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65)

作品数:8 被引量:269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晓兵余弘婧王宏喻锋陈云浩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植被
  • 3篇NDVI
  • 2篇植被盖度
  • 2篇盖度
  • 2篇草原
  • 1篇典型草原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数据
  • 1篇植被指数
  • 1篇制图
  • 1篇生长季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数码
  • 1篇数码相片
  • 1篇数字相机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区域分异

机构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李晓兵
  • 4篇余弘婧
  • 4篇王宏
  • 3篇陈云浩
  • 3篇喻锋
  • 2篇李霞
  • 2篇张云霞
  • 2篇杨华
  • 1篇王宏
  • 1篇史培军

传媒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NDVI-T_s特征空间的中国土地覆盖分类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Ts)是描述地表覆盖特征的两个重要参数,其构成的NDVI_Ts特征空间具有丰富的地学和生态学内涵。该文在NOAA/AVHRR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反演Ts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非监督分类和基于DEM的分类后处理等方法,以Ts/NDVI为指标对中国土地覆盖进行分类。结果表明,Ts/NDVI对中国较大尺度上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差异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对中国土地覆盖分类结果的野外抽样检验精度比传统的单独利用NDVI时间序列进行非监督分类提高了3.3%,Kappa系数提高了0.0202;在综合其它反映植被特征及其环境的指标(如气候、地形等)的基础上,利用Ts/NDVI将有可能较为准确地提取中国植被或土地覆盖的信息,有利于对其进行分类和变化监测,具有深远的研究潜力和应用价值。
喻锋李晓兵王宏余弘婧陈云浩
关键词:TSNDVI
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的区域分异规律被引量:24
2004年
利用1983~1992年逐月的8km空间分辨率NOAA/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字影象,建立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指数(D),研究了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变化幅度较小,广大的东南部地区(东南、西南季风区)变化幅度较大。从东南到西北变化幅度呈递减趋势,且有明显地带状分布规律。对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分区,分出9个一级区域,15个二级区域,表明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区域差异。
李晓兵陈云浩王宏史培军
关键词:区域分异
基于遥感数据的全球及区域土地覆盖制图——现状、战略和趋势被引量:41
2004年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全球和区域尺度的土地覆盖特征对全球环境状况的评估、模拟未来全球环境的情景有重要的作用。2000年在Interna 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杂志上出版了题为"GlobalandRegionalLandCoverCharacteriza tionfromRemotelySensedData"的专辑。在此基础上,介绍、总结了国际上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全球和区域等大尺度土地覆盖研究的新进展。分别从数据源与制图的时空尺度、制图方法(数据预处理、分类、精度评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现今的两个全球土地覆盖数据库进行了比较分析。
李晓兵陈云浩喻锋
关键词:遥感数据大尺度制图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温带草原植被的影响被引量:51
2006年
在月、季节、生长季和年4个时间尺度上,采用Krigging空间插值方法对1982—1999年的降水、气温数据插值生成栅格影像,将其与1982—1999年的NOAA/AVHRR NDVI影像进行相关分析.同时,综合分析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降水、气温、区域潜在蒸散量、区域实际蒸散量的年际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降水是制约本区植被生长的根本原因,夏季降水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7—8月份的降水对下月植被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得出中国北方温带草原植被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的空间分布图.
李霞李晓兵王宏喻锋余弘婧杨华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带草原陆地生态系统
基于NOAA/AVHRR NDVI监测中国北方典型草原的生长季及变化被引量:40
2006年
该研究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平滑了1982-1999年NOAA/AVHRR NDVI时间序列影像,然后利用曲线拟合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1982~1999年的每年物候期(返青期、黄枯期)及18年的平均物候期和生长季长度,并对1982~1999年的物候期进行了线性拟合,从而分析了物候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82、1986、1992年的返青期处于正常水平,1985、1988、1989、1991年大部分地区的牧草返青期比正常年份有所提前。1984、1990、1993年的黄枯期处于正常水平,大部分年份的黄枯期主要处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290-310d)。2)在整个典型草原,返青期有较大的变异性,而黄枯期变化表现出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的西南部较早、中部及东北部较晚的格局,生长季长度的变化格局为西南地区最短,中部地区最长。3)从1982-1999年,不同的地区表现出物候期及生长季长度提前或延迟的变化趋势,返青期大多数地区延迟时间集中在10-20d,提前日期主要集中在10d之内。锡林郭勒盟西南地区的黄枯期提前趋势最大。大部分地区的生长季长度变化呈缩短趋势,缩短日期小于10d,少部分地区的生长季延长,延长日期主要集中在0-10d。4)对锡林浩特的物候期研究表明,牧草返青期提前日期小于10d,黄枯期延迟大约14±5d,生长季长度延迟大约15±5d。最后利用野外观测数据对锡林浩特牧草返青期的拟合精度作出了评价。
王宏李晓兵余弘婧
关键词:NDVI返青期典型草原
基于数字相机、ASTER和MODIS影像综合测量植被盖度被引量:36
2007年
选择我国北方温带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Bottom-up方法,采用地表实测和多尺度遥感综合测量的方法,建立基于地表实测与多尺度遥感数据综合测量的两阶段植被盖度经验模型。此外,还将该模型与常用的亚像元分解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1)两阶段经验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将地面数据扩展到中尺度空间范围,从而完成数据空间尺度的转换,提高大区域草地植被盖度的测量精度;2)MODIS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数据和ASTER遥感影像数据可以较好地在区域范围内对北方典型草原的植被盖度进行估测;3)目前常用的亚像元分解模型,应用于中空间分辨率的MODIS影像,估测北方温度典型草原植被盖度的精度不够理想。
张云霞李晓兵张云飞
中国东北森林气象因子与NDVI的相关关系被引量:31
2005年
利用Krigging插值方法对1982—1999年降水、气温数据插值生成中国东北地区的二维气象因子影像,然后与东北地区的1982—1999年的NOAA/AVHRRRNDVI月平均、季平均、年平均影像做零时滞偏相关、复相关分析,及以月为时滞间隔偏相关、复相关分析.得出:(1)东北地区与降水、气温相关性最强的植被类型;(2)时滞相关性比零时滞相关性更显著的植被类型及不显著的植被类型.(3)东北地区森林植被类型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的时空分异规律.
王宏李霞李晓兵喻锋余弘婧杨华
关键词:气象因子NDVI
地面测量与ASTER影像综合计算植被盖度被引量:28
2007年
选择我国北方温带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分别针对植被盖度是高、中、低的地区随机选取49块样地,在每块样地内采用嵌套的方式作样方,样方尺度有60、30、15m3个尺度,嵌套的方式是60m的样方嵌套30m的样方,30m的样方嵌套15m的样方。15m的样方内作3个1m的样方,30m的样方内作5个1m的样方,60m的样方内作10个1m的样方。对于每个1m的样方,采用将数码相机架设在离草本层2m高的位置,垂直对样方进行拍摄,并记录影像的方式估计植被盖度。基于以上地面实测数据以及ASTER遥感数据,建立植被盖度经验模型。模型建立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利用植被盖度信息提取模型计算野外实测的各张数码相片的植被盖度值,在15、30m以及60m3个样方尺度上计算各样方的植被盖度;(2)计算ASTER数据的各种植被指数(RVI,NDVI,NDGI);(3)将地面样方与相应的ASTER影像像元在不同的尺度上相匹配。(4)基于某一样方尺度,计算与地面样方相对应区域内的ASTER影像像元植被指数的中值。(5)基于该样方尺度,建立地面实测植被盖度值与ASTER数据植被指数值之间的回归模型;(6)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在建立经验模型的过程中,研究植被指数(NDVI、NDGI以及RVI)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以及地面样方尺度对经验模型的影响。此外,还将经验模型与目前广泛使用的亚像元分解模型作比较,检验亚像元分解模型在中国北方温带典型草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对于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区而言,利用植被指数NDVI监测草地的植被盖度是比较适宜的,它优于植被指数RVI,也比植被指数NDGI的效果好。(2)地面样方尺度的选择对于植被盖度经验模型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就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区来看,在地面作大样方,取其中值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由于地面的测量和遥感测量之间发生空间错配而产生的影响,有
张云霞张云飞李晓兵
关键词:数码相片植被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