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JD097)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国超潘华孟立军常岚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文化宫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民族
  • 5篇教育
  • 4篇传承
  • 3篇学校教育
  • 3篇文化
  • 3篇民族文化
  • 2篇侗民族
  • 2篇文化传承
  • 2篇民族文化传承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考察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传统...
  • 1篇审思
  • 1篇文化教育
  • 1篇民族教育
  • 1篇民族社区
  • 1篇民族文化教育
  • 1篇教育竞争
  • 1篇教育选择

机构

  • 7篇贵州民族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贵州民族文化...

作者

  • 7篇王国超
  • 2篇潘华
  • 1篇孟立军
  • 1篇常岚

传媒

  • 2篇学术论坛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关于民族文化学校传承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民族文化承传之流遭遇前所未有的阻截,现代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沿阵地。然而,当下民族文化学校传承的研究与实践均呈"应然"与"实然"分离之态,传承实践收效甚微。这是长期对民族文化学校传承基本问题的回避使然。因此,需要在探析两者的本质及两者间天然关系的基础上追根溯源,直面当下"教育竞争"现实,在传承内容上寻求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共同诉求,探索两者之间共生互补机制及和合教育与文化两者天然之姻缘。
王国超潘华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审思
浅论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出路
2012年
黔东南苗侗民族是全国境内人口较多、聚居较集中和历史较悠久、文化特色较明显的两个世居民族。其民族传统文化是苗侗先辈在黔东南恶劣的山区环境适应中动态生成,积淀了苗侗先辈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予以苗侗民族个体或群体持续的形塑与滋养。然而,在文化"众神狂欢"的背景下,苗侗民族文化正遭遇着巨大的冲击与变迁,"已陷入齐脖深的河水之中"。鉴于此,本文探析了苗侗民族文化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及原因,并藉此探寻苗侗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出路。
王国超常岚
关键词:传承
从“教育三要素”谈民族社区教育竞争与文化传承
2013年
随着我国现代性向民族社区持续嵌入,民族社区文化传统传承程式"骤然"消解,呈日趋式微之势。民族社区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前沿阵地,然而因其触及"学校教育竞争",实践步履维艰。文章从"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教育三要素"这一原点追根溯源,并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尝试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旨在重构民族社区现代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
王国超潘华
关键词:民族社区民族文化传承
回顾与展望: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述评被引量:6
2013年
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30多年时间跨度中,成果斐然。文章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研究"、"民族地区本土教育研究"和"民族学视角教育研究"三个类型进行回顾,并对三个类型予以评析,藉此提出几点展望。
王国超孟立军
关键词:民族教育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瓶颈与突破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民族文化承传遭遇前所未有的阻截,学校成为其主要传承场域是历史必然。时至今日,由于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逻辑差异,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凸显。要修复民族文化发展原动力,须直面学校作用有限性,坚守文化传承的内在秩序,尊重教育"三要素"的诉求,完善与制定相关教育政策,重探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新突破。
王国超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学校教育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黔东南苗侗民族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了其族群长期的生存智慧,并予以民族个体或群体持续的形塑与滋养。然而,在文化"众神狂欢"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与抉择。以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为例,探析了其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及原因,并藉此提出苗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路径。
王国超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村落学校变迁与教育选择——基于黔东南羊望村的人类学考察
2015年
学校教育与本土教育是民族村落的两种教育表达式,是推动村落个体生命成长的主要动力。50多年来,随着羊望村落的学校变迁,村民在三个历史时期,作出不同的教育"理性"选择,这反映了教育的民族性格,也成为调谐我国民族村落教育资源矛盾的实证参考。
王国超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选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