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34040)

作品数:159 被引量:1,275H指数:17
相关作者:吴捷杨俊华杨金明杨宜民张淼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信阳供电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5篇电气工程
  • 4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8篇发电
  • 45篇电机
  • 42篇风力
  • 41篇风力发电
  • 38篇变换器
  • 34篇双馈
  • 27篇发电机
  • 23篇无刷双馈
  • 19篇发电系统
  • 19篇风力发电机
  • 16篇矩阵变换器
  • 16篇矩阵式变换器
  • 16篇功率
  • 15篇双馈电
  • 15篇双馈电机
  • 14篇光伏
  • 14篇风力发电系统
  • 13篇转矩
  • 13篇转矩控制
  • 13篇无刷双馈电机

机构

  • 131篇华南理工大学
  • 77篇广东工业大学
  • 11篇信阳供电公司
  • 8篇广东省绿色能...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火炬职业...
  • 1篇广东工贸职业...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 1篇中山市威尔逊...
  • 1篇广东明阳风电...
  • 1篇河南省电力公...

作者

  • 76篇吴捷
  • 45篇杨俊华
  • 26篇杨金明
  • 16篇杨宜民
  • 14篇张淼
  • 12篇姚国兴
  • 12篇郭红霞
  • 12篇杨梦丽
  • 11篇王孝洪
  • 10篇杨苹
  • 10篇张伯泉
  • 8篇曾君
  • 8篇陈思哲
  • 6篇柳澹
  • 6篇张先勇
  • 6篇余晓明
  • 5篇陈渊睿
  • 5篇郑俭华
  • 5篇宋宗峰
  • 5篇柳明

传媒

  • 28篇控制理论与应...
  • 13篇电力电子技术
  • 11篇微计算机信息
  • 7篇太阳能学报
  • 7篇广东电力
  • 7篇电机与控制应...
  • 5篇高电压技术
  • 5篇低压电器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电力自动化设...
  • 5篇陕西电力
  • 4篇中国电力
  • 4篇微特电机
  • 4篇华东电力
  • 4篇电气传动
  • 4篇电网技术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陕西科技大学...
  • 3篇通信电源技术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27篇2010
  • 32篇2009
  • 41篇2008
  • 23篇2007
  • 12篇2006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风速和空气密度估计的最大风能捕获被引量:14
2009年
针对基于双馈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风力发电系统,讨论了无风速测量数据情况下的最大风能捕获问题。准确的风速估计必须考虑空气密度的变化,给出通过对风机状态的离散采样实现空气密度估计的方法,利用修正后的空气密度对风速进行更为准确的估计,从而得到最优的转速设定,实现风能的最大捕获。控制器采用矢量控制技术,即利用转子侧电流的q轴分量进行转速控制,利用d轴分量实现系统铜耗的最小化。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器实现了上述控制目标。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柳明柳文
关键词:双馈电机最大风能捕获
双馈风力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滑模解耦控制被引量:7
2010年
发电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是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案,结合滑模控制与比例积分控制,得到一种有效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功率解耦控制策略。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系统稳定性,建立了MATLAB/Simulink环境下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双馈发电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及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建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刘远涛杨俊华谢景凤刘慧媛吴捷
关键词:双馈异步发电机矢量控制
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的矩阵式变换器的仿真被引量:6
2006年
为提高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并且减小对电网的污染,提出了一种将矩阵式变换器与直接转矩控制相结合的组合控制策略.该策略先将矩阵式变换器等效成整流器和逆变器的组合,然后在逆变侧进行直接转矩控制,在整流侧进行电流空间矢量调制,最后将两侧的策略进行综合,并转化成矩阵式变换器9个开关的控制信号.按这种策略进行控制的矩阵式变换器,既可实现对异步电机进行动态性能优良的直接转矩控制,又可获得良好的输入电流波形以及可调的功率因数.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策略不仅可行,而且系统性能优良.
吴捷石章海杨俊华陈渊睿
关键词:矩阵式变换器直接转矩控制空间矢量调制
风洞试验垂直风机系统性能研究
2010年
本文阐述了风洞试验垂直轴风机叶片的仿真分析。并介绍一种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对风速、风机转速、转矩脉冲进行实时采集,处理。通过RS-232串口通信将试验参数按一定的数据格式传输到计算机,并且在PC机上制图,显示接收数据。该系统设计,易于系统的调试及故障的检测。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通过实验数据的检测,验证了单片机与PC机的风洞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研究需要。
张瑞嘉姚国兴
关键词:风洞数据采集串口通信
风/光互补发电场优化设计模型被引量:3
2008年
针对复杂的风/光互补发电场优化设计问题,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风/光互补发电场优化设计模型。在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于风/光互补发电场部件发电量计算的计算模型,归纳了设计时各部件的数量和类型选择的约束关系,最后综合给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风/光互补发电场优化设计的模型。
刘志煌杨宜民
关键词:风力发电优化设计WEIBULL分布
风电场电能质量分析与评估被引量:11
2008年
在电能质量各分项指标的基础上,针对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引入了功率波动作为附加的电能质量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求取各项指标加权向量,提出采用概率统计与模糊数学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并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马艺玮陈渊睿曾君
关键词:电能质量功率波动风电场AHP综合评估
基于线性模型跟随的风力发电功率解耦控制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首先对包括风力机、无刷双馈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并通过同步坐标变换分解为两个解耦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双环控制使系统跟随参考模型的特性.由功率特性曲线可知,某一风速对应特定的最大功率.针对无刷双馈发电机的复杂结构,在控制系统的内环采用自抗扰控制,可以很好的实现功率解耦控制;外环采用线性模型跟随控制,使得发电机能够很好的跟随模型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双环控制器可以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快速的跟踪给定的功率,实现完全模型跟踪,证明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林炯康郑家伟柳明张勇陈思哲郭红霞
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无刷双馈电机自抗扰控制
额定风速以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恒功率H∞鲁棒控制被引量:41
2008年
风力发电机组由于机械结构以及电气负荷承受能力的限制存在着转速限制和功率限制,额定风速以上时,需要通过控制桨距角来实现额定恒功率输出,同时保持转速在额定转速处.本文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详细机理模型,将H∞控制理论应用到额定风速以上时风力发电机组的恒功率输出的控制器设计,建立了标准H∞恒功率控制问题.利用LMI方法求解,得到了桨距角的H∞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H∞控制器能够成功实现额定风速以上时的恒功率输出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张先勇吴捷杨金明舒杰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鲁棒控制LMI桨距角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电能质量特征量提取及分类的方法被引量:11
2008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变换实现动态电能质量特征量扰动(电压上升、电压凹陷、电压中断、电压瞬变和电压缺口等)的提取以及分类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奇异性检测原理提取动态电能质量信号中的突变,并进行定位,确定信号变化的时间,并用电压均值法确定扰动的类别,并通过仿真表明方法的有效性.最后讨论了本方法在DSP上的实现.
吴晓朝方立新郭红霞
关键词:小波变换电能质量
一种基于投标结果修正的合同网协议被引量:6
2008年
合同网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Agent系统的合作协议.针对传统的合同网协议,提出一种基于投标结果修正的合同网协议,并论述该协议的合作过程,说明该协议简化了传统合同网协议的工作过程.最后把该协议应用于一个风力/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的实例中,结果表明该协议的工作效率比传统合同网协议更高.
甘璐杨宜民王建彬
关键词:多AGENT系统合同网协议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