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JL002)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永忠林明华雷琼游文城唐小多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福建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民营
  • 2篇民营经济
  • 2篇壁垒
  • 1篇电力
  • 1篇电力产业
  • 1篇诱致
  • 1篇诱致性
  • 1篇诱致性制度
  • 1篇运输业
  • 1篇制度性壁垒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公共产品
  • 1篇强制性制度
  • 1篇燃气
  • 1篇燃气行业
  • 1篇路灯
  • 1篇竞争力
  • 1篇空运
  • 1篇公共
  • 1篇公共产品

机构

  • 4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商学院

作者

  • 4篇杨永忠
  • 1篇林明华
  • 1篇胡秀珠
  • 1篇胡宏鹏
  • 1篇雷琼
  • 1篇唐小多
  • 1篇游文城

传媒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提升竞争力的产业制度及其传导:基于ISCP分析框架被引量:11
2008年
借鉴西方产业组织SCP范式,提出ISCP传导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东亚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互补与非互补的产业制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认为,基于互补的产业制度设计,日本产业制度较好地抑制了"赶超型"产业政策为主要特征的外在制度的副作用,表现出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杨永忠雷琼
关键词:竞争力
民营经济进入航空运输业的结构性壁垒分析——基于制度间关系的视角被引量:8
2008年
本文建立制度间关系模型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结构性壁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营经济进入航空运输业的结构性壁垒以替代关系为主,其中社会习俗、伦理等所形成的松散层内在制度进入壁垒对民航相关法规、反垄断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所形成的外在制度进入壁垒形成了替代,后者又对核心层的内在制度进入壁垒形成了替代;互补关系的结构性壁垒次之,其中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构成的紧密层内在制度进入壁垒与外在制度进入壁垒形成了互补,后者又与人治和法治共存的社会规则形成互补;中性关系的结构性壁垒所占比重最少。研究提出,应重视进入壁垒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通过制度组合和制度传导,以及正确的制度改革顺序以寻求降低民营经济进入航空运输业的结构性壁垒的路径。
杨永忠游文城
关键词:民营经济航空运输业
我国民营经济进入燃气行业的制度性壁垒被引量:2
2009年
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演化的分析框架,建立关于制度性进入壁垒的一般分析框架。分析我国民营经济进入燃气行业存在的内在和外在制度壁垒,提出内在和外在制度的重构与治理。
胡秀珠
关键词:民营经济燃气制度性壁垒
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的制度约束——马甲村路灯供给案例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本文选取制度视角,以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为分析框架,对马甲村路灯供给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内在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选择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尽管外在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如果缺乏内在制度的配合,将难以通过外在制度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多元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可取性,研究提出了"二元准公共产品"的概念,并从多维触发、重点触发和协同触发,探讨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的"触发模式"。
杨永忠林明华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我国电力产业强制性制度与诱致性制度的互补与冲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构建制度互补与冲突的动态模型,对制度的结构变化及绩效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力产业强制性制度的适当约束及与诱致性制度的相互补充,既实现了激励性管制,又促进了竞争,从而推进了产业改革进程,制度互补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但2002年末出现的电荒,很大程度归因于产业制度的不协调,冲突成为制度间的主导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电力产业制度的互补设计思路。
杨永忠胡宏鹏唐小多
关键词:电力产业强制性制度诱致性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