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09017)

作品数:19 被引量:270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元雪蒋树屏王培勇谢锋施建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建筑科学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隧道
  • 8篇有限元
  • 5篇覆盖层厚度
  • 5篇盖层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水下隧道
  • 4篇小应变
  • 4篇连拱
  • 4篇连拱隧道
  • 4篇值模拟
  • 3篇盾构
  • 3篇盾构法
  • 3篇原状
  • 3篇原状土
  • 3篇隧道工
  • 3篇隧道工程
  • 3篇开挖
  • 3篇本构
  • 2篇弹塑性
  • 2篇盾构法隧道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重庆交通科研...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学院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后勤工程学院

作者

  • 20篇刘元雪
  • 10篇蒋树屏
  • 6篇王培勇
  • 4篇谢锋
  • 3篇施建勇
  • 2篇周家伍
  • 2篇周建廷
  • 2篇赵尚毅
  • 2篇黄伦海
  • 2篇陈忱
  • 2篇王良
  • 2篇刘亚辉
  • 1篇陆新
  • 1篇伊颖锋
  • 1篇唐树名
  • 1篇尹光志
  • 1篇柴贺军
  • 1篇吴梦军
  • 1篇刘东升
  • 1篇许江

传媒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公路交通技术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后勤工程学院...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第八次全国岩...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应变本构模型的盾构法隧道施工影响数值分析
盾构法隧道施工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是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分别采用笔者提出的可以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本构模型与修正剑桥模型对盾构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分析。这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的规律...
刘元雪蒋树屏刘东升
关键词:盾构隧道有限元本构模型小应变
文献传递
原状欠固结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原状土的结构性对它的力学性质影响显著。通过多应力路径的原状土与重塑土的试验结果比较来揭示原状土体从小应变到大应变的特殊力学特性及应力路径的影响。从等压固结对比试验可看出该原状样明显的结构性与欠固结性。对于原状欠固结土,体应变对土体结构性的破坏要大于剪应变。原状欠固结土的结构性对土体强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摩擦角的增大。土体小应变时表现出明显的高刚度与非线性。通过不同方向切样的原状土试验结果对比,反映了原状土体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结构性引起的各向异性在应变越小时越明显。
刘元雪蒋树屏赵燕明
水下隧道钻爆法施工合理覆盖层厚度的研究评述被引量:2
2007年
在水下隧道施工中,覆盖层厚度不仅对其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还是决定水下隧道造价和长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水下隧道的优特点以及影响覆盖层厚度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本地地质着重对钻爆法施工覆盖层厚度的研究进行评述,提出运用解析公式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确定合理覆盖层厚度。
王培勇刘元雪陈忱周家伍
关键词:水下隧道覆盖层厚度钻爆法
岩土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被引量:7
2007年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基本概念得出岩土损伤复合体理论的应力–应变合成一般模式,简化得出岩土各向同性损伤复合体理论的应力–应变合成模式,建立了岩土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提出了岩土各向同性损伤本构模型的数值求解法。通过对一个算例分析,加深了对岩土损伤机理的认识。计算分析认为:串联假设不适用于岩土体;严格意义上,并联假设不适用于岩土体;当应力较小时混合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与理想原状岩土类似,与重塑土差异较大,应力较大时,应力–应变关系特点与应力路径有关。
周建廷刘元雪
关键词:岩石各向同性本构关系
渝黔高速公路天坪丘隧道稳定性分析
2006年
山区隧道由于受地形及展线限制,一些较短的隧道常常选用连拱结构型式。本研究借助三维有限元计算机模拟,对渝黔高速公路天坪丘连拱隧道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工程实际,构建了三维计算模型,进行了应力、位移与塑性区分布等方面的计算。通过整体、衬砌与中墙的拉应力、剪应力、位移与塑性区结果分析,表明该隧道是稳定的,但应注意局部的应力集中问题,建议对这些关键部位加强监测。
刘亚辉刘元雪吴梦军谢锋王培勇
关键词:隧道连拱隧道有限元弹塑性
水下隧道合理覆盖层厚度的有限元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水下隧道覆盖层厚度目前基本上是凭经验确定的,采用不同的经验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文章针对目前情况提出了采用有限元的求解方法,并结合公路隧道施工规范,模拟了拟建的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在不同隧道覆盖层厚度时的拱顶位移和拉应力的分布及大小。通过与标准隧道的比较,得出了该隧道的合理覆盖层厚度,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培勇刘元雪刘亚辉蒋树屏谢锋
关键词:水下隧道覆盖层厚度拉应力有限元模拟
工程类比法确定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被引量:3
2010年
隧道的成拱效应与覆盖厚度的大小有着密切关系。水下隧道的覆盖厚度对其建设的安全和造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水下隧道的最小覆盖层厚度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将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与国内外一些知名海底隧道进行比较,得出其最小覆盖层厚度,对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丹谢锋
关键词:海底隧道覆盖层厚度
浅埋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有限元数值模拟被引量:19
2006年
双连拱公路隧道在平面线路、洞口位置的选择上较分离式隧道自由度大,在一些中短隧道建设中,往往采用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结合山西省离石黄土连拱公路隧道,进行黄土连拱隧道的关键施工力学问题研究:正洞上下台阶法与侧壁导洞法施工方案比较研究;先左洞(靠山一侧)施工方案和先右洞施工方案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压黄土连拱隧道应采用先开挖靠山一侧的侧壁导洞法进行施工。
蒋树屏刘元雪赵尚毅聂承凯帖智武赵虎生黄仰收
关键词:隧道连拱隧道有限元
基于应力空间变换的原状软土本构模型被引量:4
2004年
根据原状土的高刚度、明显的非线性和各向异性特点,给出了原状土的应力空间和应力增量变换公式。在变换应力空间,屈服面、边界面只能在允许的应力空间中运动(等向硬化或运动硬化),从而合理地反映了土体各向异性与应力路径的影响.借助边界面与损伤的概念建立了可以反映原状软土从小应变到大应变的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土体弹性变形用横观各向同性模型来描述,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界面与加卸载准则,它同时考虑了塑性体应变与塑性剪应变对原状土体结构性的损伤.与有关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模型是合理的。
刘元雪施建勇尹光志陆新
关键词:本构关系土体原状土小应变
一种原状欠压密土的力学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原状土的结构性对它的力学性质影响显著。通过对原状土与重塑土多应力路径的实验结果比较,来揭示原状土体从小应变到大应变的特殊力学特性及应力路径的影响。从等压固结对比实验可看出,该原状样明显的结构性与欠压密性。对于原状欠压密土,体应变对土体结构性的破坏要大于剪应变。欠压密原状土的结构性对土体强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摩擦角的增大。土体小应变时表现出明显的高刚度与非线性。通过不同方向切样的原状样实验结果对比,反映了原状土体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结构性引起的各向异性在应变越小时越明显。
刘元雪施建勇伊颖锋徐龙君
关键词:原状土小应变应力路径力学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