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9YZ278)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薛俊增吴惠仙袁林王宝强蔡桢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4研究所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新疆福海水库轮虫群落生态特征被引量:2
- 2011年
- 福海水库地处新疆乌伦古河福海境内,为了解该水库浮游生物群落动态特征,于2008-2009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对该水库进行了轮虫采样分析,共鉴定轮虫25种,隶属于7科17属。其优势种由旋轮属轮虫(Philodina sp.)、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缘板龟甲轮虫(Keratella ticinensis)、晶囊轮属轮虫(Asplanchna sp.)、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a pu-silla)、疣毛轮属(Synchaeta sp.)、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等构成。库区水体中轮虫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等呈现典型的季节相关性,不同时期轮虫总生物密度变化趋势为:平水期(448.06±67.13 ind/L)>丰水期(418.06±112.09 ind/L)>枯水期(282.59±266.46 ind/L)。结果表明:福海水库库区水温变化以及各时期饵料状况是影响轮虫群落种类组成、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 薛俊增孙玲霜方伟朱新英李周永吴惠仙
- 关键词:轮虫
- 三峡水库主要支流库湾轮虫的分布和季节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三峡水库蓄水后在狭长的库岸线上形成了数目众多的库湾,库湾特殊的生态特点及不同支流库湾生态特征的差异使其成为三峡水库生态研究的焦点。本文研究了2006年4月-2007年1月三峡水库各主要支流库湾轮虫季节性的周年生态特征,结果显示三峡水库支流库湾轮虫种类组成丰富,共采集到轮虫18科33属67种,其中针簇多肢轮虫、螺形龟甲轮虫、暗小异尾轮虫为主要优势种类。轮虫的种类组成和种类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差异,夏季种类多、冬季种类少;轮虫种类数相近或一致的季节或库湾,其种类组成并不一致。轮虫的密度也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差异,密度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夏季高、春秋次之、冬季低,且相差较大;库湾间轮虫密度的空间差异夏季表现最为显著,密度最高为夏季的黄金河库湾,达4481.67ind.L-1。三峡水库狭长,各支流库湾生态特点复杂,轮虫的生态特征表现出时空差异;不同淹没状态的库湾存在显著差异,已淹没的库湾种类和密度都较未淹没的高,显示蓄水改变了支流库湾轮虫的生态状况。
- 薛俊增袁林唐庆蝉黄祥飞林巍吴惠仙
- 关键词:三峡水库轮虫
- 千岛湖水温垂直分布的季节演变对透明溞昼夜垂直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千岛湖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中国北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深水水体,水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夏季出现温跃层。枝角类(Cladocera)是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类群,具有垂直分布及昼夜迁移的特性。为阐明枝角类垂直分布格局及昼夜迁移对水温垂直分布的生态响应,选择千岛湖坝前段超过60m水深的湖区于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按季节进行昼夜垂直分层采集,以透明溞(Daphnia hyaline)为对象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透明溞是千岛湖坝前段湖区四季的优势种,基本以聚合的腏剑∕I>1)分布于垂直水柱中,春、夏、冬3季有正常迁移现象,秋季则无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行为。千岛湖温跃层的出现加强了透明溞在垂直水柱中的聚集,促进了其夜间的上迁运动,使其成为坝前段湖区表底层水体物质交流的纽带。
- 薛俊增蔡桢姚建良王宝强袁林吴惠仙
- 关键词:千岛湖温跃层昼夜垂直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