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09)

作品数:1 被引量:2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小纯马宗斌马新明何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形态
  • 1篇内源
  • 1篇内源激素
  • 1篇内源激素含量
  • 1篇旗叶
  • 1篇籽粒
  • 1篇小麦
  • 1篇小麦花后
  • 1篇花后
  • 1篇激素含量
  • 1篇不同器官

机构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何建国
  • 1篇马新明
  • 1篇马宗斌
  • 1篇王小纯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花后根系、旗叶和籽粒内源激素IAA、GA3、ABA和ZR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器官的内源激素含量对3种氮素形态的响应不同.氮素形态调节籽粒灌浆是通过根系、旗叶和籽粒中内源激素的协同作用而实现的.酰胺态氮与硝态氮处理相比,小麦花后5~15 d,旗叶GA3含量、籽粒IAA和ABA含量较高,籽粒灌浆速率(Grain-filling rate, GFR)较高;花后15~25 d,根系GA3含量、旗叶IAA和GA3含量、籽粒ABA含量较高,籽粒IAA含量较低,GFR较低.铵态氮与硝态氮处理相比,小麦花后5 d,籽粒ZR含量较高;花后15 d前后,籽粒IAA、ABA含量较低,GFR较低;花后20~25 d,根系ZR、GA3含量较低,旗叶IAA、GA3含量较低,ABA含量较高,籽粒ABA、GA3含量较低,IAA含量较高,GFR较高.铵态氮比硝态氮处理的小麦籽粒粒重显著增加.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处理比硝态氮处理增产显著.建议在'豫麦49'施肥时,使用铵态氮或酰胺态氮并配施硝化抑制剂.
马宗斌王小纯何建国马新明
关键词:氮素形态小麦旗叶籽粒内源激素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