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B208)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兴举杨欢邢玲玲张穗萌袁好更多>>
相关机构:皖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基金六安市定向委托皖西学院市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主题

  • 5篇原子
  • 5篇(E,2E)...
  • 4篇屏蔽效应
  • 4篇氦原子
  • 3篇微分截面
  • 2篇散射截面
  • 2篇微分散射截面
  • 1篇弹性模量
  • 1篇电子能量
  • 1篇入射
  • 1篇散射
  • 1篇氢原子
  • 1篇离子晶体
  • 1篇晶体
  • 1篇垂直入射

机构

  • 6篇皖西学院

作者

  • 6篇张穗萌
  • 6篇邢玲玲
  • 6篇杨欢
  • 6篇吴兴举
  • 5篇袁好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3篇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氢原子(e,2e)反应中二重微分截面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用BBK模型和修正后的BBK模型,计算了入射能为15.6 e V,17.6 eV,25 eV,40 eV的电子入射电离氢原子的二重微分散射截面.本文把计算结果与测量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截面的结构,系统研究了交换效应对截面的贡献.
杨欢张穗萌邢玲玲吴兴举袁好
垂直入射几何条件下氦原子(e,2e)反应的理论研究
2011年
用BBK模型和修正后的BBK模型在电子垂直入射几何条件下对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理论计算,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截面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交换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杨欢邢玲玲张穗萌吴兴举
关键词:屏蔽效应
屏蔽效应对氦原子(e,2e)反应中二重微分截面和单微分截面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用DS3C模型计算了入射能为32.5,36.5,40.7 eV时电子入射单电离氦原子的二重微分散射截面,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屏蔽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二重微分散射截面在全空间的角度积分得到了电子入射单电离氦原子的单微分散射截面,利用3C模型和DS3C模型计算了入射能为32.5,36.5,40.7,50 eV时氦原子的单微分散射截面,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截面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系统研究了交换效应对截面的贡献.
杨欢邢玲玲张穗萌吴兴举袁好
关键词:屏蔽效应
散射电子能量为500eV下氦原子(e,2e)反应中微分截面的研究
2014年
用3C模型和DS3C模型计算了散射电子能量为500eV特殊几何条件下电子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了屏蔽效应和交换效应对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末态屏蔽效应以及交换效应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幅度和角分布均存在一定影响,并且当入射能较高时这种影响更加显著。
杨欢张穗萌邢玲玲吴兴举袁好
关键词:屏蔽效应
原子相互作用势对弹性模量随压强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
2015年
从体积弹性模量与原子相互作用势的关系出发,分别利用Born-Mie势、Born-Mayer势和Harrison交叉排斥势函数来讨论弹性模量随压强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用Harrison交叉排斥势函数得到的理论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杨欢邢玲玲张穗萌吴兴举袁好
关键词:弹性模量离子晶体
垂直平面内氦原子(e,2e)反应中屏蔽效应的理论研究
2013年
运用3C模型和DS3C模型计算了入射能为70.6eV几何条件下垂直平面内电子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了屏蔽效应对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当散射角较大、敲出电子能量较低时,末态屏蔽效应对垂直平面内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幅度和角分布均存在较强影响。
杨欢邢玲玲张穗萌吴兴举袁好
关键词:屏蔽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