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217702)

作品数:22 被引量:252H指数:10
相关作者:龚欣郭晓镭赵长遂陈晓平蒲文灏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3篇气力输送
  • 7篇粉煤
  • 4篇煤粉
  • 3篇电容层析
  • 3篇电容层析成像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浓相
  • 3篇固气比
  • 3篇值模拟
  • 2篇水平管
  • 2篇气化
  • 2篇流动特性
  • 2篇煤气
  • 2篇煤气化
  • 2篇密相气力输送
  • 2篇摩擦应力
  • 2篇管壁
  • 2篇含水率
  • 2篇粉煤加压
  • 2篇感器

机构

  • 13篇东南大学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教育部
  • 1篇科技部
  • 1篇兖矿鲁南化肥...
  • 1篇江苏省特种设...
  • 1篇中国天辰化学...

作者

  • 8篇陈晓平
  • 8篇赵长遂
  • 8篇郭晓镭
  • 8篇龚欣
  • 7篇梁财
  • 7篇蒲文灏
  • 7篇鹿鹏
  • 6篇范春雷
  • 5篇代正华
  • 5篇熊源泉
  • 4篇郑利娇
  • 4篇肖为国
  • 4篇郭云舟
  • 3篇于遵宏
  • 3篇杨道业
  • 3篇王式民
  • 3篇周宾
  • 2篇许传龙
  • 2篇沈湘林
  • 2篇黄万杰

传媒

  • 6篇化工学报
  • 4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能源研究与利...
  • 1篇动力工程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锅炉技术
  • 1篇煤化工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平管加压密相煤粉气力输送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08年
针对加压密相气力输送,对现有的颗粒静摩擦力模型进行适当修正,并将其与颗粒动理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可以描述加压密相气力输送的气固湍流流动状况的多相流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颗粒间碰撞和摩擦力作用,以及气相和颗粒团湍流脉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该模型对水平管内加压密相气力输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得到了气相和固相的速度、浓度和湍流强度分布,以及压降梯度的变化规律,再现了颗粒沉积层的形成和运动的动态过程。并进行了加压密相煤粉气力输送试验研究,预测的压降梯度与试验测量结果相符合。
蒲文灏赵长遂熊源泉梁财陈晓平鹿鹏范春雷
关键词:摩擦应力气力输送
固体质量流量计在密相气力输送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介绍了Thermo Ramsey公司生产的电容式固体质量流量计在粉煤气力输送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该流量计固有参数设定、管路中安装位置、输送煤粉浓度以及标定方法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对于掌握该流量计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为气固两相流的基础研究及其工业在线测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郭云舟郭晓镭肖为国郑利娇龚欣
关键词:电容式密相气力输送
垂直管密相输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08年
基于稠密气体分子运动论和颗粒动力学,应用稠密气固两相流动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方法模拟模拟垂直管内上升流动的行为,得到了气相和颗粒相速度分布以及压力损失.将该模型运用到垂直管高压密相(输送压力3 MPa、最大固气比426 kg/m3)气力输送中,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压降梯度与实验测量结果相符合.
蒲文灏赵长遂熊源泉梁财陈晓平鹿鹏范春雷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双流体模型气力输送
管道厚度对电容层析成像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为了分析管道厚度对电容传感器的作用,定义了径极比(传感器管道内径与外径之比)的概念。通过ANSYS和MATLAB相结合的数值计算方式,探讨了8电极ECT传感器在不同径极比下的电容绝对值、电容变化值、电容变化率以及灵敏场的变化规律。随着径极比的增加,传感器电容对管内介质的灵敏度增加,且4种组合形式电极对的电容受管道厚度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仅采用LBP算法分别在不同径极比下重建层流、核心流和环状流图像。计算发现,高径极比下重建图像误差小,而在低径极比下层流的重建图像精度高于核心流和环状流。
杨道业周宾许传龙汤光华王式民
关键词:传感器电容层析成像
竖直上升管中密相气力输送压降特性被引量:20
2007年
研究了内径20mm的竖直上升不锈钢管道中粉煤密相气力输送单位管长压降随输送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Zenz相图。结果表明,在实验操作范围内管道压降主要由固相自身静压降和固相摩擦压降组成,气相产生的压降不超过总压降的1%;固相体积分数是影响压降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粉煤流速以及固相体积分数对固相静压降和摩擦压降的影响规律;考察了粉煤流速和固相体积分数对固相摩擦系数的影响,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固相摩擦系数的关系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郭晓镭龚欣代正华王辅臣于遵宏
关键词:密相气力输送压降粉煤
水平管加压密相煤粉气力输送沙丘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1年
对Johnson等提出的摩擦正应力模型和Syamlal等提出的摩擦剪切黏度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将其与颗粒动理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可以描述加压密相气力输送的气固湍流流动状况的三维多相流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颗粒间碰撞和摩擦力作用,以及气相和颗粒团湍流脉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该模型对加压密相气力输送水平管沙丘流流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预测了单个沙丘和连续沙丘的形成及运动状况.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煤粉颗粒浓度减小,压降梯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横截面上,煤粉颗粒分布呈现上窄下宽的趋势,且煤粉颗粒在管道底部沉积,并呈现月牙形状.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蒲文灏赵长遂
关键词:水平管气力输送摩擦应力数值模拟
电容层析成像在高压浓相煤粉气力输送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9年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 was applied to dense-phase pneumatic conveying of pulverized coal, includ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gas-solid flows in a horizontal pipeline.The pressure of experimental setup was up to 4.0 MPa, the solid-gas ratio was up to 11.73 kg·kg-1, and the diameter of conveying pipeline was 10 mm.The pipeline thickness of 8-electrode ECT system was 5 mm.An improved AC-based capacitance measuring circuit was developed.Single channel capacitance measuring circuit was adopted to simplify the ECT hardware.Landweber algorithm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image.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ense-phase pneumatic conveying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method of ECT experiment.Finally, the serial ECT image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of Fluent simulation to validate the reliability.
杨道业周宾王式民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气力输送
工业级管道中粉煤浓相流动特性被引量:17
2007年
分别以干燥空气和粉煤为输送载气和介质,在39mm工业级水平不锈钢管内进行了浓相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实验研究。高速摄像仪拍摄到的粉煤流型表明,浓相输送条件下存在分层流。在流化气和调节气协同作用下,工业级管道中的粉煤浓相输送规律与此两路气流流量密切相关,并获得了39mm管径下的粉煤气力输送相图。与管径较小的20mm水平不锈钢管输送结果的比较表明:较大管径条件下,输送压力对粉煤流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输送的经济气速相对较高;相同输送通量情况下,较大管径的输送单位管长压降低,且输送通量变化引起的单位管长压降变化也较为平缓。
肖为国郭晓镭代正华龚欣郭云舟郑利娇
关键词:粉煤浓相气力输送
煤粉加压密相输送实验研究被引量:61
2005年
该文建立了一个接收端压力为3MPa,输送压差可达1MPa的高压密相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在其上用氮气进行了干煤粉加压密相输送实验,研究了该系统作为干煤粉加压气化炉供煤装置的工作特性,包括输送稳定性、以及输送压差与煤粉输送速率和输送管中煤粉浓度的关系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干煤粉加压密相输送系统工作稳定,实现了高浓度低速连续的密相输送。在3MPa下,输送煤粉的固气比达到586kg/m3(气)、输送速率通量达到3775.6kg/(m2·s),输送气体速率范围为4.2m/s^6.9m/s,达到了干煤粉加压气化炉的工艺要求。分析表明,在高压、高浓度密相输送情况下,输送管中的煤粉浓度是影响输送管道压降的主要因素。
沈湘林熊源泉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气力输送煤粉煤气化
厚管壁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被引量:7
2007年
探讨了适合厚管壁条件下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针对厚管壁管道内几种不同流型,分别采用LBP算法、Landweber迭代算法和BP神经网络对8电极电容传感器进行成像重建计算.结果表明:在厚管壁情况下,LBP算法重建的图像质量很差;Landweber迭代算法在层流下的重建效果好于核心流和环状流;而BP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有效重建管道内的介质分布,但对于没有训练到的任意流型,其重建效果不够理想.
杨道业周宾许传龙贡志林王式民
关键词:层析成像电容传感器图像重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