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08E-13)

作品数:18 被引量:180H指数:9
相关作者:白晓弘田伟杨亚聪赵彬彬陈德见更多>>
相关机构: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油田
  • 4篇水采
  • 4篇排水采气
  • 4篇采气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堵漏
  • 3篇油藏
  • 3篇苏里格
  • 3篇苏里格气田
  • 3篇速度管柱
  • 3篇随钻
  • 3篇随钻堵漏
  • 3篇气井
  • 3篇气田
  • 3篇钻井
  • 3篇钻井液
  • 3篇管柱
  • 3篇防漏
  • 3篇防漏堵漏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白晓弘
  • 4篇田伟
  • 4篇杨亚聪
  • 3篇武平仓
  • 3篇陈德见
  • 3篇高春宁
  • 3篇赵彬彬
  • 2篇杨旭东
  • 2篇贾友亮
  • 2篇杜朝锋
  • 2篇李旭日
  • 2篇李波
  • 2篇林勇
  • 1篇柳娜
  • 1篇曾亚勤
  • 1篇高云文
  • 1篇何治武
  • 1篇刘蕾
  • 1篇卫亚明
  • 1篇吴浩

传媒

  • 3篇石油机械
  • 3篇油田化学
  • 3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钻采工艺
  • 2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庆油田洛河层防漏堵漏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2013年
通过华庆油田洛河层孔隙度结构特征、裂缝形态和发育情况等研究,搞清了低压诱导性裂缝是钻井过程中井漏和堵漏一次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弹性堵漏材料、胶束聚合物和填充材料的复配,经室内漏失评价实验,研究防漏堵漏钻井液体系CDI-2。现场试验6口井,均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封堵漏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赵巍巨满成巨满成
关键词:随钻堵漏
长庆油田伴生气生产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通过对长庆油田伴生气现场测试和取样数据调查分析,从油气性质变化特征和开采特征两方面入手,按不同含水级别进行划分,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伴生气的生产变化特征,讨论了生产气油比与地层压力、井底流压、含水等因素的变化关系,总结了伴生气基本生产动态特征,为油区伴生气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曾亚勤王林平魏立军
关键词:伴生气地层压力井底流压含水
国外低渗透油藏注空气-空气泡沫驱现状及启示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索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调研分析了国外多个低渗透油田注空气-空气泡沫的现场应用情况.提出了国内急需在低渗透油藏注空气-空气泡沫方面开展研究,形成注空气-空气泡沫提高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高春宁武平仓杜朝锋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空气
酸溶蚀模拟实验与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为例被引量:12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发现并探明了一批目前中国内陆最大的致密砂岩气田(藏),该致密砂岩气田的储层岩性主要为一套"低长石、低杂基、高成分成熟度"的石英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多类型的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针对盒8段致密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本文在大量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场发射、CT扫描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真实岩心的酸溶模拟实验,实验样品为鄂尔多斯盆地石盒子组绿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绿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长石岩屑砂岩、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岩屑石英砂岩和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石英砂岩等4种不同类型的砂岩岩心,采用地层水中普遍存在的乙酸配置成0.5 mol/L的反应介质,选用2 m L/min流速,动态溶蚀100 h后,不同类型砂岩的次生孔隙显著增加,物性明显改善,通过对不同岩性实验前后样品的同位扫描、水-岩反应速度、离子浓度等测定分析,发现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次生孔隙的成因主要为凝灰质、长石等铝硅酸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蚀,探讨了实验样品中不同矿物的溶蚀序列,凝灰质、碳酸盐矿物主要在低温条件下发生溶蚀蚀变,高温条件下主要为长石的溶蚀。揭示凝灰质、碳酸盐岩、长石等矿物溶蚀、次生孔隙形成、新生矿物的发育机理,结合埋藏史、热史分析,建立了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埋藏-成岩-孔隙演化模式,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石英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
刘锐娥吴浩魏新善肖红平张春林康锐朱秋影韩维峰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盒8段鄂尔多斯盆地
连续油管速度管柱带压起管及管材重复利用被引量:8
2015年
速度管柱排水采气技术已成为苏里格气田排水采气的重要手段,解决了积液气井排水采气的问题。针对气田开发过程中气井能量逐渐衰减、部分产气量较小的气井携液效果变差的情况,开展了连续油管速度管柱带压起管技术的研究,设计了速度管柱带压起管技术方案,研制了管内堵塞器、外卡瓦拉拔器等关键工具,解决了速度管柱管内封堵和上提解卡的核心问题。在苏里格气田成功实施了速度管柱带压起管试验,起出的管柱经性能评价满足气井排水采气的要求,可以作为生产管柱再次下入井内开展施工作业。
白晓弘赵彬彬杨亚聪刘士鑫汪雄雄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速度管柱重复利用
水淹气井气举复产方式选择计算方法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正、反举两种不同气举方式的气源压力需求及举升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根据增压设备及气举井参数选择合理的气举方式,保证气源压力满足气举复产需求是该类气井气举复产设计的关键。文章针对未安装气举阀的水淹气井如何选择合理的气举方式,保证气源压力满足气举复产需求的问题,根据井筒压力平衡关系建立了正、反举两种方式下气举压力计算模型,确定了不同气源压力、油套管规格、井口油套压差条件下两种气举方式的适用条件,并通过现场试验对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为该类气井气举施工设计提供了依据。
贾友亮田伟杨亚聪陈德见白晓弘
关键词:水淹气井计算方法
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地层结垢矿物特征及其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注入水和地层水的配伍实验、检查井岩心矿物鉴定、孔隙度与渗透率恢复实验,研究了安塞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地层结垢对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水为Na2SO4型,地层水为CaCl2型且含Ba2+,由于注入水和地层水不配伍,储层长期注水后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结垢矿物即方解石、重晶石。结垢矿物的生成量与孔隙度、渗透率的下降幅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注水开发20年后,孔隙度平均下降幅度为15%,渗透率平均下降幅度为31.73%,就储层伤害而言,碳酸钙垢大于硫酸钡垢。
高春宁武平仓南珺祥柳娜刘蕾
关键词:方解石重晶石渗透率
纳滤法处理富含SO_4^(2–)油田注入水的防垢阻垢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姬塬油田注入水富含SO_4^(2–),在注水过程中易与高矿化度地层水中的Ba^(2+)、Sr2+形成难溶性硫酸钡锶垢的问题,采用纳滤膜脱除SO_4^(2–)成垢离子防止垢的生成。研究了源水经纳滤处理前后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及其对岩心的损害,考察了该技术在姬塬油田的现场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纳滤膜处理技术可有效降低注入水中的SO_4^(2–)含量,防止结垢产生的地层损害。经过纳滤处理后,源水中SO_4^(2–)含量由2499.88 mg/L降至428.03 mg/L,SO_4^(2–)脱除率达到82.9%。纳滤水与地层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结垢量均小于源水与地层水混合的结垢量,纳滤水的阻垢率为70.4%数74.2%;纳滤处理前后,源水对岩心的伤害率分别为46.13%和1.47%,纳滤水可有效抑制对岩心的损害。现场试验表明,注入水经纳滤脱SO_4^(2–)工艺处理后,姬W注水站注入水中的硫酸根减少80%以上;试验区36口井注水压力平均降低1.41 MPa,11口吸水剖面测试井剖面厚度平均增加1.35 m,显示出良好的处理效果。
刘宁周佩董俊王小勇何治武
关键词:注入水硫酸钡锶垢
井下涡流工具排水采气在苏里格气田探索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鉴于井下涡流工具在国外的现场实验效果良好,国内苏里格气田首次引入了涡流工具排水采气技术,探索其应用的可行性。文章对此工艺的原理、工具结构以及工艺进行了简介,并于苏里格气田探索性试验了1口井。现场实验表明,该工艺技术具有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井筒积液的问题,排水采气效果明显。针对气田开发现状,进一步加强涡流排水采气工艺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涡流排水采气应用步伐,为国内排水采气工艺带来新变革。
杨旭东卫亚明肖述琴于志刚陈勇
关键词:气井苏里格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低渗透油藏注空气-空气泡沫驱篚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
2013年
根据注空气-空气泡沫提高采收率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油藏注空气-空气泡沫驱的安全风险,以及国外两起注空气安全事故的原因,针对注空气中的各个安全节点如空压机、管线、注入井及生产井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技术,以逐步形成注空气-空气泡沫提高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高春宁武平仓杜朝锋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空气安全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