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GL004)

作品数:47 被引量:768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雅鹏杨志海欧阳金琼吕明文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周口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农业
  • 10篇农户
  • 9篇技术效率
  • 7篇农村
  • 7篇劳动力
  • 6篇粮食生产
  • 5篇农村劳动力
  • 5篇江汉平原
  • 5篇城镇化
  • 4篇实证
  • 4篇主产区
  • 4篇耕地
  • 3篇区位
  • 3篇协整检验
  • 3篇粮食主产
  • 3篇粮食主产区
  • 3篇面板数据
  • 3篇劳动力转移
  • 3篇价格波动
  • 3篇兼业

机构

  • 43篇华中农业大学
  • 8篇塔里木大学
  • 5篇周口师范学院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南财政经济...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37篇王雅鹏
  • 11篇杨志海
  • 10篇欧阳金琼
  • 6篇吕明
  • 5篇闫建伟
  • 5篇文清
  • 4篇马林静
  • 3篇田波
  • 3篇尹宁
  • 2篇张皓东
  • 2篇李邦熹
  • 2篇赵丽平
  • 2篇王雨濛
  • 2篇董承良
  • 1篇田云
  • 1篇朱晓玲
  • 1篇范东君
  • 1篇吴娟
  • 1篇余戎
  • 1篇葛干忠

传媒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西北人口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软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中国家禽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经纬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9篇2015
  • 13篇2014
  • 1篇201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禀赋依赖、能力水平与农民夫妻联合迁移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湖北、河南两省845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值无序选择回归模型分析了禀赋依赖、能力水平以及控制变量对农民夫妻联合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禀赋依赖与能力水平均对农民夫妻联合迁移或夫妻单方迁移具有显著影响,农民夫妻联合迁移或夫妻单方迁移依赖于人力资本禀赋、社会资本禀赋和自然资本禀赋,而经济资本禀赋对农民夫妻迁移行为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农民夫妻联合迁移预期和自身能力水平、与其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不匹配路径,促进农民夫妻联合迁移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其就业能力与放宽行业准入条件。
麦尔旦.吐尔孙欧阳金琼王雅鹏
农业区位商与涉农信贷区域配置
2014年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指导方针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而金融资源的配置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区位商指数作为农业产业聚集度的衡量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农业整体及其子部类产业发展的联动情况,为决策部门提炼出涉农信贷区域支持重点,发挥涉农信贷资金在农业生产本身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分配作用提供依据。
董承良
关键词:农业信贷货币政策
供给侧改革中的湖北粮食发展思考被引量:5
2017年
湖北粮食在十二年连续增产之后,受全国"三量齐增"局势的影响,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根据湖北省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吻合度低,以及粮食产量压库存和占用资金等问题,提出按照去库存、保产能、提质增效的原则,抓好结构调整、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实施生产组织制度改革和降本增效战略,使其稳步发展。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王雅鹏文清
关键词:降本增效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迁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研究被引量:54
2014年
本文采用2001-2010年全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基于粮食生产区域分异视角,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种粮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将反映农村劳动力资源变迁的变量纳入技术非效率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数量及质量变化对种粮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积极作用,就区域影响程度来看,平衡区>主产区>主销区,说明在粮食平衡区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意味着在该区域存在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也具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不大,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存在着质量意义的过剩现象,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非技能偏态技术进步;3在技术效率水平上,全国及三大区域都呈现出浮动上涨趋势,效率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以主销区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主产区次之,平衡区最低。
马林静欧阳金琼王雅鹏
关键词:技术效率区域分异
我国水禽养殖户新型养殖模式采纳决策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基于5省(市)养殖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影响我国水禽养殖户采纳新型养殖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为养殖模式革新、新型养殖模式推广及产业支持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国家水禽产业体系产业经济团队对北京、河北、山东、江西和重庆5省(市)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ML-BinaryLogit模型和差异性分析法对养殖户采纳新型养殖模式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目前养殖户采纳新型养殖模式的意愿并不强烈,养殖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参与养殖人数、年养殖批次、距中心城区距离和是否临近河湖等对其新型养殖模式采纳行为影响显著。经营方式差异下,参与养殖人数对兼业经营养殖户采纳新型养殖模式的决策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距中心城区距离的远近对专业经营养殖户新型养殖模式采纳行为影响最大且方向为负。自然环境差异下,区域公路等级对临近河湖地区养殖户新型养殖模式采纳行为具有显著负向效应,而距中心城区距离远近对远离河湖地区养殖户新型养殖模式采纳行为产生显著负向效应。【建议】应综合利用宣传媒介,推广新型养殖模式;开展养殖培训,培育示范小区;充分优化家庭劳动力配置,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倡适度规模,调整生产布局;规划建设产品交易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我国水禽养殖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吕明欧阳金琼王雅鹏祝腾娇
关键词:影响因素LOGIT模型
劳动力转移及其分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江汉平原水稻和棉花种植为例被引量:15
2016年
基于劳动力转移模式分化以及不同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的事实,将劳动力转移分为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和DEA-Tobit方法,实证检验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水稻和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这种影响因作物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均对样本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异地转移对样本农户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本地转移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提高农户耕地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以及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等均能有效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杨志海麦尔旦.吐尔孙王雅鹏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技术效率
中国水禽产业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全国21个水禽主产省(市)的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水禽产业区域竞争力是我国各地水禽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构建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21个水禽主产省(市)的水禽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水禽产业竞争力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中,产业规模的影响力最强,其次是生产支撑能力、经营收益能力、市场支撑能力。目前水禽产业区域竞争力呈极化发展,有愈来愈集中的趋势;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并且产业竞争力水平整体不高。据此,文章提出了合理进行全国产业布局;突出区域优势、特色,因地制宜;继续发挥产业核心点增长极效应,扩大其辐射力与影响力;重视市场建设,既要讲规模也要讲效益等建议。
闫建伟
关键词:水禽产业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以湖北省4个县(市)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2013年湖北省4个县(市)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农业生产收入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减少,非农生产收入反而增加。务工汇款使非农生产收入显著增加,而使农业生产收入显著减少。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农户家庭总收入显著增加,其主要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增加。外地务工者给家庭的资金支持明显少于本地务工者,却对非农生产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鉴于此,应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姚懿桐王雅鹏申庆玲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汇款家庭收入
不同代际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基于鄂豫两省829户农户的调研被引量:62
2015年
本文以鄂豫两省829户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在代际差异视角下,分析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责任意识与认知普遍薄弱,缺乏保护耕地质量的积极性且与其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但总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在各方面表现均优于中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不仅受耕地质量保护责任意识与化肥危害认知等主观因素影响,还与受教育程度、农户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例、耕地经营规模,田间是否有机耕路、养殖状况以及耕地质量保护推广诸多客观因素有关,但影响程度存在代际差异,分析发现这些差异主要与不同代际农民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及其自身禀赋存在差距有关。
杨志海王雨濛
关键词:耕地质量保护代际差异
不同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认知及行为决策研究——以江汉平原368户农户调查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认知与行为决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壤保护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且农户的土壤保护认知与其行为决策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户主教育程度、农户土壤保护认知与耕地块数是影响所有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行为决策的显著因素;是否租入土地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对纯农户土壤保护行为有显著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对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户主是否兼业与家庭非农就业比例对I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对II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建议:提高各类农户土壤保护认知,缩小农户行为决策与认知差距的关键在于加强土壤保护知识与技术的宣传,培养农户土壤保护意识与技能,并通过土地整理等措施为农户采取土壤保护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在保障各方收入来源的基础上,引导土地从III兼农户向专业经营户流转。
杨志海麦尔旦.吐尔孙王雅鹏
关键词:土壤保护江汉平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