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

作品数:921 被引量:6,067H指数:30
相关作者:高丽朴王清左进华史君彦赵久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15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0篇农业科学
  • 99篇轻工技术与工...
  • 6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7篇经济管理
  • 47篇生物学
  • 33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4篇医药卫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9篇土壤
  • 57篇玉米
  • 45篇小麦
  • 45篇基因
  • 40篇蔬菜
  • 32篇番茄
  • 31篇农业
  • 31篇贮藏
  • 30篇病毒
  • 29篇植物
  • 26篇栽培
  • 26篇色谱
  • 26篇相色谱
  • 24篇保鲜
  • 23篇种子
  • 23篇采后
  • 19篇杂交
  • 19篇贮藏品质
  • 18篇污染
  • 16篇育种

机构

  • 168篇北京市农林科...
  • 122篇北京市农林科...
  • 95篇北京市农林科...
  • 80篇国家农业信息...
  • 75篇北京市农林科...
  • 71篇北京市农林科...
  • 56篇中国农业大学
  • 45篇北京农业智能...
  • 41篇北京农业质量...
  • 40篇北京市农林科...
  • 37篇北京市农林科...
  • 35篇北京市农林科...
  • 29篇河北农业大学
  • 29篇北京市林业果...
  • 24篇内蒙古农业大...
  • 19篇北京市农林科...
  • 18篇北京市农林科...
  • 18篇北京农林科学...
  • 17篇北京农学院
  • 17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53篇高丽朴
  • 52篇王清
  • 49篇左进华
  • 39篇史君彦
  • 38篇邹国元
  • 37篇赵久然
  • 36篇武菊英
  • 28篇赵同科
  • 28篇刘宇
  • 26篇范林林
  • 26篇李吉进
  • 25篇范希峰
  • 24篇侯新村
  • 23篇赵昌平
  • 22篇王守现
  • 21篇赵爽
  • 19篇肖强
  • 18篇许俊香
  • 18篇刘月焕
  • 18篇林健

传媒

  • 48篇北方园艺
  • 33篇中国蔬菜
  • 28篇中国农学通报
  • 27篇食品工业科技
  • 2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4篇安徽农业科学
  • 21篇江苏农业科学
  • 20篇农业工程学报
  • 18篇农业机械学报
  • 17篇华北农学报
  • 16篇农业环境科学...
  • 15篇食品科学
  • 15篇食品安全质量...
  • 14篇麦类作物学报
  • 13篇食品工业
  • 12篇玉米科学
  • 11篇作物杂志
  • 11篇园艺学报
  • 1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0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50篇2023
  • 81篇2022
  • 80篇2021
  • 86篇2020
  • 72篇2019
  • 66篇2018
  • 69篇2017
  • 71篇2016
  • 65篇2015
  • 38篇2014
  • 65篇2013
  • 47篇2012
  • 51篇2011
  • 41篇2010
  • 49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9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天气条件下黄瓜日光温室温湿度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以"京研迷你2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了普通克里格插值法,研究了模拟温室内不同时间点温湿度分布,并利用温室内温湿度测量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温湿度测量值与模拟值的决定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为0.96和0.95,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为1.35℃和1.45%,平均偏差(Mean Bias Deviation,MSD)为-0.16℃和-0.14%。不同天气条件夜间温室内温度分布均匀,维持在10~15℃;湿度值在83%~98%,晴天白天温室内温度最高可达31℃。温室温度分布为冠层中央向四周逐渐降低,最大温差为6℃。最大湿度差值为5%,与温度分布规律相反。根据黄瓜霜霉病萌发和侵染条件,可利用温室冠层温湿度分布情况,判断黄瓜病害发病位置,以期为病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王慧陈梅香李文勇孙祥李明
关键词:日光温室温度黄瓜霜霉病
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卷丹珠芽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探索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卷丹珠芽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为材料,分别用浓度为10μmol/L的外源GR-24和Tis-108溶液在叶腋处进行喷施,并测定卷丹百合及其珠芽的各项生理特性和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10μmol/L的GR-24和Tis-108溶液,对卷丹的株高、茎粗、除花葶外的总叶片数、单株花蕾数、花期等均有明显的变化;Tis-108处理的卷丹花葶以下的珠芽直径、珠芽数量均大于CK处理和GR-24处理;与CK处理相比,GR-24处理延迟了珠芽的发生,Tis-108处理对珠芽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建立促进百合珠芽分生的方法,进而为解决生产实际提供方法和指导,并为下一步解析百合珠芽发生分子机理及相关调控基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刘玉平杜运鹏李增良张铭芳杨秀云张秀海武小钢
关键词:珠芽卷丹百合激素
植物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对大肠杆菌黏附IPEC-J2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对猪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PEC-J2细胞)的黏附特性,以及对大肠杆菌黏附IPEC-J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用植物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处理IPEC-J2细胞,结合显微镜观察和黏附计数方法评估其黏附特性;评价其在竞争、排阻和置换3种方式下对大肠杆菌黏附IPEC-J2细胞的影响.【结果】植物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均能黏附于IPEC-J2细胞,其中活菌体对IPEC-J2细胞的黏附指数较热灭活菌体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活菌体对大肠杆菌黏附IPEC-J2细胞的竞争抑制和置换抑制率显著高于热灭活菌体(P<0.05);两种生物学状态的植物乳杆菌对大肠杆菌黏附IPEC-J2细胞的排阻抑制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植物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均能黏附于IPEC-J2细胞,并可通过竞争、排阻和置换方式抑制大肠杆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且其活菌体对大肠杆菌黏附IPEC-J2细胞的竞争和置换抑制效果优于热灭活菌体.
曾燕霞季海峰王四新刘辉张董燕张伟王雅民郑琛王晶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大肠杆菌
云计算在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中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9
2013年
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农业信息服务是当前信息农业研究的热点。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农业科研创新、涉农用户使用以及基层农技推广中应用的优势,综述了农业信息云服务的基础架构、云环境资源管理、云环境数据挖掘、云服务应用的国内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便为利用云计算创新农业信息服务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魏清凤罗长寿罗长寿孙素芬
关键词:云计算农业信息服务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京冬26
2021年
京冬26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为常规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冬14/8901。其中,母本京冬14是该中心自主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父本8901为抗病性强、强筋优质小麦品种。于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参加了北京市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抗病性鉴定、抗寒性鉴定、DUS测定、品质分析;2018-2019年参加北京市高产、稳产组生产试验,表现良好,达到审定标准。于2020年3月通过了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200001。
田立平单福华王汉霞马巧云张风廷
关键词:亲本组合杂交小麦高产稳产抗病性鉴定抗寒性鉴定
种植年限对京郊设施菜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为揭示设施菜地CO_(2)、CH_(4)和N_(2)O 3种温室气体排放对种植年限的响应趋势及影响因素,在北京大兴选取管理措施相同的种植5 a(5Y)、10 a(10Y)、15 a(15Y)、20 a(20Y)的4个日光温室和棚间露天菜地(CK)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等因子变化。结果表明:设施菜地3种温室气体对种植年限的响应有所差异,CO_(2)、N_(2)O排放通量与排放总量均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与CK相比,种植年限显著增加CO_(2)、N_(2)O排放通量和总量(P<0.05),且N_(2)O排放通量受种植年限的影响更明显;种植年限对CH_(4)排放通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种植年限显著增加了设施菜地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P<0.05),且N_(2)O对GWP贡献率也呈现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SOC)和NO_(3)^(-)-N含量、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硝酸还原酶(NRA)活性及土壤pH是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设施菜地长期种植通过增加土壤SOC、NO_(3)^(-)-N含量,提高NAG、NRA酶活性及降低土壤pH而促进了设施土壤CO_(2)、N_(2)O排放。研究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菜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总量、GWP、GHGI均逐渐增加,因而采取合理措施,适度降低土壤NO_(3)^(-)-N含量和提高土壤pH,有助于长期种植设施土壤温室气体减排。
王学霞张磊张卫东倪小会王甲辰曹兵刘东生
关键词:设施土壤CO2排放N2O排放
温室无线智能水表物联网应用系统
2011年
针对目前农村温室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温室无线智能水表物联网应用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温室用水的无线抄表管理,无线充值以及阀门的远程控制。利用互联网或GPRS网络将各个村镇的温室水表用水数据发送到用水管理中心,实现了远程用水查询和统计分析的功能。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并对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目前该系统已在北京部分区县进行了示范,效果良好。
周建军郑文刚申长军王秀陈天恩
关键词:物联网用水管理智能水表温室中继器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F型不育系(FA)是我国近年来新选育的普通小麦细胞质的CMS型不育系,为确定FA育性基因的遗传模型,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的5世代联合分析方法,以FA/临汾3158、FA/冬81、FA/HB-7三个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群体和FA/HB-7的F_(2:3)群体为试材,分析了FA育性的遗传特性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FA育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对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基因互作效应明显。三个F2群体结实率的主基因遗传率为50.58%~71.77%,多基因遗传率为0~45.58%,环境遗传效应值为3.84%~44.12%;三个F_2群体结实小穗率的主基因遗传率为52.35%~66.36%,多基因遗传率为0~17.77%,环境遗传效应值为25.70%~47.65%。FA/HB-7的F_(2:3)群体育性在北京、南阳两地的主基因遗传率相差较大,北京、南阳结实率和结实小穗率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50%和5.45%、90.89%和77.83%,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00%。FA育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但环境对性状的影响较大,推测FA育性可能具有一定的环境诱导效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良和利用FA及其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秦梦颖苑少华冯树英段文静白建芳王娜赵昌平章文杰张风廷张立平
关键词:小麦育性
小麦TaMYB3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MYB类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YB类转录因子在花发育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花器官的不同部分发挥调控作用。为研究MYB转录因子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穗部发育中的作用,对小麦最新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以拟南芥花药发育调控基因AtMYB35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得小麦直系同源MYB基因,根据其染色体位置分别命名为TaMYB35A、TaMYB35B、TaMYB35D,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TaMYB35A、TaMYB35B和TaMYB35D分别含有921 bp、924 bp和92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307个、308个和308个氨基酸;TaMYB35A、TaMYB35B和TaMYB35D蛋白序列N端均含有2个MYB结构域,为MYB基因家族中的R2R3-MYB类转录因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aMYB35A与二粒小麦处于同一分支,其亲缘关系更近;TaMYB35B和Ta MYB35D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更近。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TaMYB35A、TaMYB35B和TaMYB35D主要在雄蕊中表达,小穗(除去雄蕊)中少量表达,其他组织基本不表达。不育和可育环境下,TaMYB35A表达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明确了Ta MYB35在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为研究二系杂交小麦分子育种提供新基因资源。
王伟伟马锦绣曹志琛郝小聪朱文根左静红郭春曼赵昌平汪德州唐益苗
关键词:小麦细胞程序性死亡雄性不育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以西葫芦为研究对象,在5℃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溶液对其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发生、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壳聚糖涂膜在控制果蔬冷害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延缓西葫芦冷害的发生时间,减轻冷害程度,在贮藏第8天,水洗对照组冷害指数达到0.42,而10g/L壳聚糖处理组冷害指数只有0.08,抑制冷害效果最佳。壳聚糖涂膜还可以降低西葫芦采后呼吸强度,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和丙二醛的积累,减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16天,10g/L壳聚糖处理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15.04%,丙二醛含量为0.806μmol/g,叶绿素含量为0.135 3mg/g,而对照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30.23%,丙二醛含量为1.573μmol/g,叶绿素含量已降至0.053 8mg/g,壳聚糖涂膜还可以抑制CAT和POD活性下降,并降低其活性高峰。用壳聚糖处理西葫芦可以减轻其冷害发生和贮藏品质下降的程度,以10g/L壳聚糖处理组抑制冷害效果最佳。
袁蒙蒙高丽朴王清庞杰杨娜
关键词:壳聚糖涂膜西葫芦冷害
共9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