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B0203)

作品数:2 被引量:74H指数:2
相关作者:杨选辉陈大庆刘耀炜刘永铭王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水位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超采
  • 1篇地下水超采区
  • 1篇水位观测
  • 1篇水温
  • 1篇水温下降
  • 1篇同震响应
  • 1篇气体
  • 1篇井水位
  • 1篇超采

机构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篇刘永铭
  • 1篇刘耀炜
  • 1篇张子广
  • 1篇张素欣
  • 1篇任晓霞
  • 1篇陈大庆
  • 1篇王想
  • 1篇杨选辉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识别地下水超采区井水位异常性质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发生变化,动水位观测井断流;地面沉降造成井管上窜,观测管路系统被损坏等,这些现象对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地震前兆异常的正确判断带来很大困难。应用水文地质理论与方法,分析含水层的水均衡状态、应力-应变状态及其与水位动态的关系,初步探讨了超采区井水位异常性质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根据井孔所在区水位下降漏斗的扩散特征,结合以上所提到的理论和方法,依据资料多年变化特征,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异常的性质。研究结果有助于区分单一集中抽水与长期地下水超采对水位观测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识别超采区水位前兆异常,有助于地震分析预报水平的提高。
张素欣张子广任晓霞王想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水位观测
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72
2007年
深井水温观测在中国已经开展了20年,但目前对于水温响应机理的研究还不充分。在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7地震后,中国地下流体观测井网中121个观测井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特征的研究中,作者发现了具有规律性的一类变化类型:当某些观测井水位出现振荡的时候,其同井水温绝大多数会出现几十分钟到数小时的下降—恢复过程。为了对此现象进行验证,又收集了河北唐山矿井2001年数字化以来39次远场大震水位、水温的同震响应资料,发现其具有相同的规律。在对可能造成水温下降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同震水温下降的气体脱逸模式,给出了在气泡脱逸过程中造成水温下降的2种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此模式对部分观测现象进行了较合理的解释。
陈大庆刘耀炜杨选辉刘永铭
关键词:水温下降同震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