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514160400IHT0157)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1
相关作者:过晓春徐晓飞李全龙宿陆左德承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网络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传感器网
  • 2篇传感器网络
  • 1篇证据理论
  • 1篇数据融合
  • 1篇数据融合算法
  • 1篇能量感知
  • 1篇拓扑
  • 1篇拓扑控制
  • 1篇拓扑控制算法
  • 1篇无线传感
  • 1篇无线传感器
  • 1篇无线传感器网
  • 1篇无线传感器网...
  • 1篇量感
  • 1篇矩阵
  • 1篇矩阵分析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篇刘宏伟
  • 1篇宿陆
  • 1篇崔刚
  • 1篇杨孝宗
  • 1篇宋艳艳
  • 1篇李全龙
  • 1篇左德承
  • 1篇徐晓飞
  • 1篇过晓春

传媒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ERARP拓扑控制算法
2008年
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能路由协议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节能路由协议并将其具体实现。首先分析了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特点以及设计和应用中的限制,综述了现有传感器网络中节能路由设计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能量的半径自适应路由协议ERARP;然后在OPNET仿真平台上对该协议进行了仿真模拟;最后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传统的两种节能路由协议基于信息协商的传感器网络协议和直接扩散协议在同等条件下针对节点能量使用、延迟、丢包率和吞吐量等四个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RARP使得节点能够根据自身剩余能量的状况对节点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同时对无线模块的收发半径进行动态调整,达到节能目的。
宋艳艳左德承刘宏伟杨孝宗崔刚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感知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被引量:28
2006年
在传感器网络中,多个传感器对于同一目标的识别结果经常会发生冲突.本文采用基于D em pster-Shafer证据推理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采用D-S证据组合公式计算融合结果,计算量过于巨大,对处理能力有限的感知结点来说负担过重,此外,计算所造成的延时也将严重影响系统的实时性和同步性.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矩阵分析的快速融合算法,该算法采用了D-S证据理论的思想,计算得到的融合结果与D-S证据组合公式计算得到的融合结果相同.本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这一结论.经过模拟实验验证,和直接采用D-S证据组合公式相比,该算法的计算量和所需的计算时间明显减少.
宿陆李全龙徐晓飞过晓春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证据理论矩阵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