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091035947)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魏凤玉方菊杨艳明陈玮康家胜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叶黄酮
  • 2篇竹叶
  • 2篇竹叶黄酮
  • 2篇黄酮
  • 1篇豆浆
  • 1篇有机胺
  • 1篇有效扩散系数
  • 1篇树脂
  • 1篇天然保鲜剂
  • 1篇螯合
  • 1篇螯合树脂
  • 1篇脱硫
  • 1篇脱硫液
  • 1篇纤维素
  • 1篇香兰素
  • 1篇酶法
  • 1篇酶法提取
  • 1篇保鲜
  • 1篇保鲜剂

机构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魏凤玉
  • 3篇方菊
  • 2篇陈玮
  • 2篇杨艳明
  • 1篇康家胜
  • 1篇薛攀
  • 1篇宝呼和
  • 1篇晏冉
  • 1篇孙倩

传媒

  • 2篇化工进展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螯合树脂对有机胺脱硫液中Fe^(2+)的吸附平衡
2013年
研究了4种螯合型树脂对有机胺脱硫液中Fe2+的吸附及解吸特性,发现D751型螯合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良好的脱附性能,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D751型螯合树脂对Fe2+的吸附平衡,并用红外光谱的方法探讨了树脂吸附Fe2+的机理。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D751树脂对Fe2+的吸附行为;吸附自由能变G<0,熵变S>0,吸附为自发的熵增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红外光谱表明,D751树脂通过离子交换和配位双重作用与Fe2+结合。
魏凤玉晏冉薛攀孙倩
关键词:螯合树脂
竹叶黄酮在豆浆保鲜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竹叶黄酮(BLF)对豆浆中细菌的抑制作用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4℃时添加0.01%BLF对豆浆的保鲜效果较好,而30℃时BLF的最佳用量为0.015%;感官评定结果显示,添加0.01%~0.015%的BLF对豆浆的色泽和风味均无不良影响,且可使保质期延长6h;香兰素与BLF对豆浆的保鲜效果具有一定协同作用,30℃时添加0.015%BLF与香兰素质量比为4:1的复合保鲜剂,可使豆浆的保质期延长8h。
魏凤玉方菊陈玮杨艳明
关键词:竹叶黄酮豆浆香兰素天然保鲜剂
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黄酮的传质动力学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讨论了温度、原料尺寸、转速及纤维素酶用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提和酶提取后样品的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动力学符合平板型Fick第二定律,提取过程主要受内扩散控制;纤维素酶不改变传质动力学机理,它只破坏细胞壁,从而降低扩散阻力使溶质的传质速率和表观扩散系数D′提高。实验还得到了D′与提取温度、竹叶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在30~60℃,酶提时的D′为1.95×10 13~6.85×10 13m2·s-1,水提时的D′为1.73×10 13~6.05×10 13m2·s-1;酶提时的活化能Ea为11.853kJ·mol-1,比水提时降低了9.59%。该研究为酶法提取竹叶黄酮的工艺设计及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魏凤玉陈玮方菊宝呼和
关键词:竹叶黄酮传质动力学有效扩散系数
大孔树脂对竹叶总黄酮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被引量:10
2011年
考察了7种大孔树脂对竹叶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特性,发现AB-8大孔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良好的脱附性能,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AB-8大孔树脂对竹叶总黄酮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可较好地描述竹叶总黄酮在AB-8树脂上的吸附平衡;吸附自由能变?G<0,熵变?S>0,吸附为自发的熵增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分离。焓变?H为13.45 kJ/mol,在氢键键能范围内;吸附竹叶总黄酮前后树脂的红外谱图也表明,AB-8树脂对竹叶总黄酮分子的吸附是以氢键形式发生的物理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外的液膜扩散是决定吸附速率的主要步骤。
康家胜方菊魏凤玉杨艳明
关键词: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