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GL010)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王红漫王晓蕊张敏怡李扶摇林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医疗保险
  • 9篇保险
  • 5篇社会医疗
  • 5篇社会医疗保险
  • 5篇满意度
  • 4篇医保
  • 4篇统筹
  • 4篇乡统筹
  • 4篇基本医疗保险
  • 4篇城乡
  • 4篇城乡统筹
  • 3篇医保制度
  • 3篇医疗保险制度
  • 3篇医疗保障制度
  • 3篇保险制度
  • 3篇报销
  • 2篇报销比例
  • 2篇参保
  • 2篇参保者
  • 1篇定点医疗机构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0篇王红漫
  • 3篇王晓蕊
  • 1篇张敏怡
  • 1篇林楠
  • 1篇李扶摇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卫...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卫生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管理学刊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省基本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因子分析——基于2011-2015年辽宁省调查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旨在分析辽宁省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满意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2015年辽宁省相同区/县内居民医保满意度的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11-2015年,三大医保满意度从高到低的依次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报销比例、定点医院、报销程序的满意度是影响三大医保满意度的主要重要共性因素。进一步简化报销程序,积极推进医保程序信息化建设,实现异地结算;定点医院需在提高、规范自身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和服务,针对目前医保资金的使用情况,医保管理部门应合理规划报销范围,将地方常见病纳入医保基本的报销范围,切实提升参保者的医疗保障水平。
王晓蕊王红漫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于改善灾难性卫生支出效果评价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了解在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对于家庭卫生支出的变化,探讨发生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CHE)的概率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社科项目课题组2014年在中国八地的实证调查的数据,以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为测量指标,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辽宁、山东三地在医保报销后CHE发生率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4.87%、2.078%、1.71%;在平均差距指标上,陕西、山西、北京下降最明显,分别为7.25%、5.79%、2.88%;在相对差距上,陕西、山西、天津最明显,分别为92.44%、74.25%、56.17%;医保种类、家庭年收入和医保实际报销水平是灾难性医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基本医疗保险在减少灾难性卫生支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晓蕊王红漫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建立开放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京晋两地实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北京和山西两地居民基本社会医疗保险选择意愿的调查分析,对政府卫生支出进行估算,探索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2011年的实证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列联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对比北京、山西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的选择意愿及其人口学因素,估算统筹城乡医保后两地政府卫生支出的变化。结论是:按照户籍、是否就业划分的医保制度在两地均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医保需求;影响两地医保选择的共同人口学变量有户籍、是否有商业保险、家庭人数、家庭年收入;若允许居民自由选择现行三大医保,北京市需多投入119.929亿元,山西省政府可节约109.815亿元。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京、晋两地将现行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转化为统一制度下的三种医保水平并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红漫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政府卫生投入
京津冀医保如何协同发展被引量:1
2016年
多种医保制度并存的格局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保障需求,束缚了我国医疗保障的发展进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即将由城乡二元结构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北京、天津、
王红漫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哲学报销比例定点医疗机构参保者
中国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中国现行基本医保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由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转变而来;其主要构成部分为城镇职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大基本医保的依次建立将中国居民不断纳入到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在政策上实现了全民覆盖;但是,现行以户籍、行政区划、就业情况为基本考量的三大基本医保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人口老龄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卫生费用不断增长等,给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本研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义优良性指标和建立模型,提出了开放型医保体系的经费测算模式和实施方法。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晋辽地区,将三种医疗保险制度转化为统一制度下的三种医疗保障水平,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建立开放型医保可以提高百姓满意度,并能节约政府卫生支出,在理论上证明了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即政府和居民双方的利益都增加,本研究为卫生改革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新思维逻辑和技术工具。
王红漫
关键词:城乡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实证研究
渝地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两年对比调查及自由选择医保制度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该文通过在两个调查年度内重庆市居民对社会医疗保险的满意度,研究影响居民医保需求的人口学变量,并根据重庆市政府的医疗支出,论证将重庆市两种医疗保险制度转化成为统一制度下的三种医疗保险水平、并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医保水平的可行性。
李扶摇陈燕婧王红漫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
我国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满意度的因子分析——基于山西省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运用因子分析、列联表等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山西省的基本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实证调查数据发现:第一,城镇职工医保参保者的满意度最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者的满意度次之,新农合满意度最低;第二,对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的满意度是影响参保人满意度的主要因子;第三,对基本医保的自由选择权是影响参保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第四,建立城乡一体化、覆盖三级医疗机构的网络实时结算报销系统,并将三大基本医保统筹为统一制度下的三种医保水平,允许居民进行自由选择,既可促进基本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又能提升参保者对医保的满意度。
王红漫
关键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制度城乡统筹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实证研究——山东省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及自由选择医保制度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该研究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项目"城乡医疗统筹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问题研究"子项目,着重探讨城乡医保统筹下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优化问题。该文旨在探究山东省居民对社会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及影响居民医保需求的人口学变量,并根据山东省政府的医疗支出,论证将山东省三种医疗保险制度转化成为统一制度下的三种医疗保险水平、允许居民自由选择的可行性,北京大学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山东省3个区(县)的60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若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医疗保险,政府支出减少100.52亿元;若要自由选择且达到居民预期满意度,政府支出减少91.93亿元,既可减少政府支出,又可达到居民期望的水平。从理论上论证通过定义优良性指标和建立模型、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医保水平,是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实现相对公平的可能途径。
王红漫陈燕婧林楠
关键词:满意度城乡统筹
城乡医疗统筹背景下医保体系的优化——基于京、渝、鲁、辽、晋五省市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国于1998年、2003年、2007年分别推行了城镇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三大基本医保"),试图从制度设计上,实现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基本保障体系的目标。现行的医保制度为中国百姓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实现了政策的全覆盖和人口的广覆盖。
王红漫
关键词:医保体系基本医保医保制度城镇职工医保政府支出报销比例
山西省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因子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大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从政策上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的概率[1]。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省2011年、2013年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比较和研究目前参保者对三大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王红漫张敏怡王晓蕊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