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803)

作品数:11 被引量:195H指数:8
相关作者:朱建荣朱首贤吴辉丁平兴王金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长江口
  • 3篇环流
  • 2篇动力机制
  • 2篇上升流
  • 2篇夏季
  • 2篇海洋环流
  • 2篇海洋模式
  • 2篇长江口外
  • 2篇潮位
  • 1篇淡水
  • 1篇叶绿素A
  • 1篇营养化
  • 1篇中肋骨条藻
  • 1篇三维模拟
  • 1篇三维数值模式
  • 1篇输运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团
  • 1篇台湾暖流
  • 1篇漂流

机构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交通部科学研...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作者

  • 7篇朱建荣
  • 3篇朱首贤
  • 3篇吴辉
  • 2篇丁平兴
  • 1篇崔茂常
  • 1篇张文静
  • 1篇庞重光
  • 1篇史峰岩
  • 1篇沈焕庭
  • 1篇白学志
  • 1篇肖成猷
  • 1篇王金辉
  • 1篇戚定满
  • 1篇乔方利
  • 1篇沙文钰
  • 1篇张衡
  • 1篇梁兼霞
  • 1篇莫军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海洋工程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南黄海风漂流的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分别用Ekman有限深海风漂流计算公式,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数值计算了南黄海风漂流。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的时比分析得出:在水深较小时,模式计算的风漂流场与公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而在水深较大时公式计算所得风漂流场与实际流场相差较大,模式计算的风漂流场则基本再现了夏季南黄海的环流结构;风速越大,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流场之间的差别越大。同时从数值试验的角度还得到夏季由于风速普遍偏小,风场对环流结构的影响都相对较小,热盐效应是控制夏季环流的主导因素。但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环流结构会发生根本改变。
梁兼霞庞重光白学志
关键词:黄海冷水团热盐环流
包括潮流作用的黄东海环流模式的开边界条件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海洋模式开边界条件在以余水位给出的情况下 ,难于保证整个计算区域内水量进出的平衡 ,而以流速 (通量 )给出的情况下 ,能严格保证计算区域内水量进出的平衡 .要体现潮流在浅海陆架环流中的作用 ,海洋模式开边界条件需要以余流和潮流合成的形式给出 .计算结果表明 ,开边界条件分别以潮流和潮位给出的情况下 ,计算域内的潮汐潮流是一致的 ,表明计算潮汐潮流模式开边界条件可以用潮流的形式替代一般的潮位形式 .模式开边界条件可以同时给出潮流和余流来模拟计算域内的总流场 .潮流对环流的作用主要在浅海 ,对深海区的作用不大 .文中以长江口外海区为例 ,考虑潮流后作潮周期平均的环流与不考虑潮流情况下的环流存在明显差异 ,温度和盐度的垂向结构更符合实测资料 .潮流对环流的作用体现在潮混合和潮致余流上 ,潮混合包括对环流的混合 ,也包括对温盐的混合 ,而温盐场的改变也引起流场的改变 .
朱建荣吴辉张衡肖成猷
关键词:开边界条件海洋模式潮位海洋环流
夏季长江口外水下河谷西侧上升流产生的动力机制被引量:29
2003年
通过对2000年8月长江口外现场观测和1997年夏季卫星遥感海表温图片分析,得出长江口外水下河谷西侧存在着上升流现象.三维数值模式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该上升流是由斜压效应、正压效应、底Ekman效应和倾斜的地形相互作用产生的.在水下河谷北侧(长江口南槽东边),斜压效应是产生上升流的主要原因,而在水下河谷南边(杭州湾口门中心东侧),正压效应是产生上升流的主要原因.河口口外海区上升流产生的动力机制与一般沿岸和陆架上升流产生的动力机制不同.
朱建荣
关键词:长江口外上升流动力机制
长江口外海区叶绿素a浓度分布及其动力成因分析被引量:59
2004年
2000年8月在长江口外海区应用现代化的观测设备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观测. 现场观测资料分析表明, 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的爆发存在着两个源. 面积广、强度大的一个源存在于表层的羽状锋区, 是由长江径流入海携带大量营养盐造成富营养化和低浊度海水产生良好的光透射引起光合作用产生的. 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 a, 同时释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 故出现高浓度叶绿素a分布对应于高浓度溶氧和pH值分布. 面积小强度弱的一个源位于台湾暖流的温跃层中, 但高浓度的叶绿素a并不对应于高浓度的溶氧和pH值, 可能是由台湾暖流的远距离平流作用产生的. 长江大量营养盐入海造成的富营养化是产生长江口外海区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福建和浙江沿岸海区发生的赤潮可能随台湾暖流影响到长江口外海区. 三维数值模式模拟的流场分布支持上述结论.
朱建荣
关键词:赤潮富营养化台湾暖流叶绿素A
海洋模态在海洋水声学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被引量:3
2002年
崔茂常乔方利莫军郭炳火
关键词:反演海洋调查
二维悬沙长期输运速度的定义和机理分析被引量:9
2003年
将悬沙和水体的长期输运分离研究,给出二维悬沙长期输运速度的定义。从理论上分析了各种物理过程对二维悬沙长期输运速度的影响机理。采用部分观测资料,对长江口二维悬沙长期输运速度及其机理作了初步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浑浊带,悬沙和水体长期输运有明显的差别;在描述悬沙长期输运时,二维悬沙长期输运速度比二维水体长期输运速度更合理;潮泵作用和垂向切变作用是造成两者差别的主要原因。
张文静朱首贤沙文钰
关键词:长江口
2003年6月中下旬长江口外海区冲淡水和赤潮的观测及分析被引量:36
2005年
2003年6月中下旬应用多参数环境监测系统YSI6600和取水样分析对长江口外海区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观测.观测期间长江冲淡水以双峰状向外扩展,一股朝东南,一股朝东北,主轴朝东北方向扩展.长江口外海区发生了严重的大面积赤潮现象,水体呈褐色,叶绿素的分布在近口门侧也呈双峰结构,位置和形状与冲淡水的扩展基本一致.水样分析表明,长江冲淡水携带的大量营养盐造成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是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测点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的分布存在3个高浓度的中心,分别位于(122.45°E,31.5°N),(122.4°E,30.8°N)和(123.25°E,30.0°N).(122.45°E,31.5°N)处的赤潮位于长江冲淡水主峰和高浊度的水中,生物优势种为具齿原甲藻,密度为2.23×106个/L.122.4°E,30.8°N处的赤潮位于长江冲淡水次峰和低浊度的水中,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密度为107个/L.123.25°E,30.0°N处的赤潮生物优势种为异甲藻,密度为2×106个/L,为首次发现该生物在长江口外海区形成赤潮.
朱建荣王金辉沈焕庭吴辉
关键词:中肋骨条藻甲藻长江冲淡水长江口外潮位
吕泗上升流观测和动力机制模拟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基于2000年8月长江口外现场观测的分析,首次发现在长江口外吕泗附近存在着上升流现象。该上升流将下层的冷水和营养盐带向上层,对海区的环境和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该上升流的动力机制,作者利用基于ECOM_si建立的一个水平球面坐标系的高分辨率湍流闭合的三维环流数值模式研究该上升流现象。该模式计算区域包括东海、黄海和渤海,考虑实际岸线和水深。在综合考虑风应力、开边界体积通量和密度梯度力的情况下,模拟结果再现了吕泗海区的上升流现象,与观测结果较为一致。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产生该处上升流的动力机制主要是盐淡水混合产生的斜压效应,风应力的作用较弱,边界水体积通量产生的正压效应不起作用。倾斜的底形与斜压效应、风应力的联合作用使吕泗海区的上升流更明显。
朱建荣戚定满吴辉
关键词:上升流三维数值模式
杭州湾、长江口余流及其物质输运作用的模拟研究 Ⅱ冬季余流及其对物质的运输作用 被引量:25
2000年
首先分析了杭州湾、长江口冬季余流和物质输运作用的观测特征,提出了几个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然后,利用杭州湾、长江口三维联合模型,综合考虑径流、风应力、密度流、中国东部海域背景环流和M2,S2,K1,O1四个分潮的综合作用,模拟出了冬季的余流结构及其对物质的输运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所总结的几个问题,进一步作数值模拟,讨论余流和物质输运作用形成的机制。
朱首贤丁平兴史峰岩朱建荣
关键词:长江口物质输运三维模拟
Seasonal and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surface Taiwan Warm Current被引量:2
2004年
To study seasonal and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TWC) in detail,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OF) and Extended Associate Pattern Analysis (EAPA) are jointly adopted with daily sea surface salinity (SS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sea surface height (SSH)datasets covering 1126 days from American Navy Experimental Real-Time East Asian Seas Ocean Nowcast System in the present pap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and second REOFs of SST i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SECS) account for 50,8% and 39.8% of the total variance. The surface TWC contains persistent (multi-year mean), seasonal and intraseasonal components. The persistent one mainly inosculates with the Kuroshio but the seasonal and intraseasonal ones are usually active only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Its persistent component is produced by inertial flow of the Kuroshio, however its seasonal and intraseasonal ones seems coming from seasonal and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of monsoon force. The seasonal one reaches its maximum in late summer,lasting about four months and the intraseasonal one takes place at any seasons, lasting more than 40 days.
崔茂常胡敦欣吴玲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