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167)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6
相关作者:吴毅周昭敏杨俊慧胡锦矗徐伟霞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大阪市立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蝙蝠
  • 5篇核型
  • 4篇菊头蝠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核型研究
  • 2篇翼手类
  • 2篇英文
  • 2篇中菊头蝠
  • 1篇亚种
  • 1篇兽类
  • 1篇鼠耳蝠
  • 1篇头骨
  • 1篇头骨形态
  • 1篇细胞分类学
  • 1篇小兽
  • 1篇小型兽类
  • 1篇面包虫
  • 1篇光学显微镜
  • 1篇核型分析

机构

  • 9篇广州大学
  • 4篇大阪市立大学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吴毅
  • 3篇周昭敏
  • 2篇李玉春
  • 2篇徐伟霞
  • 2篇胡锦矗
  • 2篇杨俊慧
  • 1篇杨奇森
  • 1篇章敬旗
  • 1篇石红艳
  • 1篇彭洪元
  • 1篇夏霖
  • 1篇刘昊
  • 1篇张成菊

传媒

  • 2篇兽类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四川动物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Zoolog...

年份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蝙蝠核型研究的现状被引量:8
2004年
对中国蝙蝠核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已发表的22篇研究论文中,报道了39种蝙蝠的核 型,中国尚有约60%以上的蝙蝠种类未进行核型分析.针对已发表研究论文中存在部分种类鉴定有误、图表欠 准确合理和研究方法待改进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研究方法等建议,对提高我国蝙蝠研究水平和核型研究论文的 质量有较重要的意义.
吴毅杨俊慧原田正史
关键词:蝙蝠核型染色体
利用面包虫制作小兽头骨标本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0
2005年
我们利用面包虫虫蚀制作小型兽类头骨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依据蝙蝠头骨大小、标本浸制液种类、标本浸制时间、是否剔除舌、下颌软组织和颅骨两侧大片肌肉和标本清水浸泡处理时间等5个影响因素,设计蝙蝠头骨标本制作的实验(共27只蝙蝠头骨,分7个组)。结果表明,利用面包虫虫蚀制作的头骨标本完整、干净,头骨较小的标本虫蚀时间较短,酒精或甲醛浸制一定时间的标本比新鲜标本更适合用虫蚀方法制作头骨,剔除肌肉等组织以及清水浸泡处理和适当提高实验温度均可以提高标本的制作速度,温湿度对标本制作过程有较大影响。
张成菊吴毅
关键词:面包虫小型兽类
四川蝙蝠核型的进一步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06年
报道了含中国特有种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在内的、四川地区6种蝙蝠的核型.菊头蝠科2种,即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核型为2n=62,FN=60;云南菊头蝠(R.yunanensis),核型较为特殊,2n=46,FN=58.蹄蝠科1种,即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核型为2n=32,FN=60;蝙蝠科鼠耳蝠属3种,即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核型为2n=44,FN=50;大足鼠耳蝠为2n=44,FN=52;西南鼠耳蝠(M.altarium)为2n=44,FN=50.其中云南菊头蝠的核型为中国第1次报道.
吴毅原田正史石红艳刘昊
关键词:核型蝙蝠菊头蝠鼠耳蝠
广东7种蝙蝠的核型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6年
对采集于广东的4科7种蝙蝠进行了核型分析,它们的核型分别是:犬蝠(Cynopterus sphinx)2n=34,FN=58;印度假吸血蝠(Megaderma lyra)2n=54,FN=104;大耳双色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2n=32,FN=60;中蹄蝠(H.larvatus)2n=32,FN=60;大卫鼠耳蝠(Myotis davidii)2n=46,FN=52;大黄蝠(Scotophilusheathi)2n=36,FN=54;南长翼蝠(Miniopterus australis)2n=46,FN=50。其中大耳双色蹄蝠和大卫鼠耳蝠的核型为首次报道,犬蝠、印度假吸血蝠、中蹄蝠、大黄蝠和南长翼蝠的核型为中国第一次报道。
吴毅原田正史
关键词:核型蝙蝠染色体
中国蝙蝠核型研究20年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被引量:6
2004年
对20年来中国蝙蝠核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已有的研究中,报道了39种蝙蝠的核型,中国尚有23的蝙蝠种类未进行核型分析。针对以往研究论文中存在部分种类鉴定有误、图表欠准确合理和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提出了将蝙蝠核型研究与细胞分类和核型进化相结合的建议,以提高我国蝙蝠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
吴毅杨俊慧原田正史
关键词:蝙蝠核型染色体细胞分类学
中菊头蝠中国三亚种的形态特征比较被引量:7
2005年
比较了四川、广东和海南3地的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种群的外部和头骨形态差异。在测量23个外部可量性状以及22个头骨可量性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其中12个外部可量性状以及22个头骨可量性状进行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四川、广东和海南3地的中菊头蝠在外部形态和头骨形态上均有明显差异,用判别分析对主成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证明了中国的中菊头蝠划为喜马拉雅、华南、海南3个亚种是合理的。
周昭敏徐伟霞吴毅李玉春胡锦矗
关键词:中菊头蝠亚种
中华菊头蝠头骨形态特征地理差异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中华菊头蝠是由鲁氏菊头蝠华东亚种提升的一个种。本文测量了海南、广东以及川渝地区中华菊头蝠的23项头骨形态测量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单变量分析方法对中华菊头蝠头骨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域种群的头骨在总体形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判别分析和单变量分析的结果亦与上述结论相符;沿海种群头骨形态的绝大部分指标比川渝种群大。
徐伟霞周昭敏章敬旗吴毅李玉春胡锦矗
关键词:头骨形态翼手类
中国蝙蝠新记录——马氏菊头蝠被引量:20
2004年
通过对广西防城港市和陆川县采集到的蝙蝠标本进行鉴定 ,发现 7只马氏菊头蝠 (Rhinolophusmarshalli,Thonglongya 1 973 )为中国蝙蝠新记录。本文在与模式标本数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对该批标本进行了详细测量和描述。
吴毅杨奇森夏霖彭洪元周昭敏
广东五种菊头蝠的核型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本文用蝙蝠的新鲜肺组织和尾椎进行组织培养,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30个染色体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细胞,并进行摄影、剪贴和测量。分析了广东地区5种菊头蝠的核型,即小菊头蝠的核型为2n =6 2 ,FN =6 0 ;角菊头蝠的核型为2n =6 2 ,FN =6 0 ;中菊头蝠的核型为2n =6 2 ,FN =6 0 ;大耳菊头蝠的核型为2n =6 2 ,FN =6 0 ;中华(栗黄)菊头蝠的核型为2n =36 ,FN =6 0。大耳菊头蝠的核型为首次报道。角菊头蝠和中菊头蝠的核型与前人报道的结果基本相同。中华(栗黄)菊头蝠的核型(2n =36 )与张维道报道的鲁氏菊头蝠相同,而与印度和斯里兰卡产R rouxii的核型2n =5 6迥异。
吴毅Masashi HARADA
关键词:核型分析中菊头蝠光学显微镜肺组织蝙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