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517103)

作品数:141 被引量:1,649H指数:23
相关作者:王阶马长生吕强聂绍平董建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1篇心病
  • 51篇冠心病
  • 40篇动脉
  • 40篇中医
  • 39篇冠状
  • 38篇冠状动脉
  • 31篇心绞痛
  • 31篇绞痛
  • 28篇证候
  • 21篇血瘀
  • 20篇血瘀证
  • 20篇瘀证
  • 17篇血管
  • 16篇综合征
  • 15篇动脉疾病
  • 15篇中医证
  • 15篇介入
  • 15篇冠心病心绞痛
  • 13篇心肌
  • 12篇中医证候

机构

  • 6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5篇河南中医学院...
  • 25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广西中医学院...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中国中医研究...
  • 3篇中国科学院自...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甘肃省中医药...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作者

  • 71篇王阶
  • 38篇马长生
  • 34篇吕强
  • 34篇聂绍平
  • 27篇康俊萍
  • 27篇董建增
  • 24篇杜昕
  • 23篇吴学思
  • 23篇姚魁武
  • 22篇刘小慧
  • 21篇刘新民
  • 19篇何庆勇
  • 18篇胡荣
  • 17篇张崟
  • 16篇吕树铮
  • 15篇贾长琪
  • 14篇陈方
  • 14篇刘晓惠
  • 13篇朱明军
  • 12篇朱翠玲

传媒

  • 1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中西医结合学...
  • 9篇中华中医药杂...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中国中医药信...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Chines...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26篇2009
  • 23篇2008
  • 32篇2007
  • 31篇2006
  • 4篇2005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瘀证诊断标准”文献引用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作为行业的诊断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笔者考察了该标准的应用情况,认为该标准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指出,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出现,有必要对该诊断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王阶姚魁武杨保林
关键词:血瘀证中医药疗法
血府逐瘀胶囊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血瘀证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被引量:9
2009年
背景: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怎样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目的:以生脉胶囊(益气养阴方)为对照药,运用方证对应理论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活血化瘀方)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血瘀证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作用并探讨其安全性。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为2008年3月~200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中心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胶囊组(方证对应)、生脉胶囊组(方证不对应)和安慰剂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主要结局指标: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hort-Form36,SF-36)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共纳入患者90例,试验过程中退出4例,脱落率为4.4%。治疗后3组SF-36和SAQ量表部分维度计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血府逐瘀组在躯体疼痛(body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心绞痛稳定状态(angina stability,AS)、心绞痛发作情况(angina frequency,AF)、治疗满意程度(treatment satisfaction,TS)维度计分优于安慰剂组(P<0.05,P<0.01)。同时,血府逐瘀组患者BP、GH、SF、AS、AF、TS维度计分优于生脉组(P<0.05,P<0.01)。试验过程中,除血府逐瘀组1例患者诉胃部不适外,其余患者治疗前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和生脉胶囊相比,血府逐瘀胶囊短期应用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血瘀证患者近期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更好的疗效,然而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为NCT00817024。
褚福永王阶孙晓伟邢雁伟姚魁武王师菡李志忠
关键词:血府逐瘀胶囊不稳定型心绞痛生活质量双盲双模拟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新思路
2006年
杜廷海朱明军王永霞朱翠玲
关键词:心绞痛中西医结合
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冠心病诊疗规律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挖掘名老中医冠心病辨证论治规律,创新名医经验传承方法;方法:收集名医冠心病典型医案115例,建立冠心病名医诊疗数据库,应用方剂智能分析软件分析名老中医立法组方的规律;结果:得到名医冠心病8个常见证型的证候诊断、治法与方药;结论:从方剂出发得到的名医辨证论治规律,清晰的再现了名医识证、立方、用方的思维过程,通过多个方剂的综合分析分别归纳出证候诊断、治法和组方用药规范,从而将名医经验转化成了有价值的知识,显示出数据挖掘在名医经验整理中的应用前景。
吴荣王阶任廷革张帆
关键词:名医经验冠心病辨证论治数据挖掘
基于药物客观指征的方剂学相关问题被引量:18
2010年
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作者在统编教材《方剂学》的学习和临床运用中,发现教材存在淡化药物客观指征的现象,并以酸枣仁汤、小青龙汤、济川煎等方剂为例对此问题作了重点阐述。基于病机的方剂学研究思路可能是问题所在。作者提出方证是方剂学核心,寻找方药与其主治病证症状体征的对应关系是方剂学研究的关键,重视方药使用的客观证据指征是方剂学的最大特色;回归、继承传统用药经验,重视以方药客观指征为核心的方剂学研究思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熊兴江王阶
关键词:中药方剂学病机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临床拆方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临床拆方疗效,以期进一步阐明复方作用机理与证的病理机制。方法:123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原方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配伍组、安慰剂组四组进行干预治疗。结果:(1)四组心绞痛疗效经秩和检验依次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P<0.01);(2)四组血瘀气滞证证候疗效经秩和检验依次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P<0.01);(3)四组治疗后血脂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炎症指标: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治疗后IL-6均降低,安慰剂组治疗后IL-6升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理法拆方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原方病证疗效,随着复方配伍的改变,复方功能靶向出现差异;(2)临床拆方研究对于明晰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证”病理机制,观察证—方、方—证的相互关系以及进一步加强中药复方的针对性,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有着切实意义。
王阶荆鲁
关键词:病证结合血府逐瘀汤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现代化
268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文献统计分析被引量:130
2006年
衷敬柏董绍英王阶王永炎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证候要素
左心室射血分数≤40%冠心病患者不同血运重建策略的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的效果。方法将196例LVEF≤40%的冠心病患者分为PCI和CABG组。回顾性比较其临床资料、血运重建情况、药物治疗效果、院内及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寿命表法示PCI组与CABG组30d生存率(96%与94%)、1年生存率(95%与92%)、2年生存率(93%与87%)相似,并且2组COX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PCI组与CABG组30d无MACCE事件生存率(92%与92%)、1年无MACCE事件生存率(86%与88%)相似,而CABG组2年无MACCE事件生存率略高于PCI组(83%与72%),但2组COX无MACCE事件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结论LVEF≤40%患者接受PCI治疗可以取得与接受CABG治疗相似的急性期和长期生存率。
金彦彦马长生康俊萍聂绍平张崟吕强刘晓惠吴学思胡荣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业疗法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并与单纯应用运动疗法相比较。方法:选择2003-03/2005-06河南省中医中风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院脑卒中患者160例[开始康复治疗距发病时间为(6.6±5.0)d],随机分为两组:①运动疗法组(n=40),予以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关节、桥式运动、神经肌肉促通术、坐位平衡、站位平衡及步态训练等治疗。40~50min/d,平均疗程7周。②运动+作业疗法组(n=120):在运动疗法组基础上,早期开始予以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恢复期重点予以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患侧上肢的精细活动强化训练,自助具、辅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的代替、代偿训练等,40~50min/d。在康复治疗开始的24h进行首次评定,应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后每2周评价1次。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Fugl-Meyer得分:运动+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②Barthel指数:运动+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③两组处于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Fugl-Meyer得分相同时),运动+作业疗法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运动疗法组,在Fugl-Meyer积分在45~60分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结论:早期应用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其康复疗效优于单用运动疗法组。
荆志伟韩群英王忠张杰文张振强韩彩红周红霞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运动疗法日常生活活动作业疗法早期介入
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20
2012年
目的评价丹蒌片对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4个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湖北协和医院)选择66例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蒌片联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蒌片1.5g/次,每日2次;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丹蒌片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包括服用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变化,包括胸闷、胸痛、胸闷痛持续时间、胸闷痛发作频率、气短、疲乏、心悸、自汗、证候总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c acid,HCY)、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VCAM-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1.2%(26/32)],显著优于对照组[43.3%(13/3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心绞痛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胸闷、胸痛、胸闷痛发作频率、hs-CRP、sCD40L、HCY、IL-6、MMP-9、MPO水平均降低,治疗组VCAM-1水平降低,对照组VCAM-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服用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胸闷
王师菡王阶李霁熊兴江叶勇朱明军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疗效评价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