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

作品数:773 被引量:6,368H指数:29
相关作者:黄小波陈文强王宁群李宗信陈玉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1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9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7篇中医
  • 61篇细胞
  • 55篇中药
  • 55篇疗效
  • 48篇慢性
  • 46篇糖尿
  • 46篇糖尿病
  • 33篇中医药
  • 32篇动脉
  • 32篇血管
  • 30篇中医证
  • 28篇辨证
  • 27篇抑郁
  • 27篇证候
  • 26篇小儿
  • 23篇针刺
  • 22篇脑梗
  • 21篇益气
  • 20篇针灸
  • 19篇蛋白

机构

  • 105篇北京中医药大...
  • 76篇首都医科大学...
  • 74篇首都医科大学
  • 72篇首都医科大学...
  • 61篇中国中医科学...
  • 43篇北京中医药大...
  • 42篇中国中医科学...
  • 38篇北京中医药大...
  • 3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8篇中国中医科学...
  • 26篇北京中医医院...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8篇北京市房山区...
  • 18篇北京市中西医...
  • 17篇北京市中医研...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6篇北京按摩医院

作者

  • 58篇黄小波
  • 54篇陈文强
  • 43篇王宁群
  • 32篇李宗信
  • 18篇陈玉静
  • 13篇樊永平
  • 12篇吴犀翎
  • 12篇刘晓红
  • 11篇沈建武
  • 10篇王芬
  • 10篇李萍
  • 10篇仝小林
  • 10篇曾凡雄
  • 10篇邵魁卿
  • 9篇李奇
  • 9篇吕双喜
  • 8篇李丁
  • 8篇高瞻
  • 7篇庞博
  • 6篇张莹

传媒

  • 77篇北京中医药
  • 33篇世界中医药
  • 32篇吉林中医药
  • 27篇中华中医药杂...
  • 24篇中国临床医生...
  • 21篇中国中医药信...
  • 20篇中国实验方剂...
  • 20篇中医杂志
  • 19篇中国中医基础...
  • 16篇中国中医急症
  • 14篇中国医药导报
  • 14篇世界中西医结...
  • 12篇国际中医中药...
  • 12篇环球中医药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1篇中西医结合心...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中国医药
  • 8篇长春中医药大...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4篇2023
  • 14篇2022
  • 12篇2021
  • 16篇2020
  • 41篇2019
  • 67篇2018
  • 86篇2017
  • 135篇2016
  • 106篇2015
  • 60篇2014
  • 55篇2013
  • 54篇2012
  • 29篇2011
  • 28篇2010
  • 39篇2009
  • 23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7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痰汤对颈动脉硬化家兔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JNK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导痰汤是否能通过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JNK通路的调节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将2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导痰汤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和导痰汤治疗组予以高脂饲料喂饲,并在喂饲1周后实施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治疗组分别予10、8、6 mL/kg导痰汤灌胃,每日给药1次。4周后处死家兔,取每只家兔右侧颈动脉远端1 cm,固定后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CAM-1和JNK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管壁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浆中有ICAM-1和JNK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导痰汤治疗组细胞内ICAM-1和JNK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随剂量的增加,对ICAM-1和JNK的抑制逐渐增强;JNK活性与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48,P<0.01)。结论导痰汤可以有效抑制颈动脉硬化家兔血管内皮细胞中ICAM-1和JNK的表达。
黄小波李宗信陈文强王宁群
关键词:导痰汤颈动脉硬化细胞间黏附分子-1JNK
清热降浊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清热降浊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清热降浊方(治疗组)与二甲双胍(对照组)对208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2-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B)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bA1c、FBG和P2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对HDL-C的作用不明显。治疗组体重与BMI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HOMA2-IR、HOMA2-S、HOMA2-B的改善不明显。结论清热降浊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各项指标的影响与二甲双胍相当,但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不明显。
朱妍连凤梅仝小林
关键词:二甲双胍代谢综合征胰岛Β细胞功能
几种外用中药成份对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体外观察几种常用外用中药有关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初步探讨其对创伤愈合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中药人参皂苷Rg1、Rh1、黄芪多糖、鹿茸多肽、川芎嗪、麝香酮、桂皮醛和乳香水提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9 75mg/L - 2 5g/L的黄芪多糖对HUVEC未表现出增殖促进作用 ;1 94mg/L - 0 5g/L的人参皂苷Rh1促进HUVEC的增殖 (P <0 0 5或P <0 0 1) ,31mg/L的人参皂苷Rg1抑制细胞增殖 (P <0 0 5 ) ;1mg/L - 0 5g/L的鹿茸多肽明显促进HUVEC的增殖 ,以 10mg/L作用最明显 (P <0 0 1) ,桂皮醛 2g/L时促进HUVEC的增殖 (P <0 0 5 ) ;1g/L的麝香酮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 (P <0 0 1) ;0 5kg/L -2 5kg/L(生药 )乳香水提物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 (P <0 0 1) ,抑制增殖率为 35 5 6 % - 5 5 5 6 %。川芎嗪 0 12 5g/L- 0 5g/L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 (P <0 0 1)。结论 :益气温阳药物人参 (Rh1)、鹿茸 (鹿茸多肽 )、肉桂 (桂皮醛 )促进HUVEC增殖 ;通络活血药物麝香 (麝香酮 )、乳香 (乳香水提物 )、川芎 (川芎嗪 )抑制HUVEC增殖。
何秀娟李萍邱全瑛盛巡王芳
关键词: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增殖
针灸电刺激联合血管内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血清脑组织损害标志物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针灸电刺激联合血管内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外伤(sTBI)患者血清脑组织损害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2)。伤后12 h,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低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针灸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在开始低温治疗即刻、72 h、7 d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治疗期间床边寒战评估量表(BSAS)分级、寒战发生率及平均每日应用抗寒战药物剂量。结果:在低温治疗72 h及7 d,研究组患者颅内压、NIHSS评分和血清NSE、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和血清IGF-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低温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BSAS分级分布、寒战发生率及平均每日应用丁螺环酮、哌替啶等抗寒战药物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TBI早期血管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针灸电刺激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治疗中的寒战程度,降低血清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韩近超孟晨解强
关键词:针灸电刺激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髓鞘碱性蛋白
冬虫夏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5年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抗肿瘤、降血脂、免疫调节、祛痰、平喘、抗心律失常、保护肝肾功能等多种药理学作用。随着对冬虫夏草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为其作为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有力证据。综述了冬虫夏草及其活性成分对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抑制作用,主要从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B/T淋巴细胞以及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几个方面探讨冬虫夏草对其免疫活性的影响。其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和B/T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胡贤达黄雪王彪岳颖周菲李春云黄福开
关键词:冬虫夏草免疫调节中药抗肿瘤
通心络对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HIF-1α及相关因子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体重200-250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对照组(对照组)、低压低氧模型组(模型组)、低压低氧+通心络干预组(通心络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m的高原环境(大气压50kp,氧浓度10%)。模型组和通心络干预组大鼠每日入舱8h,其余时间为常压常氧环境。通心络干预组每天入舱前给予通心络1.2g生药/kg灌胃1次,对照组于同一实验室的常压常氧环境中饲养。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RV)肥厚指数以及血清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等因子水平。结果: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PAP、RV肥厚指数及HIF-1α、VEGF、ET-1等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通心络干预组大鼠mPAP、RV肥厚指数及血清HIF-1α、VEGF、ET-1等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RV肥厚指数及血清HIF-1α、ET-1水平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降低HIF-1α水平等干预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周晓玲潘磊马婷婷郭蕊江宏姚小燕高志敏王勇
关键词:通心络缺氧诱导因子-1Α
针刺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疲劳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疲劳症状的临床疗效以及针刺的安全性,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针刺改善MS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1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11例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百会针刺治疗,对照组10例偏离上述穴位浅刺;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共10次。针刺前后对患者进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EDSS)、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IL-1α、IL-6的变化情况。结果: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前后EDSS未见明显差异;针刺组及对照组针刺后FSS评分与针刺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而针刺组针刺后F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但未见明显差异;血清IL-1α浓度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后IL-6血清浓度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可以有效缓解复发-缓解期MS患者的疲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针刺可能通过降低IL-6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李康宁樊永平王文明李倩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针刺
中风病早期肢体康复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康复对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期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风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均相同,治疗组同时行早期肢体康复,2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以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分别观察不同时点2组患者2个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以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15,P=0.028)。结论早期肢体康复可显著降低中风病患者的致残率。康复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齐锡友董致郅谢春荣马岩梅
关键词:中风早期肢体康复
中医药治疗肾细胞癌概述被引量:6
2017年
肾细胞癌(以下简称肾癌)是一种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疾病,目前以手术治疗加术后内分泌、免疫治疗为主,但存在副作用大、患者生活质量低及生存期短等问题。近年来临床报道显示,中医药辅助治疗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减少手术及免疫制剂的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疗效明显,有一定的优势;相关的药理研究也证明,某些中药成分或复方中药能够有效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逆转细胞多药耐药。
吕双喜曾凡雄邵魁卿沈建武李奇李丁王桂云张林秦朋旭高瞻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大剂量黄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TNF-α及肾脏病理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黄连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TNF-α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31.25mg/(kg·d)]、黄连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人黄连饮片用量的83、500、1000 mg/(kg·d)],每组8只,另取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给药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TNF-α水平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黄连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5),黄连中剂量组、厄贝沙坦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NF-α水平(P<0.05),各用药组均有一定改善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结论大剂量黄连具有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糖化血红蛋白、血清TNF-α的作用,并能缓解肾脏病变。
郭杨志杜娟冯兴中郭伟
关键词:黄连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共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