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5285)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晓南陈长军张敏章顺虎王海生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激光
  • 8篇激光焊
  • 8篇激光焊接
  • 7篇接头
  • 6篇微合金
  • 6篇合金
  • 5篇显微组织
  • 5篇接头组织
  • 4篇力学性能
  • 4篇激光技术
  • 4篇光技术
  • 4篇焊接接头
  • 4篇力学性
  • 3篇微合金钢
  • 3篇合金钢
  • 3篇高强钢
  • 3篇C-MN钢
  • 2篇双相
  • 2篇双相钢
  • 2篇热输入

机构

  • 14篇苏州大学
  • 7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2篇陈长军
  • 12篇王晓南
  • 11篇张敏
  • 6篇章顺虎
  • 3篇朱国辉
  • 3篇王卫
  • 3篇王海生
  • 2篇侯纪新
  • 2篇陈文刚
  • 2篇郑知
  • 1篇杜林秀
  • 1篇敬和民
  • 1篇文凤
  • 1篇杨兆华

传媒

  • 5篇应用激光
  • 4篇中国激光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Journa...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焊接速度对微合金钢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激光焊接速度对800 MPa级Nb-Ti-Mo微合金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组织,硬度、拉伸试验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宽度随着焊接速度(0.78~1.8 m/min)增大而逐渐减小,低焊速(0.78 m/min)下接头下塌严重。焊缝区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并且在低焊速(0.78-1.2 m/min)情况下会形成少量贝氏体和铁素体。粗晶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并随着焊接速度增大,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细晶区和混晶区组织均为铁素体和M-A组元,但是细晶区的组织更为细小,而混晶区的组织均匀性不佳。焊接接头峰值硬度出现在粗晶区,且随着焊接速度增大而减小。高焊速(1.5~1.8 m/min)下的接头拉伸断裂位置均出现在母材区,抗拉强度达835 MPa。
王卫王晓南王海生朱广江陈长军张敏朱国辉
关键词:激光焊接微合金钢力学性能
激光焊接热输入对微合金C-Mn钢全熔透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以抗拉强度7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C-Mn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对4.6 mm厚钢板进行了拼焊实验,研究了热输入(162、175、187、226 J/mm2)对全熔透焊接接头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4种热输入条件下,焊缝区和粗晶区组织均以板条马氏体为主,存在不同含量的贝氏体和铁素体;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粗晶区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热输入对细晶区和混晶区的组织影响不明显。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平均硬度均高于母材;随着热输入的提高,焊缝区硬度和焊接接头的峰值硬度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热输入增大形成贝氏体和铁素体。4种热输入条件下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高于母材。4种热输入条件下焊接接头冲击吸收功均高于母材,且均为韧性断裂,研究范围内的热输入对焊接接头冲击性能影响不明显。
王海生王晓南张敏王卫朱国辉陈长军
关键词:激光焊接微合金钢
钢铁材料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是高能束焊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厚规格(厚度大于等于5mm)钢铁材料激光焊接的优选焊接方法。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及企业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钢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地阐述了新型纳米强化钢(屈服强度600~700MPa级)光纤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面的最新研究工作,同时对厚规格钢铁材料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王晓南陈长军朱广江张敏章顺虎
关键词:激光技术光学制造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钢铁
热处理温度对纳米析出强化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开展了一系列热处理(500~750℃保温30 min后空冷)实验,分析了热处理温度对新型纳米析出强化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热处理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510 MPa和620 MPa,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热处理温度在500~660℃之间时,屈服强度上升幅度在20~45 MPa之间;而热处理温度在700~750℃之间时,由于形成典型双相钢组织(铁素体+M/A岛),屈服强度仅为350 MPa。热处理温度在500~660℃之间时发生了(Nb,Ti)C的二次析出,且原有的析出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宏观上表现为实验钢屈服强度提高。
张敏陈长军王晓南章顺虎侯纪新杜林秀
关键词: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纳米析出强化钢激光相变硬化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4kW光纤激光器对厚度为4.5mm的热轧700MPa级纳米析出强化钢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处理,主要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对相变区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相变区呈“月牙形”,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由外至内依次是表面微熔区、相变硬化区和过渡区,三个区域的组织依次分别为马氏体+粒状贝氏体、马氏体和细小马氏体+铁素体。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后相变硬化区和过渡区(统称“硬化层”)硬度得到提高,平均硬度比基体提高了40~80HV0.3。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或扫描速度的减小,硬化层深度逐渐增加,功率为3.5kw时硬化层深度达到1.1mm。当扫描速度为20mm/s,激光功率在2.0~3.5kW之间时,激光相变硬化后试样的耐磨性较基体提高了29%~44%。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相变硬化可显著提高实验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
朱广江王晓南陈长军张敏敬和民李佳叶钱德宇
关键词:激光相变硬化超高强钢显微组织耐磨性马氏体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in dissimilar/similar weld joints between DP780 and DP980 steels processed by fiber laser welding被引量:8
2017年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strength, fatigue and formability) of dissimilar/similar weld joints between DP780 and DP980 steels were studied. The microstructure in fusion zone(FZ) was lath martensite(LM), and alloying elements in the FZ we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e hardness in the FZ of dissimilar weld joint was similar to the average value(375 HV) of the two similar weld joints.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in heat affected zone(HAZ) of dissimilar/similar weld joints was as follows:LM(coarse-grained HAZ) →finer LM(fine-grained HAZ) →M-A constituent and ferrite(intercritically HAZ) →tempered martensite(TM) and ferrite(sub-critical HAZ). Lower hardness in intercritically HAZ and sub-critical HAZ(softening zones) was observed compared to base metal(BM) in dissimilar/similar weld joints. The size of softening zone was 0.2–0.3 mm and reduction in hardness was ~7.6%–12.7% of BM in all the weld joints, which did not influence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weld joints such that fracture location was in BM. Formability of dissimilar weld joints was inferior compared to similar weld joints because of the softening zone, non-uniform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n the two sides of FZ.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n fatigue life was not influenced due to the presence of welding concavity.
Hongshuang DiQian SunXiaonan WangJianping Li
关键词:微观结构机械性质板条马氏体
低碳钢与奥氏体钢激光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异种材料焊接是使零部件具有多功能的有效途径,但材料性能差异导致焊接接头效果不佳。采用300 W的Nd∶YAG脉冲激光器,对低碳钢和奥氏体钢进行激光焊接,研究了激光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本质关系。结果表明,低碳钢的微观组织是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钢的微观组织是具有孪晶结构的奥氏体。低碳钢-低碳钢焊接接头焊缝区显微组织是板条马氏体,热影响区组织是马氏体+铁素体,焊缝区硬度是母材的1.85倍,拉伸断裂位置位于母材;奥氏体钢-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显微组织是等轴状和柱状奥氏体,无明显的热影响区,焊缝区硬度与母材持平,拉伸断裂位置位于焊缝,焊接过程中孪晶的消失使奥氏体钢塑性明显降低;低碳钢-奥氏体钢的焊接接头焊缝区显微组织与奥氏体钢自身焊接组织一致,仅在低碳钢一侧存在明显热影响区,焊缝硬度高于奥氏体钢母材而与低碳钢母材持平,拉伸断裂位置位于奥氏体钢母材;三种焊接接头拉伸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
杨兆华陈长军王晓南张敏朱广江
关键词:异种材料激光焊接低碳钢奥氏体钢显微组织
800MPa级高强钢光纤激光焊接接头微观结构对硬度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利用6kw光纤激光器对1.5mm厚冷轧800MPa级双相钢进行激光拼焊试验,研究激光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显微组织对显微硬度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主要包括焊缝区(WZ)、粗晶区(CGHAz)、细晶区(FGHAz)、混晶区(MGHAz)和回火区(TZ),其中焊缝区和粗晶区显微组织均为马氏体,但焊缝区内的原始奥氏体晶界保留着柱状晶的生长形态,粗晶区内的原始奥氏体晶界呈多边形生长;细晶区和混晶区均为铁索体和马氏体,但细晶区的显微组织更为精细;回火区主要由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组成。混晶区和回火区显微硬度均低于母材,共同组成了焊接接头的软化区。由于软化区尺寸相对较窄(0.4mm)且硬度降低幅度低(~6.8%),拉伸断裂位置出现在母材。在应力比为O.1的拉一拉疲劳条件下,母材和焊接接头的疲劳极限分别为545MPa和475MPa,疲劳断裂未出现在软化区。母材中的疲劳裂纹在铁素体与马氏体两相界面萌生并扩展;而焊接接头中的疲劳裂纹则在焊缝中的奥氏体晶界上或马氏体板条内萌生,沿着焊缝中心处柱状原始奥氏体晶界的交汇处切断马氏体板条束扩展。
王晓南郑知曾盼林章顺虎张敏陈长军陈文刚
关键词:激光技术双相钢激光焊接显微硬度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及微合金元素对Fe基非晶复合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预置粉末的方法,在700 MPa钢板表面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含氮Fe基非晶复合涂层。通过分析扫描速度及功率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发现只有在适当的扫描速度下制备的熔覆层才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而在一定扫描速率下,当激光功率在1.5kW时制备的熔覆层具有相对较高的显微硬度。与此同时,讨论了微合金元素Nb的添加以及N元素的含量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侯纪新章顺虎蒋小舟陈长军王晓南
关键词: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微合金元素显微硬度
热输入对纳米析出强化钢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纳米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激光焊接热输入对纳米析出强化钢焊接接头熔深、显微组织及纳米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焊接接头的熔深、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通过纳米压入实验对激光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热输入增加焊缝熔深逐渐增大,两者之间呈一元线性关系;当焊接热输入低于94 J/mm2时,焊缝为全马氏体组织;当焊接热输入超过125 J/mm2时,焊缝中出现贝氏体组织和铁素体组织;且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贝氏体和铁素体含量有所增加。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缝区的纳米硬度逐渐降低,其原因为热输入增大致使贝氏体和铁素体的形成。焊接热输入对焊缝的弹性模量影响不明显,弹性模量在200 GPa左右。
王海生王卫王晓南朱广江陈长军张敏朱国辉
关键词:激光技术显微组织激光焊接力学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