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068)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杜林方刘映秋张年辉魏慧敏李炯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磷酸化
  • 2篇蛋白构象
  • 2篇溶液构象
  • 2篇色氨酸
  • 2篇体膜
  • 2篇蕹菜
  • 2篇磷酸
  • 2篇磷酸酯酶
  • 2篇类囊体
  • 2篇类囊体膜
  • 2篇构象
  • 2篇放氧
  • 2篇氨酸
  • 2篇PS
  • 2篇TRP
  • 1篇蛋白磷酸化
  • 1篇蛋白磷酸酯酶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磷酸化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作者

  • 8篇杜林方
  • 5篇刘映秋
  • 3篇张年辉
  • 3篇魏慧敏
  • 2篇谭晓宏
  • 1篇黄博
  • 1篇张爽
  • 1篇李炯
  • 1篇郭军伟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Changes of Photosystem Ⅱ Electron Transport in the ChlorophyⅡ-deficient Oilseed Rape Mutant Studied by ChlorophyⅡ Fluorescence and Thermoluminescence被引量:1
2007年
The photosystem Ⅱ (PSII) complex of photosynthetic membranes comprises a number of chlorophyll-binding proteins that are important to the electron flow. Here we report that the chlorophyll b-deficient mutant has decreased the amount of light-harvesting complexes with an increased amount of some core polypeptldes of PSII, including CP43 and CP47. By means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thermolumlnescence, we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Fv/Fm, qP and electron transport rate in the chlorophyll b-deficient mutant was higher compared to the wild type. In the chlorophyll lPdeflclent mutant, the decay of the primary electron acceptor quinones (QA-) reoxidation was decreased, measured by the fluorescence. Furthermore, the thermoluminescence studies in the chlorophyll bdeficient mutant showed that the B band (S2/S3QB-) decreased slightly and shifted up towards higher temperatures. In the presence of dlchlorophenyl-dlmethylurea, which is inhibited in the electron flow to the second electron acceptor quinines (QB) at the PSll acceptor side, the maximum of the Q band (S2QA-) was decreased slightly and shifted down to lower temperatures, compared to the wild type. Thus, the electron flow within PSll of the chlorophyⅡ b-deficient mutant was down-regulated and characterized by faster oxidation of the primary electron acceptor quinine QA-via forward electron flow and slower reduction of the oxidation S states.
Jun-Wei GuoJin-Kui GuoYun ZhaoLin-Fang Du
重金属银离子作用于光系统Ⅱ的放氧侧
<正>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它们对植物的影响不容忽视。银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感光材料生产,胶片洗印,镀银,冶炼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中就含有大量的未经处理的银。银及其化合物对生态极为有害,...
谭晓宏刘映秋杜林方
文献传递
用蛋白内源荧光考察溶液pH对PSⅡ两种外周蛋白构象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借助278nm和295nm激发的内源荧光光谱分析,考察不同pH值缓冲液中23kD、17kD蛋白构象变化.结果表明:295nm波长光激发时,23kD蛋白具有326nm荧光发射峰和360nm副峰;17kD蛋白具有328nm荧光发射峰和355nm副峰;278nm波长光激发时,23kD和17kD蛋白的最大荧光发射峰均在306nm处.与中性条件下相比,酸性(pH3.0~4.0)或碱性(pH8.0~9.0)缓冲液中,23kD蛋白和17kD蛋白的内源荧光光谱都发生显著变化:最大荧光峰位置和强度均不相同,340nm~360nm荧光发射副峰的强度增加.反映溶液中两种蛋白的构象易发生改变,离子键和氢键是维系23kD、17kD蛋白构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魏慧敏张年辉杜林方
关键词:溶液构象
重金属银离子作用于光系统Ⅱ的放氧侧
2003年
低浓度的重金属Ag+处理引起菠菜PSⅡ颗粒的室温吸收光谱、室温荧光发射光谱和多肽组分的改变。当Ag+浓度低于1 36×10-2mmol/L时,其室温吸收峰和荧光发射峰下降;当Ag+浓度达到1 36×10-1mmol/L时,其室温吸收峰和295nm激发的荧光发射上升。Ag+处理引起PSⅡ颗粒中的33kD外周蛋白脱落。本文结果表明PSⅡ是重金属银离子的作用部位之一,银离子作用于光系统Ⅱ的放氧侧。
谭晓宏刘映秋杜林方
关键词:植物光合作用
用蛋白内源荧光法考察盐溶液中两种外周蛋白构象的变化被引量:1
2003年
作者借助由278nm和295nm光源激发的蛋白质内源荧光分析,考察了在几种盐溶液(甲醇和NaCl,NaCl,脲,三氯乙酸,CaCl2)中23kD,17kD蛋白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由295nm波长的光激发时,17kD蛋白荧光发射峰位于328nm处和360nm附近,这表明大部分17kD蛋白的Trp71处于分子内部;23kD蛋白具有326nm荧光发射峰,表明23kD蛋白所含2个色氨酸残基(Trp34和Trp168)处于其分子内部的疏水部位。CaCl2、脲、NaCl、三氯乙酸、甲醇和NaCl对17kD和23kD外周蛋白的内源荧光都有影响,其中CaCl2、甲醇和NaCl的影响较大,脲、NaCl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反映了两种蛋白在溶液中的构象易发生改变.
魏慧敏张年辉杜林方
关键词:蛋白内源荧光溶液构象
快速检测植物类囊体膜蛋白体内磷酸化的方法被引量:10
2001年
借助特异的磷酸蛋白探针 ,建立了快速检测植物类囊体膜蛋白体内磷酸化的方法 ,可以检测到光照处理的豌豆叶圆片类囊体膜中 8条磷酸化蛋白带存在 ,它们的分子质量分别为 6 5、 45、 36、 33、 30、 2 9、 2 0和10ku .进一步使用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和捕光色素复合物Ⅱ (LHCⅡ )的特异抗体 ,确定了上述磷酸化蛋白的归属 ,分别是磷酸化D1和 (或 )D2的聚合体 (6 5ku)、CP43(4 5ku)、D2 (36ku)、D1(33ku) ,LHCB1(30ku) ,LHCB2 (2 9ku)和 psbHgene产物 (10ku) ,2 0ku小肽尚不清楚其来源 .
李炯杜林方
关键词:蛋白质磷酸化
强光照处理菠菜叶片产生的交联聚合物中D1蛋白部分发生磷酸化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D1蛋白特异性抗体, 在强光照(800~2500 mol photons·m 2·s1)处理3 h的菠菜叶片类囊体膜中检测到4种D1蛋白聚合物, 它们的相对含量与处理时光照强度相关. 进一步分析表明, 70 kD聚合物为D1蛋白与CP43交联产物, 65和60 kD聚合物是D1蛋白与D2蛋白交联产物, 41 kD聚合物是D1蛋白与细胞色素b559 α亚基交联物. 1000mol photons·m2·s1光照处理生成的D1/Cyt b559聚合物最多, 光强增加时其含量下降. 磷酸化苏氨酸抗体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 D1/Cyt b559和D1/CP43聚合物中存在磷酸化蛋白; 外加磷酸酯酶处理后, 磷酸化的D1/Cyt b559和D1/CP43聚合物减少. 上述结果表明, 强光照处理叶片引起D1蛋白与其他PSⅡ核心蛋白交联, 所生成的聚合物中部分D1蛋白以磷酸化形式存在.
魏慧敏郭军伟张爽黄博刘映秋杜林方
关键词:D1蛋白蛋白磷酸化光抑制
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蕹菜类囊体膜蛋白磷酸酯酶荧光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借助蛋白质内源荧光和活力测定,考察pH、温度、NaF和二价金属阳离子等因素对溶液中磷酸酯酶构象的影响。其中在pH6.0以下,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变得松散,荧光强度下降,pH5.0时尤为显著,以后随pH值升高其三级结构得到恢复。在10~30℃范围内,蛋白荧光峰位置和强度变化不大,而在40~90℃范围内荧光强度升高再下降。NaF强烈抑制此酶,不同浓度的NaF使蛋白质荧光发射光谱发生明显变化。二价阳离子调控此酶活性,但可能与荧光光谱所反映的三级结构变化无关。
刘映秋杜林方张年辉
关键词:类囊体磷酸酯酶去磷酸化
蕹菜类囊体膜磷酸酯酶的分离纯化和部分性质被引量:3
2003年
使用NaCl抽提、硫酸铵分步沉淀、离子交换和疏水柱层析等方法 ,从蕹菜叶绿体类囊体膜中分离纯化到一种蛋白磷酸酯酶 .SDS -PAGE检测表明 ,这种磷酸酯酶的分子量 (Mr)为 14 .9× 10 3 .该酶具有水解磷酸单酯类物质的活性 ,水解pNPP的Km值为 1.76× 10 -6mol/L ;体外测活时最适pH为 5 ,属于酸性磷酸酯酶 ;该酶耐热 ,在 5 0℃时活力达到最高 ,对NaCl不太敏感 ;但EDTA和NaF可以明显影响该酶的活性 .图 6表 3参 2
刘映秋杜林方
关键词:蕹菜类囊体膜磷酸酯酶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