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9B-192Z)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广振郭银涛向军褚艳秋沈湘黔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电纺
  • 4篇磁性能
  • 3篇铁氧体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纤维
  • 3篇ZN
  • 2篇电纺丝
  • 2篇静电纺
  • 2篇静电纺丝
  • 2篇纺丝
  • 1篇多孔纤维
  • 1篇形状各向异性
  • 1篇细纤维
  • 1篇纤维
  • 1篇静电纺丝法
  • 1篇焙烧
  • 1篇焙烧温度
  • 1篇NI
  • 1篇NI-ZN铁...
  • 1篇NICUZN...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 4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沈湘黔
  • 4篇褚艳秋
  • 4篇向军
  • 4篇郭银涛
  • 4篇周广振
  • 1篇郭纪源

传媒

  • 2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Li_(0.5-0.5x)Zn_xFe_(2.5-0.5x)O_4纳米纤维的电纺制备及其结构和磁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锂、硝酸锌和硝酸铁为主要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后期的热处理制备了直径在50~100 nm的单相Li0.5-0.5xZnxFe2.5-0.5xO4(x=0.0,0.2,0.3,0.4,0.5,0.8)纳米纤维.利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过程以及焙烧温度和化学成分对所得纳米纤维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纤维经350℃焙烧后,纯相晶态的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基本形成.当焙烧温度由350℃升高到600℃,Li0.35Zn0.3 Fe2.35O4纳米纤维的平均晶粒尺寸由13.0 nm增大到47.5 nm,微观形貌逐渐向链状结构演化,比饱和磁化强度由39.7 A·m2·kg-1单调递增到84.5 A·m2·kg-1,而矫顽力先增大后减小,在550℃时达到最大值12.6 kA·m-1,其单畴临界尺寸约为35 nm.随着Zn含量x的增加,所制备的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的晶格常数近似呈线性增长,符合Vegard定律,矫顽力从x=0.0时的17.1 kA·m-1逐步减小到x=0.8时的2.4 kA·m-1,比饱和磁化强度Ms先增大后减小,在x=0.3时达到一个最大值74.7 A·m2·kg-1.与相似条件下制备的LiZn铁氧体纳米粒子相比,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由于其形状各向异性,而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矫顽力.
向军褚艳秋周广振郭银涛郭纪源沈湘黔
关键词:LIZN铁氧体纳米纤维磁性能形状各向异性
Co_(0.5)Ni_(0.5)Fe_2O_4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法制备、表征及其磁性能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直径为150~400 nm的Co0.5Ni0.5Fe2O4铁氧体纳米纤维,并利用TG-DTA、XRD、FTIR、FESEM、TEM和VS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纤维经450℃焙烧后可基本形成纯相晶态的目标产物Co0.5Ni0.5Fe2O4纳米纤维;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纤维直径逐渐减小,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纤维表面粗糙度加强,其微观形貌由多孔结构向项链状结构转变;所制得的Co0.5Ni0.5Fe2O4纳米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由450℃时的35.8 A.m2/kg单调增加到1 000℃时的80.2 A.m2/kg,而矫顽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550℃附近时达到最大值,意味着其单畴临界尺寸约为30 nm,且发现在单畴尺寸范围内,矫顽力与平均晶粒尺寸的0.7次方成正比,与随机各向异性模型所预测的结果基本吻合。此外,低温(77 K)磁测量显示,与室温相比,样品的矫顽力和剩余磁化强度均大幅提高,但饱和磁化强度明显下降。
向军褚艳秋周广振郭银涛沈湘黔
关键词:纳米纤维静电纺丝磁性能
焙烧温度对Ni_(0.3)Cu_(0.2)Zn_(0.5)Fe_2O_4纳米纤维的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直径在100nm左右的Ni0.3Cu0.2Zn0.5Fe2O4铁氧体纳米纤维.并使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电纺的复合纳米纤维及其焙烧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在450℃焙烧时,立方尖晶石结构就已基本形成.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纳米纤维中Ni0.3Cu0.2Zn0.5Fe2O4晶粒的尺寸逐渐增大,纤维表面也越发粗糙,其形貌逐渐向项链状结构转变.与此同时,目标纳米纤维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单调增大,而矫顽力(Hc)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650℃达到最大值,这暗示以纳米纤维形式存在的Ni0.3Cu0.2Zn0.5Fe2O4的单畴临界尺寸可能在53nm左右.此外,发现在单畴临界尺寸以下,Ni0.3Cu0.2Zn0.5Fe2O4纳米纤维的矫顽力与其平均晶粒尺寸(D)的0.71次方成正比,即Hc∝D0.71,较好地符合随机各向异性模型所预测的结果Hc∝D2/3.
向军沈湘黔褚艳秋周广振郭银涛
关键词:NICUZN铁氧体纳米纤维静电纺丝磁性能焙烧温度
电纺制备多孔Ni_(1-x)Zn_xFe_2O_4超细纤维的结构与磁性能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后期的热处理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Ni1-xZnxFe2O4(x=0-0.8)超细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低温N2吸附-脱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纤维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孔特征和室温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50℃焙烧2 h得到的多孔Ni1-xZnxFe2O4超细纤维均为单相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约为25-30 nm,纤维直径主要分布在200-500 nm之间,且具有较大的长径比;所制备的Ni0.5Zn0.5Fe2O4多孔纤维的孔结构主要以狭缝状介孔为主,其平均孔径约为11 nm;随着Zn含量x由0增加0.8,Ni1-xZnxFe2O4纤维的晶格常数a线性增大,A位的红外特征振动频率单调递减,矫顽力由13.8 kA/m逐步减小到2.3 kA/m,比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x=0.4时达到最大值66.8 A.m2/kg.与相近尺寸的Ni-Zn铁氧体纳米粒子相比,Ni-Zn铁氧体超细纤维由于其形状各向异性而表现出更高的矫顽力.
向军褚艳秋周广振郭银涛沈湘黔
关键词:NI-ZN铁氧体多孔纤维磁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