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C2009025)

作品数:10 被引量:91H指数:5
相关作者:符文彬徐书君狄忠姜硕梁兆晖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颈痛
  • 8篇针灸
  • 5篇颈椎
  • 5篇颈椎病
  • 5篇颈椎病颈痛
  • 3篇针灸治疗
  • 3篇疗效
  • 3篇灸治
  • 2篇心肾
  • 2篇穴位
  • 2篇肾论
  • 2篇生活质量
  • 2篇天灸
  • 2篇中医
  • 2篇岭南传统
  • 2篇慢性颈痛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2篇活质量
  • 2篇从心肾论治

机构

  • 10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符文彬
  • 6篇徐书君
  • 4篇姜硕
  • 4篇狄忠
  • 3篇梁兆晖
  • 2篇周俊合
  • 1篇张继福
  • 1篇许菲
  • 1篇林咸明
  • 1篇欧爱华
  • 1篇董嘉怡
  • 1篇徐振华
  • 1篇周思远

传媒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全国中医药博...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配合麦粒灸对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配合麦粒灸对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得合格受试者共15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至针灸组、针刺组、灸法组。针灸组于针刺结束后予以麦粒灸治疗,针刺组只予针刺治疗,灸法组只予麦粒灸治疗。3组受试者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运用M-tone压痛测试仪,于每次治疗前、后对受试者的颈部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 3组接受治疗后压痛阈均增加,自第6次治疗开始,针灸组患者压痛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针灸组压痛阈升高幅度最大,其后依次为针刺组和灸法组;每次干预前后压痛阈的差值比较,3组出现峰值的时间不等,针灸组出现最早,其次是针刺组和灸法组。结论针刺配合麦粒灸可明显升高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狄忠姜硕林咸明符文彬
关键词:颈椎病痛阈
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中老年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中老年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受试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应用岭南传统天灸的干预方法,其中治疗组应用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对照组应用天灸散,采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量表及Mc Gill疼痛问卷(MPQ)量表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NPQ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干预方案均可有效缓解疼痛,但治疗组的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可推断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在MPQ量表评价方面,两组患者MPQ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5次时,对照组MPQ评分下降较治疗组明显,而治疗结束(10次)后的评分则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可推断两种干预方案均可有效缓解疼痛,对照组的即时疗效较治疗组明显,而长期疗效则是治疗组占优。结论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可以加强对中老年患者项痹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周思远杨庆声徐书君周俊合符文彬
关键词:天灸颈椎病颈痛
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9
2012年
文章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现状,分析目前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远期疗效欠佳的原因,探讨增强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远期疗效的对策。从颈椎病颈痛的本虚标实的病机入手,针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分析发现目前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重针轻灸;一是重经络轻脏腑。而灸法可祛风散寒、温阳固本,标本兼治,防止复发。肾主骨生髓,心藏神、主血脉,调理心肾,可增强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认为增强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关键在于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且重在调补心肾;刺灸方法应做到针灸并重。
狄忠姜硕梁兆晖符文彬
关键词:针灸颈痛远期疗效
穴位特异性与针刺得气对颈椎病颈痛的疗效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评价经穴的特异性对颈椎病颈痛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9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优化方案组(260例)、安慰针组(266例)和穴位浅刺组(268例)。采用NPQ颈痛量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3组患者的NPQ量表得分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除随访第3个月时穴位浅刺组与安慰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点每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治疗方案均可使NPQ量表计分下降,3种方案的降分差异经方差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优化方案的降分幅度最大,其次为穴位浅刺方案,最小为安慰方案。结论:穴位的针刺得气与否可影响针灸的疗效,同时也证明了穴位特异性确实存在。
徐书君符文彬
关键词:针灸穴位特异性颈痛疗效
针灸治疗颈痛古代取穴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整理古代有关颈痛的针灸文献,分析其取穴及配伍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古代文献的支持。方法:检索12本针灸古籍,以"颈痛、项痛、颈项急痛、颈项强痛"为检索词,摘录针灸治疗颈痛的相关内容。结果:12本古籍中,共有290条文献被纳入统计,其中有关针灸治疗颈痛配伍应用的条文有30条,包含15个针灸治疗颈痛的配伍处方。针灸治疗颈痛的用穴,在十四正经的分布中由多到少依次为足太阳、足少阳、手太阳、督脉、手少阳、任脉、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少阴和足太阴经。结论:颈痛取穴以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督脉为主。针灸治疗颈痛配伍处方,以邻近和远端选穴为主,局部选穴较少。
姜硕狄忠符文彬
关键词:颈痛针灸疗法穴位中医古籍
实效研究在中医传统疗法研究中的运用
2012年
实效研究(CER)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在真实医疗环境中评价综合疗效,对综合评价中医传统疗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超大样本数据有效克服了因样本含量不足造成的抽样误差,体现了中医以病人为本,注重综合干预和个体化辨证论治等特点,对建立中医传统疗法循证医学证据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梁兆晖符文彬
关键词:实效研究中医传统疗法循证医学
针灸从心肾论治慢性颈痛的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针灸从心肾论治慢性颈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心肾组(55例)和常规组(56例)。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结束时点,两组间各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徐书君符文彬
关键词:针灸生活质量慢性颈痛
文献传递
《黄帝内经》对针灸治疗颈痛的贡献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薮,该书对针灸学理论从治则治法到临床应用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文章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有关颈痛的条文,发掘该书对针灸治疗颈痛在经脉循行、辨证论治及刺灸操作方面的贡献,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通过整理发现以下规律:①颈痛与十四正经皆相关,其中与太阳、少阳、督脉关系最为密切。②根据发病部位不同,颈痛有手太阳、足太阳之分;根据病因不同,颈痛有从肾论治、从风论治之别。③颈痛取穴以足太阳经为主。④颈痛的特色刺灸操作为"火针劫刺"颈部阿是穴。
狄忠姜硕符文彬
关键词:黄帝内经针灸颈痛
针灸从心肾论治慢性颈痛的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针灸从心肾论治慢性颈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心肾组(55例)和常规组(56例)。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结束时点,两组间各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1个月时点,除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维度外,其余5个维度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3个月时点,除生理机能(PF)、RE、MH维度外,其余5个维度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各时点得分与同一维度前一时点比较,显示组内各维度各时点得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疗效。结论:慢性颈痛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针灸从心肾论治慢性颈痛的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为本病患者带来福音。
徐书君符文彬
关键词:针灸生活质量慢性颈痛
患者报告结局评价技术在针灸疗效评价中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患者报告结局(PRO)评价技术在评价针灸临床疗效中的适用性。【方法】引入NPQ颈痛量表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应用PRO模式评价针灸干预颈椎病颈痛的疗效,以麦吉尔疼痛量表(MPQ)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为参照,对一项多中心(9个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896例患者治疗前后和随访中所测量的NPQ评分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评价。【结果】信度分析提示:NPQ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769(95%CI∶0.761~0.804)。内容效度分析提示:NPQ评分与MPQ量表各个领域是一般到中等强度的相关,与SF-36量表中的躯体疼痛领域为中到强相关,与其他6个领域为一般相关,与精神健康为弱相关。结构效度提示:NPQ颈痛量表共可筛选出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3%。反应度分析提示: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3个月后的NPQ评分与治疗前的NP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NPQ颈痛量表评价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PRO评估技术适用于针灸临床疗效评价,能够准确测量临床结局,值得在各类针灸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
张继福梁兆晖董嘉怡欧爱华徐书君符文彬
关键词:针灸颈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