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院士基金(2003-7835)

作品数:8 被引量:100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建力魏虹彭月何潇李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教育部明尼苏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院士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石笋
  • 2篇岩溶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2篇气候意义
  • 2篇古气候
  • 2篇古气候意义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虚拟现实
  • 1篇岩溶区
  • 1篇遥感
  • 1篇油田
  • 1篇三维建模
  • 1篇三峡库区
  • 1篇三峡库区重庆...
  • 1篇生长速率
  • 1篇生态脆弱度

机构

  • 8篇西南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技分公司

作者

  • 8篇王建力
  • 4篇彭月
  • 4篇魏虹
  • 3篇何潇
  • 3篇李清
  • 2篇李廷勇
  • 2篇李红春
  • 1篇吴文戬
  • 1篇李开明
  • 1篇李宏静
  • 1篇程海
  • 1篇叶明阳
  • 1篇王勇
  • 1篇王丽

传媒

  • 3篇中国岩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矿测绘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重庆地区末次冰期气候变化的石笋记录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对采自重庆金佛山梁天湾洞穴的1根长达295mm的石笋进行了高精度的TIMS—U系定年和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建立了末次冰期晚期(31.90~15.21kaB.P.)长江中游较高分辨率(平均为280a/mm)的古气候变化序列。从石笋的氧同位素曲线中明显地检出Heinrich事件,并且氧同位素曲线与南京葫芦洞和贵州董歌洞的石笋记录有着良好的对比关系。但明显的差别是,重庆地区石笋的同位索记录表明,该地区末次冰期晚期古气候是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双重影响的。
王建力王丽何潇吴文戬
关键词:末次冰期石笋气候变化
重庆地区石笋沉积速率与古气候意义初探被引量:11
2007年
选取了重庆南川市梁天湾洞、丰都县水鸣洞相对沉积较快的两根石笋,通过TIMS-U测年数据进行平均生长速率计算,再结合其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重庆地区末次冰期晚期以来石笋沉积速率与沉积特征、稳定同位素存在一定联系:氧同位素偏轻,降水较多,石笋沉积颜色较浅,沉积速率较快;反之亦反。但石笋生长速率最快的时期并非总是氧同位素最偏轻、气候最为湿润的时期,可能因为除了温度、降水、植被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如洞穴岩层滴水管道条件的变化等。因此,石笋生长速率与稳定同位素的关系极为复杂,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且以石笋生长速率作为古气候研究的替代指标还需谨慎。
何潇王建力李清李红春李廷勇程海
关键词:石笋生长速率稳定同位素古气候
重庆市岩溶区县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及土壤侵蚀影响评价被引量:10
2008年
根据重庆岩溶区县土地利用景观破碎情况,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对研究区县及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排序,揭示其空间分布的景观生态学意义及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22种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未利用地、平原耕地、山地耕地和灌草地4大类;可将研究区25个区县样方可分为低脆弱剧烈破碎区;低脆弱极强破碎区;低脆弱强破碎区;中脆弱中强破碎区;重脆弱中破碎区;重脆弱轻破碎区;中脆弱微破碎区7个样方群,空间上它们分属于渝东部、渝中部和渝西部3个区域,其土壤侵蚀性从东往西逐渐减弱。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较强的土壤侵蚀会加剧土地利用景观的破碎化,加剧破碎化的强度同土壤侵蚀等级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彭月王建力魏虹李清
关键词:岩溶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生态脆弱度土壤侵蚀
重庆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现状及其破碎化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以2002年E-TM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择了多种景观格局指数,分别从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数、分形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标、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标进行格局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景观类型分布不均,较多斑块呈零碎分布.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周长和斑块数较大,是区内优势景观.丘陵旱地和灌木林对景观影响最大,边界褶皱程度较低.②城乡用地(城镇用地除外)和水域斑块平均面积小,破碎化高.其它林地、大于25°的坡地旱地、河渠和城镇用地破碎化严重.③景观组分Shannon多样性指数比较表明:类型斑块数(2.427 9)、类型周长(2.310 0)、类型面积(2.237 5)均小于等概率下的指标(2.708).④城市景观仍未占据主导地位,局部存在有明显的城市扩张.
彭月王建力魏虹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重庆市长寿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基于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1995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分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动态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速率.结果表明:①林地、水田和旱地构成研究区内优势景观,1995-2001年耕地减少,城市用地增加.②山地旱地破碎化程度最高;有林地和丘陵水田破碎度较小,景观较完整;③湖泊和农村居民点斑块分布较散,同类间干扰小.城镇用地斑块距离增大,城镇扩张明显.④2001年景观异质性比1995年较高.⑤水域、城镇用地和耕地变化速率大,整体土地利用变化较小.
彭月魏虹王建力
关键词:土地利用
基于VRGIS的数字石油的构建——以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为例
2009年
随着油田开发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空间信息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得应用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GIS)技术对油田进行三维显示和信息化管理成为可能。基于此,以中国石油总公司长庆油田第四采油厂为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图像及油田勘探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等构建了包含油田各类相关信息的三维动态可视化软件系统。该系统基于VB汇编语言,利用Skyline公司的Terra Builder和Terra Explorer Pro软件实现道路、电力线路、输油(水)管线、采油、注水设备信息及其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及相关地质现象的展示、浏览,相关属性信息的查询,同时还可以进行常规的三维空间分析。
李宏静王建力霍晓斌李开明
关键词:虚拟现实SKYLINE三维建模
三峡库区重庆段不同土壤类型土壤侵蚀景观异质性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以三峡库区(重庆)为研究区域,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借助GIS技术,重点探讨了研究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景观异质性。结果表明:(1)紫色土、黄壤、水稻土和石灰(岩)土是研究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在空间上呈差异性分布。棕壤、黄壤和黄棕壤受脆弱的岩溶地理条件影响强烈,斑块形状相对复杂,紫色土更多受人为干扰的影响。(2)微度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景观占有较大的优势。侵蚀等级较高,景观破碎化较严重:粗骨土中强度侵蚀的景观破碎化最强;黄褐土中为剧烈侵蚀;极强度侵蚀在其他各类土壤中均明显破碎,是影响景观破碎化的一个主要因素。(3)景观水平上,粗骨土、石灰(岩)上的土壤侵蚀景观异质性最高,土壤侵蚀景观最为稳定;棕壤、黄褐土上的土壤侵蚀景观异质性最低,土壤侵蚀景观稳定性最低。
彭月王建力魏虹
关键词:土壤侵蚀岩溶
重庆地区石笋记录中Mg/Ca比值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2
2008年
在重庆梁天湾洞石笋LT1431.9~15.02ka.B.P.古气候重建成果已发表的此基础上,本文选取Mg/Ca比值这一新的替代指标,探讨其在重庆地区独特的水热组合模式下的古气候指示意义,从而进一步探讨了该时段的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地区Mg/Ca比值与碳同位素的正相关关系较好(R^2=0.60),可能与碳酸钙溶液在到达洞顶之前提前沉淀或滴率减小机制有关,它间接响应了降水的变化。运用Mg/Ca值变化对古气候的重建结果与以前的研究基本相符,说明Mg/Ca比值可以作为古降水的指标,但需同碳氧稳定同位素结合起来讨论,以便相互验证,提高古环境解译的准确性。
李清王建力李红春叶明阳王勇李廷勇何潇
关键词:古气候微量元素石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