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7-002)

作品数:12 被引量:192H指数:7
相关作者:杨威金惠魏国齐谢增业谢武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三叠
  • 3篇凹陷
  • 3篇成藏
  • 2篇戴南组
  • 2篇地层
  • 2篇断层
  • 2篇断层封闭
  • 2篇断层封闭性
  • 2篇盐岩
  • 2篇岩相
  • 2篇扬子地块
  • 2篇油气
  • 2篇三叠世
  • 2篇砂体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盆地
  • 2篇高邮凹陷
  • 2篇飞仙关组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5篇金惠
  • 5篇杨威
  • 4篇魏国齐
  • 3篇谢增业
  • 2篇罗贝维
  • 2篇谢武仁
  • 2篇李储华
  • 2篇董才源
  • 2篇刘启东
  • 2篇潘仁芳
  • 2篇刘震
  • 2篇王伟俊
  • 1篇张利萍
  • 1篇何幼斌
  • 1篇罗进雄
  • 1篇艾建峰
  • 1篇伊万顺
  • 1篇刘满仓
  • 1篇陈思路
  • 1篇文沾

传媒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物探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绿泥石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被引量:52
2010年
对川中地区钻井岩心样品中黏土矿物进行X-衍射分析、岩心铸体测试及电镜扫描微观图像观察,进而对研究区黏土矿物绿泥石的微观特征及其在碎屑岩中的各种赋存状态、成因以及与储集层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川中地区绿泥石主要为三八面体铁—镁过渡型偏富铁绿泥石,呈包膜或孔隙衬里出现,多形成于中成岩阶段,并与富铁沉积环境有关。研究区绿泥石含量与孔隙度、渗透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绿泥石在储集层中的分布和赋存状态对储集层孔渗性有重要的影响,环边绿泥石的沉淀及其在成岩过程中的再生长不仅提高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而且降低了自生石英与孔隙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使砂岩中的孔隙得以保存。
谢武仁杨威赵杏媛魏国齐谢增业金惠陈刚
关键词:上三叠统绿泥石储集层物性
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体系及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控藏断层封闭性能演化、油藏含油层位和戴南组"五高导"泥岩段生烃能力的差异,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体系可分为3种类型,依次为自源型、它源型和混源型油气成藏体系。自源型成藏体系主要分布在邵伯、樊川次凹深处,典型油藏为邵深1油藏;它源型油藏主要分布在马家嘴、周22和邵18等油藏区域;混源型油藏以联3、联7和永22等油藏为代表。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圈闭成藏主要受油源和运移通道控制,即"二元主控"。在成藏体系分布和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黄珏—马家嘴、联盟庄—永安和曹庄—肖刘庄地区是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分布的最有利区带。
董才源刘震刘启东罗贝维李储华王伟俊
关键词:断层封闭性成藏体系高邮凹陷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展布被引量:17
2011年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主。本文应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地震、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在二叠系-中三叠统识别出升隆侵蚀不整合面、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面、水下沉积间断层序不整合面、局部暴露层序不整合面等4种沉积层序界面,并将二叠系-中三叠统划分为11个三级层序23个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建立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格架内分析了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相特征,认为台缘礁滩相和台内滩相为有利储集相带,且前者主要发育于层序Ⅰ的高位体系域(栖霞组),以及层序Ⅴ和层序Ⅵ的海浸体系域(长兴组和飞仙关组)。
魏国齐杨威万怡平金惠
关键词: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沉积相扬子地块西北缘
碳酸盐岩成岩相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以扬子地块北缘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为例被引量:22
2011年
成岩相是研究成岩作用展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其与沉积相不同,反映岩石在一定的成岩环境下发生的各种成岩作用的综合表现。在详细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扬子地块北缘地区飞仙关组8类成岩相、7类成岩亚相,总结了各类成岩相(亚相)的识别标志,探索了成岩相与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的关系,探索了成岩相在点、线、面上的分布,预测了有利成岩相区展布,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成岩相研究方法,并将成岩相研究成果应用到勘探实践,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杨威魏国齐金惠沈珏红
关键词:成岩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扬子地块北缘
多方位AVO裂缝检测技术在汪家屯地区应用及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汪家屯气田营城组为非均质性强的低孔渗火山岩储层,裂缝对储层气孔和溶蚀孔洞起着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由于储层具有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特征,孔、缝间配置关系复杂多样,目前常用的利用叠后资料对裂缝的进一步精细描述及量化来识别小尺度裂缝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气藏的评价需求。提出了通过在处理前将地震资料重新进行方位角分选,提取到不受流体影响的横波差异属性,最终将变化处理后的属性参数以强度形式来表征,并以此来预测裂缝的发育情况的方法。应用多方位AVO裂缝检测技术预测了汪家屯地区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情况,相比传统相干技术,多方位AVO裂缝检测技术具有高的分辨率和识别小尺度裂缝的特点,预测结果与实际井解释结果也具有高的吻合度。
王鹏王志章潘仁芳纪友亮段文浩金吉能
关键词:裂缝方位角相干体
含气砂岩AVO正演的半定量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是影响地震AVO响应的重要因素。采用AVO正演方法模拟不同储、盖层组合、不同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时的地震反射,基于Zoeppritz方程的Shuey两参数近似式和Castagna砂岩分类方案,利用AVO截距和斜率属性的变化规律对储层含气性进行尝试性的定量分析。AVO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含气砂岩顶面的AVO响应变化是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综合响应,且在孔隙度增大时以截距下降为主,在含气饱和度增大时以斜率下降为主;且当含气饱和度大于20%后,AVO响应变化减弱。当盖层阻抗低于储层骨架阻抗时,随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增大AVO响应类型由Ⅱ类过渡为Ⅲ类;当储、盖层骨架阻抗相当时,其类型由Ⅲ类过渡为Ⅳ类;当盖层阻抗高于储层骨架阻抗时,AVO响应主要为Ⅳ类。
潘仁芳陈思路张利萍艾建峰
关键词:AVO响应半定量分析正演模拟含气饱和度
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有利区预测被引量:5
2012年
源岩供烃、油气储集、运移路径以及保存条件是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此为基础,选取源岩平均厚度、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有机质类型、油源区距探区距离、沉积相类型、储层平均厚度、盖层平均厚度和地层水矿化度10个指标作为松北探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综合评价参数,构建油气成藏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数的权重系数。通过计算松北探区13个区块扶余油层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评价值,可知松北探区扶余油层哈尔滨东区块油气成藏最有利,其次为宾县和木兰区块。
刘雪雪付广李冬春刘颖
关键词:有利区预测扶余油层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评价及天然气成藏机理被引量:42
2010年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已进入大面积岩性气藏勘探的新阶段,为了给该区勘探部署以及储量评价提供地质依据,开展了砂体分布、储层展布及成因和成藏机理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和认识包括:①以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四位一体(测井、野外露头、岩心资料和地震资料分析),"井震"结合,建立了全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格架,认为6大物源体系形成6大三角洲砂体;②在格架范围内以体系域为单元研究地层、砂体的展布特征,预测有利储集砂体的分布,并分析不同类型砂体、相同砂体不同部位的储层特征及其发育的主控因素;③分析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和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划分储层类型,对研究区内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对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进行预测——加积式砂组中的高能河道为最高效的储层;④通过对广安、合川等典型气藏的解剖,针对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成藏机理复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地质模型和实验装置,开展了气水置换的成藏模拟试验,认为致密砂岩圈闭的充注为脉冲式充注,充注完成后在致密砂体和高孔渗砂体之间,存在多个含水滞留区带,而储层物性的相对差异是能否聚气的关键。该成果对于扩大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寻找新的勘探接替区具有重大意义。
杨威谢增业金惠施振生谢武仁
关键词:晚三叠世成藏机理砂体展布层序地层学圈闭
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断层输导性能及演化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断层现今与成藏期垂向正应力分析,研究断层垂向封闭性演化规律,并结合断层垂向输导模式划分,预测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有利分布区。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临界正应力值为13.8 MPa,多数控藏断层在成藏期开启作为输导通道,现今则封闭成为遮挡条件,但偶有例外,邵深1油藏控藏断层在成藏期与现今皆封闭,此类油藏极有可能是自生自储;高邮凹陷发育有两种垂向输导模式,分别为高通和低通垂向输导模式,其中高通垂向输导模式中戴南组底砂岩发育,低通垂向输导模式戴南组底砂岩不发育。在断层封闭性演化研究和输导模式划分的基础上,认为联12油藏以东-永22油藏以西及邵14油藏以东伯东地区是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邵深1油藏西北的邵伯次凹深处是断层-岩性油藏发育的较有利区带。
董才源刘震刘启东罗贝维李储华王伟俊
关键词:高邮凹陷断层封闭性
琼东南盆地南部隆起带丘状地震相成因讨论被引量:9
2012年
琼东南盆地南部隆起带地震剖面上梅山组普遍存在丘状反射现象,关于该丘状反射存在两种成因认识,即冲刷水道或生物礁。为了辨别梅山组丘状反射成因,分析总结了典型的水道冲刷和生物礁地震反射特征,认为两者在地震相上明显不同:冲刷水道具有典型的下切特征,常呈明显的期次性;生物礁多呈透镜状、塔状,常见上覆岩层的披覆构造。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瞬时属性技术、地层切片技术对丘状反射体进行了识别和刻画,结合琼东南盆地梅山期构造运动的背景,认为该丘状反射为生物礁。
伊万顺邓艳涛狄邦让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生物礁地震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