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青年基金(A40401G)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文元房国坚杨亚冬陈勇贺晨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青年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大鼠骨髓
  • 3篇大鼠骨髓间充...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骨细胞
  • 2篇分化
  • 2篇SD大鼠
  • 2篇成骨
  • 2篇成骨细胞
  • 1篇冻存
  • 1篇诱导分化
  • 1篇细胞分离
  • 1篇细胞培养

机构

  • 3篇浙江省医学科...

作者

  • 3篇陈勇
  • 3篇杨亚冬
  • 3篇房国坚
  • 3篇张文元
  • 1篇贺晨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冻存及向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诱导分化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分离、纯化、增殖、冻存的方法,并观察其体外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潜能活性。方法取SD大鼠的股骨及胫骨,冲取骨髓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以及单独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MSC,增殖,并测定其生长曲线。MSC在12.5%DMSO条件下经液氮冻存半年复苏,测其存活率。对第3代大鼠MSC进行成骨矿化诱导,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成骨矿化情况。对第3代大鼠MSC进行诱软骨细胞的诱导分化,测定诱导后的细胞表型情况。结果大鼠MSC为均一的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生长,贴壁及增殖能力强,生长曲线呈S型。MSC于液氮冻存半年后复苏,其存活率为80%。在成骨诱导剂作用下,MSC具有成骨能力,诱导后ALP活性显著提高,并出现矿化结节沉积。在成软骨诱导剂作用下,可见细胞由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变为椭圆形及肾形,并分泌异染基质,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表现为软骨细胞分化特点。结论获得的SD大鼠MSC生长旺盛,增殖能力强。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大鼠MSC体外可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具有成骨及成软骨分化潜能。
张文元杨亚冬房国坚陈勇
关键词:SD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增殖及分化潜能活性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分离、纯化、增殖的方法,并观察其体外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潜能活性。方法:取SD大鼠的股骨及胫骨,冲取骨髓液,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MSC,增殖,并测定其生长曲线。对第三代大鼠MSC进行成骨矿化诱导,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成骨矿化情况。对第三代大鼠MSC进行诱软骨细胞的诱导分化,测定诱导后的细胞表型情况。结果:大鼠MSC为均一的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生长,贴壁及增殖能力强,生长曲线呈S型。在成骨诱导剂作用下,MSC具有成骨能力,诱导后ALP活性显著提高,并出现矿化结节沉积。在成软骨诱导剂作用下,可见细胞由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变为椭圆形及肾形,并分泌异染基质,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表现为软骨细胞分化特点。结论:获得的SD大鼠MSC生长旺盛,增殖能力强。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大鼠MSC体外可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具有成骨及成软骨分化潜能。
张文元杨亚冬房国坚陈勇
关键词:SD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冻存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冻存的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比较两种分离培养法的细胞生长增殖情况。大鼠MSCs在12.5%二甲亚砜(DMSO)保护下放入液氮冻存,6个月后复苏,测其成活率及观察生长增殖情况。结果: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法均能有效地分离大鼠骨髓MSCs,细胞活力好,增殖能力强。大鼠MSCs可用液氮保存,且复苏后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形态无明显的变化。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法成功地建立了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体系;采用液氮冻存大鼠MSCs的方法十分有效可行。
杨亚冬张文元房国坚贺晨陈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冻存细胞培养细胞分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