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3028)

作品数:1 被引量:31H指数:1
相关作者:丁晨曦沈运扩李永强董智王雅楣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密度
  • 1篇理化性质
  • 1篇黄河三角洲
  • 1篇黄河三角洲盐...
  • 1篇碱地
  • 1篇不同土地利用
  • 1篇不同土地利用...

机构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王雅楣
  • 1篇董智
  • 1篇李永强
  • 1篇沈运扩
  • 1篇丁晨曦

传媒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1
2013年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河口区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刺槐林地土壤表层0~10 cm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最高,分别为17.30和1.04g/kg,0~20 cm平均土壤密度(1.33 g/cm3)和0~100 cm平均土壤电导率(290.25μs/cm)均小于柽柳林地和棉花地,0~20 cm平均土壤孔隙度(51.91%)和黏粒质量含量(3.99%)均大于柽柳林地和棉花地;2)柽柳林地0~100cm平均土壤pH值为6.77,极显著低于刺槐林地和棉花地(P<0.01),平均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最高(104.47 mg/kg),极显著高于棉花地(P<0.01),而与刺槐林地差异不显著,0~100 cm平均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为棉花地>柽柳林地>刺槐林地;3)人工栽植的刺槐林地土壤理化性状优于天然更新的柽柳林地和人工耕作的棉花地。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河口区盐碱地土地合理利用和改良提供参考。
丁晨曦李永强董智尹若波王雅楣沈运扩
关键词:盐碱地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密度黄河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