痛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手术病人疼痛风险评估量表(PPRS-CYMZ 2.0)指导围术期多模式分层镇痛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6年8月本院择期行外科手术患者116例,年龄16~8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将患者序贯性分为经验镇痛组(E组,n=79)和分层镇痛组(S组,n=73)。E组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根据其工作经验预估患者术后疼痛风险等级并制定围术期镇痛方案,S组由另一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严格按照PPRS-CYMZ 2.0对患者术后疼痛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分值进行分层,制定相应的分层镇痛方案。记录术后30 d时VAS评分以及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预防性镇痛使用情况和术后0~6 h、6~24 h、24~72 h内PCA总按压次数、PCA背景输注剂量、补救镇痛用药量;记录术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计算镇痛相关的卫生经济学指标。 结果E组和S组患者术后疼痛风险分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中危为主。与E组比较,S组术后30 d VAS评分、PCA背景输注剂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高危患者预防性镇痛使用率和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中危患者补救镇痛用药量降低(P〈0.05),低危患者各时段PCA总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和高危患者PCA总按压次数减少,人均直接镇痛费用和总镇痛费用降低,高危患者首次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 结论PPRS-CYMZ 2.0可实现围术期多模式分层镇痛,实现个体化治疗。
彭丽桦闵苏任力郝学超程波王萍何开华金菊英曹俊魏珂刘丹沈一维律峰邓婕王鑫杨俊陈婧媛谢飞
关键词:镇痛疼痛
2106例成人住院患者疼痛负担横断面调查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人住院患者疼痛负担和疼痛相关就医行为,以期改进疼痛诊疗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短期(72h)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3年7月22日至24日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人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2 106/2 515)。成人住院患者疼痛患病率为46.96%(989/2 106)。疼痛持续时间小于1个月的手术患者占68.24%(651/954)。手术患者术前静息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4.80%(332/954),术后为28.83%(275/954)。79.91%(1 683/2 106)的患者认为疼痛与自身疾病相关。81.10%(764/942)的患者认为医师提供的止痛治疗有效。年龄和学历水平等均是患者疼痛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人住院患者的疼痛负担较为普遍,外科疼痛发生率较高,急性疼痛分布居多,以轻度疼痛为主;患者的疼痛认知程度和镇痛满意度较高,但仍有部分疼痛未得到有效治疗。医务人员应接受规范化镇痛诊疗培训,采取个体化多模式镇痛诊疗措施,降低疼痛患病率,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秦珮珮彭丽桦闵苏
关键词:住院患者疼痛镇痛
偏头痛神经阻滞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率的特点。目前偏头痛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研究发现神经阻滞治疗偏头痛可取得较好疗效,其疗效与神经阻滞部位、局麻药种类及剂量的选择有关,但目前相关研究偏少,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本文就神经阻滞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与方法进行阐述。
李南杨晓秋
关键词:偏头痛星状神经节阻滞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2014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是一组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在生理状态下,HMGB1发挥着结合细胞核蛋白的作用,一旦释放进入细胞间隙,则表现出炎性因子的作用。一直以来,HMGB1因在各种急慢性炎症中的作用而备受关注,近年的研究表明HMGB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袁保红刘丹彦刘小男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神经病理性疼痛炎症介质
NADPH氧化酶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4
2013年
氧化应激是发生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重要机制。近来研究发现,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产生的活性氧对脑I/R后的氧化应激起到重要的作用。一些方法(如常压高氧、缺血后处理)和一些药物(如罗布麻宁、替米沙坦、桦木酸、加兰他敏、雷公藤红素等)可以NADPH氧化酶为靶点治疗脑I/R损伤。
张朝弘刘丹彦
关键词:NADPH氧化酶活性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脊髓电刺激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与脊髓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脊髓电刺激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与脊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8周龄,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坐骨神经慢性结扎组(CCI组)、假脊髓电刺激组(S-SCS组)和脊髓电刺激组(SCS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SCS组和SCS组于造模后第5天在脊髓硬膜外间隙置入电极,SCS组于造模后12-14 d行脊髓电刺激.分别于造模前1d、造模后1、4、7、14 d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造模后14 d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脊髓组织HMGB1、TLR4、NF-κB p65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组织TLR4蛋白和核蛋白NF-κB p65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组织HMGB1蛋白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CCI组、S-SCS组和SCS组造模后MWT降低,脊髓组织HMGB1、TLR4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NF-κB p65 mRNA和核蛋白NF-κB p65表达上调(P<0.05);与CCI组相比,SCS组脊髓电刺激后MWT升高,脊髓组织HMGB1、TLR4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NF-κB p65 mRNA和核蛋白NF-κB p65表达下调(P<0.05).结论 脊髓电刺激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袁保红刘小男刘丹彦
关键词:电刺激脊髓TOLL-LIKE
连续股神经阻滞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成本的比较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经济成本。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80例,年龄40~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140例。PCIA组行常规PCIA,CFNB组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CFNB。计算患者满意度评分,总镇痛医疗成本,术后总直接医疗成本及相应的成本-效果比值(CER)。结果 最终PCIA组123例,CFNB组127例纳入研究。与PCIA组比较,CFNB组人均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人均总镇痛医疗成本明显增加,术后人均总直接医疗成本明显降低,总镇痛CER明显增加,总直接CER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与PCIA比较,CFNB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兼具临床实用性和卫生经济学价值。
秦珮珮彭丽桦任力闵苏
关键词:成本-效果分析股神经阻滞关节成形术镇痛
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疼痛诊疗现状及疼痛相关知识的调查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调查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疼痛诊疗现状及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期提高医务人员疼痛诊疗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于2013年7月23日~7月25日对该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53.1%的手术科室医生经常接诊疼痛患者,非手术科室医生为41.6%。镇痛效果不佳时,向疼痛专业医师进行咨询的医疗人员较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多。97.5%的医务人员知晓用口服药物进行镇痛,放疗镇痛的知晓率为27.8%;医务人员评价疼痛的方法中以病人主诉和视觉模拟评分知晓率较高,痛阈测定法知晓率较低。结论:疼痛是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院医务人员疼痛相关的基础知识普及较高,但疼痛相关的专业知识普及较低。护理人员和医技人员对疼痛诊疗相关认知相对较差,尚需加强。
任力彭丽桦闵苏
关键词:医务人员疼痛问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