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04)

作品数:33 被引量:612H指数:17
相关作者:张振克李书恒王颖毛龙江朱大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地貌
  • 5篇海岸
  • 4篇沉积环境
  • 3篇海侵
  • 3篇洪泽湖
  • 3篇长江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貌形成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下水
  • 2篇水资源
  • 2篇全新世
  • 2篇钻孔沉积物
  • 2篇下蜀黄土
  • 2篇粒度
  • 2篇粒度特征
  • 2篇化学特征

机构

  • 31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明尼苏达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滑铁卢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咨询...

作者

  • 10篇张振克
  • 10篇王颖
  • 9篇李书恒
  • 7篇朱大奎
  • 7篇毛龙江
  • 6篇何华春
  • 5篇徐军
  • 5篇郭伟
  • 4篇杨競红
  • 3篇魏灵
  • 3篇丁海燕
  • 3篇王芳
  • 2篇张永战
  • 2篇许叶华
  • 2篇程海
  • 2篇谭明
  • 2篇施晓冬
  • 2篇季小梅
  • 2篇朱跃华
  • 1篇夏非

传媒

  • 14篇第四纪研究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地理科学
  • 2篇海洋通报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China ...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莱州湾东岸河流的分形特征与流域地貌发育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莱州湾东岸发育有分形特征典型的小尺度河流,受区域内陆海相互作用影响显著。基于前人对莱州湾东岸的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而缺乏定量分析这一现状,以莱州湾东岸3条典型河流为例,采用分形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流域地貌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分形分析同样适用于研究小尺度河流,可很好地揭示区域内陆海相互作用特征及流域地貌所处的发育阶段。基于分形方法所反映的流域地貌特征与数字高程模型所提取的流域地貌信息较吻合,最终结果能较客观地反映出流域地貌的发育特征。
孙祝友杜国云朱大奎张永战
关键词:莱州湾东岸数字高程模型流域地貌
南京江北地区下蜀黄土粒度分形与全新世环境演变被引量:26
2006年
根据分形理论,对南京江北下蜀黄土剖面不同层位样品进行分形维数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粒度的分形维数与黄土和古土壤层位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对沉积和成壤环境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全新世最适宜期(8500-3100aBP)发育的古土壤层位(S0)分形维数最高,其维数平均值为2.7237,明显高于全新世晚期(3100aBP)形成的表土层(Ts)和末次冰期堆积的黄土层(L1)分形维数,其平均值分别为2.3823、2.351,全剖面维数平均值则为2.5063,造成它们的差别可能是由于受到不同的成壤强度影响导致土壤颗粒分选性差异所致。
毛龙江刘晓燕许叶华
关键词:分形环境演变全新世下蜀黄土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海洋数据的收集、存储、显示、发布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MGIS应用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管理和海洋信息网上发布查询等方面,大大提高了海洋数据的使用率和人们的工作效率,是"数字海洋"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王芳朱跃华
关键词: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数据数字海洋
A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Land Reclamation被引量:8
2007年
Land reclamation is a complex marin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has a huge impact on social, economic,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Reclam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IA) is also a complicated project, including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economic background, ocean engineering, coastal geomorphology,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marine hydrodynamics and marine ecosystem and so on. Nowadays, a large number of land reclaimed projec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r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long the coastal zone,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up a framework on REIA to evaluate and quantify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to contribute to reclamation program, to reduce marine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and to sustain development of coastal zon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REIA framework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a REIA model on land reclaimed evaluation, at the same time, applies this assessment system in Shenzhen City, which is a highly developed coastal city with an expectation of land reclamation. By use of the Remote Sensing (R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iques, along with the topographic map and in situ survey in reclamation area, it concludes that the area of 2680 hectares in total has been reclaimed in Shenzhen city by the end of the year 2000. Thus, reclamation is usually applied to meet the needs for infrastructure, such as harbors, industries and highways in Shenzhen City. However, some serious negative impacts have been created to the coastal environment shown clear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it caused the dramatic changes of tidal flat and channels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made this area more unstable, which is threatening the function of the harbor in this area. Secondly, Tidal prism has decreased rapidly. During the 20 years of reclamation, the tidal prism has been reduced by 20%~30%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in the Lingdingyang Estuary, and 15.6% in the Shenzhen Bay. As a result, the velocity of the tidal current has also declined,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tidal
郭伟李书恒毛亮殷勇朱大奎
关键词:环境破坏海洋环境
南京三台溶洞地貌形成与长江古水面关系初探
据洞穴分布位置与形态分析,南京幕府山临长江一侧水平发育的三大溶洞(头台洞、二台洞和三台洞)及附近不同高程洞穴均为短浅的袋状脚洞,系由长江侧蚀山壁而形成,不具排水功能。同时于山壁发现大量不同于基岩的钙板-角砾混杂堆积,由此...
谭明王颖何华春程海
关键词:地貌形成
文献传递
长江下游地区下蜀黄土堆积与成壤环境演变——以南京江北地区一典型剖面为例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对南京江北地区一个典型剖面(TZC剖面)进行野外调查、室内磁化率、粒度等替代性指标分析和光释光断代研究,探讨了该地区第一层古土壤形成时的粉尘堆积与成壤环境演变特点。结果表明:第一层古土壤(400~50cm)形成于全新世最适宜期(8500~3100aBP),是在末次冰期下蜀黄土堆积成壤基础上的再发育,与下伏黄土之间存在发生学联系。根据沉积年代和沉积厚度对沉积速率估算,该地区末次冰期沉积速率约为11.17cm/ka,而且可以推测古土壤顶部经历过强烈的水土侵蚀作用,侵蚀的厚度为98.67cm,侵蚀下来的黄土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形成次生黄土,这表明了次生黄土同为风尘成因,只是经过后期雨水的侵蚀、搬运和再堆积而已。全新世晚期3100年以来,季风转变,沙尘暴加剧,土壤退化,在南京江北地区堆积成厚约50cm左右的现代黄土层或表土层。
毛龙江贾耀锋邹欣庆
关键词:环境演变沙尘暴全新世
从红树林内生真菌筛选重组人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从6种红树林植物中分离到60株内生真菌。通过重组人DNA TopoisomeraseI(hTopoI)的松弛活性的抑制实验筛选发现:有45%的菌株代谢产物对hTopoI松弛质粒抑制活性的IC50小于1/2,并筛选到两株对hTopoI具有强烈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MF54和MF60,其IC50均为1/12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红树林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对hTopoI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有望从中发现潜在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邓祖军曹理想杨国武陆勇军周世宁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
苏北By1孔粒度特征、含水层分布与苏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保护被引量:4
2010年
地下水资源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根据江苏宝应境内钻取的145m深的Byl孔岩芯,沉积物粒度分析显示,钻孔20m之下有5个主要的含水层,主要是粉砂质砂层,其间是粘土质粉砂层隔水层;在钻孔60m之下有3个厚度超过10m的含水层,显示该区域深部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宝应钻孔揭示的地下含水层上覆广泛分布末次冰盛期的硬质粘土层,对地下水资源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未来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应重视"硬粘土层"的保护和防止海水内侵,并加强深层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调查与开发管理。
杨得志张振克毛龙江周生路王颖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粒度含水层
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71
2005年
以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湖底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将放射性核素计年与沉积物粒度分析、粒度平面分形研究以及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初步探讨了洪泽湖湖底沉积物粒度特点及该区域近300年来的气候变化,为恢复百年尺度的气候干湿变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研究发现,湖区气候的干湿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进一步说明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变化不仅与自然环境改变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如黄河改道、湖泊周围建闸等关系密切。
何华春丁海燕张振克施晓冬李书恒毛龙江
关键词:洪泽湖粒度特征沉积速率分维沉积环境
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水域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湖泊水域面积日益缩小,不仅影响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也造成了湖泊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破坏及湖泊水环境质量的下降。以淮河中下游洪泽湖为例,通过收集洪泽湖地区1930~2001年不同时期的地形图和遥感影像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的支持下对洪泽湖地蛆70多a来水域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30~1961年,洪泽箕面积减少了130.3km2,年均递减率为0.23%;1961~1971年,洪泽湖面积减少了31.99km2,年均递减率为0.17%;1971~2001年,洪泽湖面积减少了154.93km2,年均递减率为0.3%;1930~2001年,洪泽湖面积减少了317.22km2,减少了1930年总面积的16.92%,年均递减率0.24%。洪泽湖水域面积变化主要集中在湖的西部和东北部的湿地沼泽处。同时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及基于岸线发育系数方法,对洪泽湖1971~2001年30a来湖泊岸线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30a来,洪泽湖的岸线曲折度降低,岸线长度减少,岸线结构趋于单调。岸线曲折率下降与该时期洪泽湖的滩地围垦、水利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对湖泊形态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沿湖兴修水利工程,联圩并圩以及围湖垦殖等人类活动对洪阵湖岸线的演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加速了湖泊岸线的演化进程,导致湖泊岸线的计盒分形维数值降低。湖泊水域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的作用更为突出,针对湖泊水域日益减少的现状,在以上结果分析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洪泽湖水资源、水环境进行了探讨,以实现湖泊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湖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范亚民何华春崔云霞吴涛
关键词:环境变化水域面积洪泽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