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8087)

作品数:42 被引量:221H指数:9
相关作者:杜永峰李慧何忠茂李春锋乔宏霞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教育部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隔震
  • 10篇隔震体系
  • 9篇地震
  • 9篇串联隔震体系
  • 8篇地震响应
  • 6篇叠层橡胶
  • 6篇支座
  • 6篇混凝土
  • 5篇阻尼
  • 5篇橡胶支座
  • 5篇抗震
  • 4篇叠层橡胶支座
  • 4篇振型
  • 4篇阻尼器
  • 3篇单元法
  • 3篇电气
  • 3篇叠加法
  • 3篇动力特性
  • 3篇振型叠加法
  • 3篇损伤识别

机构

  • 48篇兰州理工大学
  • 10篇教育部
  • 7篇甘肃土木工程...
  • 3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40篇杜永峰
  • 17篇李慧
  • 7篇李春锋
  • 6篇何忠茂
  • 5篇朱前坤
  • 4篇乔宏霞
  • 3篇马勤
  • 3篇林治丹
  • 3篇程选生
  • 3篇刘迪
  • 3篇周茗如
  • 3篇姚立阳
  • 3篇刘彦辉
  • 2篇何晴光
  • 2篇刘云帅
  • 2篇刘翠兰
  • 2篇韩登
  • 2篇朱彦鹏
  • 2篇王晓琴
  • 1篇李万润

传媒

  • 6篇工程抗震与加...
  • 4篇低温建筑技术
  • 3篇甘肃科学学报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力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桥梁建设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5篇2010
  • 13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叠层橡胶垫与RC柱串联隔震体系的随机屈曲分析
悬臂柱与橡胶隔震支座组成的串联隔震系统是国内外很常见的建筑隔震体系,其稳定性受到工程设计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地震激励的随机性,悬臂柱的刚度不但会通过串联隔震体系的频率响应函数影响结构体系的随机响应特性,而且隔震层顶...
杜永峰李慧
关键词:叠层橡胶垫稳定性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消能减震结构随机响应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基于虚拟激励法推导了用于具有非比例阻尼特征的消能减震结构在随机地震激励下计算其响应功率谱的一般解答。该法避免了复模态方法的复数运算,可高效地求出响应功率谱和均方响应。算例验证分析说明该方法符合工程经验,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
何晴光杜永峰程选生
关键词:消能减震虚拟激励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结构隔震初步设计系统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地震分组、高宽比、长宽比、刚度,质量和面积为主要影响因子,以隔震后结构的最大层剪力比和支座最大位移作为输出结果,建立一个隔震初步设计系统。经25个训练样本对该网络进行训练后,利用15个测试样本对网络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与实际设计结果的对比,网络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6%,说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隔震初步设计系统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
李慧范萍萍杜永峰吴忠铁
关键词:隔震结构设计BP神经网络网络训练网络测试
地下室连梁对串联隔震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010年
文中对独立柱,独立柱柱顶加连梁两种隔震建筑下部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这两种结构形式进行实体建模。在初始水平力作用下,计算两种结构形式在竖向荷载作用时的轴向承载力。通过竖向荷载-水平位移曲线对两种隔震建筑下部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判断其破坏形式。
杜永峰韩登
关键词:连梁稳定性ABAQUS
纤维沥青胶浆动态剪切流变参数与温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纤维沥青胶浆动态流变参数与温度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动态剪切流变参数和不同纤维胶浆的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纤维沥青胶浆的动态流变参数G*,G',G″,δ和G*/sinδ等指标与温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各指标在低温区的温度敏感性要高于在高温区的温度敏感性;纤维沥青胶浆的温度敏感性与基质沥青相比明显降低,其中聚丙烯腈纤维胶浆的热稳定性较好;添加纤维后的沥青胶浆抗车辙因子G*/sinδ明显提高,表明抗流动变形能力显著增强。
姚立阳姚丽红马勤
关键词:纤维沥青胶浆温度
串联隔震系统水平刚度及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针对工程界比较关注的柱串联隔震系统的水平刚度问题,建立了水平刚度计算公式,探讨了压应力对水平刚度及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单个叠层橡胶支座的场矩阵;其次根据传递矩阵法建立了柱串联隔震系统的场矩阵,根据所得场矩阵推导出串联隔震系统顶部状态变量与任意截面内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串联隔震系统的水平刚度计算公式,避免了繁琐的力学推导过程;最后探讨了压应力对水平刚度及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刚度随着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少,近断层附近建议采用隔震支座直接固定在基础上的隔震方案。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水平刚度压应力地震响应
基于随机响应的隔震结构简化模型参数识别改进
针对工程设计和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双自由度体系体系简化模型,分析了等效参数计算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利用结构随机响应计算简化体系等效参数的多目标优化参数识别模型。用简化结构与原结构三个主要的随机响应指标的方差,即上部结构层间位移...
杜永峰李慧
关键词:基础隔震参数识别随机响应分析结构振动控制
文献传递
加连梁柱串联隔震系统的弹性屈曲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解决工程界比较关注的隔震建筑串联隔震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建立基于传递矩阵法的临界荷载求解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稳定性分析单个支座的场矩阵和连梁等效成抗弯弹簧的点矩阵;其次根据传递矩阵法建立串联隔震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特征矩阵,并根据所得特征矩阵建立其临界荷载的控制方程,该方法避免了繁琐的力学推导过程;最后通过计算两种不同型号的串联隔震系统的临界荷载和探讨参数变化对柱串联隔震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连梁对提高柱串联隔震体系临界荷载不明显,建议隔震建筑下部结构应优先选用地下室悬臂柱方案。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
关键词:稳定性传递矩阵法临界荷载
连廊位置对高层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采用串并联质点系层模型分析了非对称连体结构的振动方程,讨论了连体位置在各楼层间发生变动时结构自振周期的变化规律,并对该结构体系沿连廊设置方向施加EL-Centro1940地震波,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当连接体位置发生变化时该连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变化规律,得出了几点有用的结论以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杜永峰李春锋
关键词:高层结构自振周期地震响应
基于随机响应的高层连廊结构连接体刚度优化
带有高空连廊的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是近几年来应用很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的特点是毗邻结构间由于连体而形成较强的空间耦联作用,其分析模型更为复杂,且容易引发不对称的动力响应,给工程师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利用振动体系分...
杜永峰李春锋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