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12)

作品数:22 被引量:244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森孙武郑影华林培松廖继武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海南岛西部
  • 7篇沙漠化
  • 5篇土地利用
  • 4篇土地沙漠化
  • 4篇气候
  • 3篇沙地
  • 3篇沙漠化土地
  • 3篇生态环境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人口
  • 2篇沙化土
  • 2篇生态
  • 2篇气候变化
  • 2篇风沙化
  • 2篇风沙化土地
  • 1篇地理
  • 1篇地理过程
  • 1篇地理特征
  • 1篇动机
  • 1篇洞庭湖

机构

  • 11篇佛山大学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7篇佛山科学技术...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河北工业职业...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成都山地灾害...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深圳市国土资...

作者

  • 15篇李森
  • 8篇孙武
  • 6篇林培松
  • 6篇郑影华
  • 4篇廖继武
  • 3篇尹秋菊
  • 3篇王兮之
  • 2篇周红艺
  • 2篇李保生
  • 2篇史铁丑
  • 2篇李辉霞
  • 2篇高尚玉
  • 2篇杨萍
  • 1篇李凡
  • 1篇李满春
  • 1篇李会川
  • 1篇陈怀顺
  • 1篇尚志海
  • 1篇张素红
  • 1篇刘淑珍

传媒

  • 7篇中国沙漠
  • 1篇乡镇经济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气象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Resear...

年份

  • 3篇2009
  • 4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车草对水体中Hg2+和Cd2+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
<正> 当前重金属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Hg、Cd是水体中主要金属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破坏有着较大影响。利用人工湿地植物技术清除水体污染,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通过水生植物不仅...
聂磊
文献传递
近50年来海南岛西部气候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45
2005年
根据海南岛西部 1 951~ 2 0 0 0年气温及降水资料 ,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学方法 ,对海南岛西部近 50年来气候变化做了分析。分析表明 :近 50年来海南岛西部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增温率为 0 2 4℃ / 1 0a,90年代增温尤其明显。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趋势不同 ,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根据近 50年冷暖波动情况 ,可将海南岛西部气候划分成两个冷期和两个暖期。近 50年历年降水量则呈下降趋势 ,变幅为 - 2 3 93mm/ 1 0a ,其中 80年代降水最少。各季节中 ,春、秋、冬季降水呈上升趋势。近 50年海南岛西部降水变化可分为三个多雨期和三个少雨期。
林培松李森李保生
关键词:海南岛西部气候变化年均气温降水量
近20年来海南岛西部沙漠化土地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86年、1996年和2003年的3期TM数据,定量分析了海南岛西部的不同等级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过程及其面积与空间上的转换特点。结果表明:17 a来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显著减少,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分别减少了58.34%,30.35%,25.88%,64.48%;各类沙漠化土地之间及其与其它土地类型相互之间的转化十分频繁,极重与重度沙漠化土地中分别有53.58%和41.34%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而中度与轻度沙漠化土地分别仅有21.21%和12.02%面积没有发生变化;近17 a来,研究区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主要是受人为活动干扰作用的结果。
王兮之李森郑影华
关键词:海南岛西部沙漠化土地
海南岛西部沿海地区近70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被引量:9
2005年
海南西部沿海地区具有干旱、风大、高温、多灾害的自然地理特点,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近70年来本区生态环境变化很大,20世纪30年代呈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大面积的风沙化环境,生态环境恶化;此后,风沙化环境一直呈逆转趋势,1970年至2000年,人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在本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其前提条件,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经济建设和水利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本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起了主要的作用。
廖继武孙武尹秋菊李森林培松
关键词:生态环境变化
海南岛昌江县1937~1975年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的变化——以昌化大角为例
2004年
以昌江县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昌化大角为典型研究区,依靠对1937年、1959年和1975年大比例尺地形图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数据,并参照其他文献,研究了1937~1975年之间海南岛昌江县LUCC的总趋势和过程.结果表明:昌江县的LUCC较为显著,并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总的趋势是1959年以前变化和缓,以后剧烈.持续增加的是水田、建筑用地、有林沙地;旱地、林地在50年代减少,以后增加;裸沙地和荒草地在50年代增加而以后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商业化及国家政策等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尹秋菊孙武廖继武李森林培松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LUCC土地覆被沙地旱地
海南岛西部热带沙漠化土地特征与成因被引量:29
2005年
海南岛西部沙漠化土地具有热带海岸沙地的地域特征、形态特征、旱生植被景观特征和土地利用快速演变特征。在大气环流、雨影区和海流的共同影响下,岛西形成热带半干旱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环境,孕育并存在自然沙漠化发展的动力、空间和物质基础。岛西历史时期沙漠化受气候变化和毁林开荒等活动的影响,但仍是自然沙漠化为主的沙漠化过程。20世纪以来现代沙漠化经历了发展、恢复、再发展、逆转、波动等5个阶段,沙漠化既受数年或数十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作用,又受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用因子分析等诊断、分析后认为人为活动的贡献率远大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现代沙漠化已演变为以人为沙漠化为主的沙漠化过程。
李森孙武李凡林培松郑影华聂磊
关键词:沙漠化土地沙漠化过程半干旱气候海岸沙地植被景观
海南岛西部沿海地区20世纪3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选取海南岛目前风沙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昌江县西部的昌化地区和海南西部最干旱的地方——东方市八所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世纪30年代1∶50000、50年代1∶25000和70年代1∶50000 3个时期的地形图,以及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图,解译了5期土地利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资料,并参考了有关文献,对海南西部沿海地区近8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近80年来,水田和建筑用地一直呈增加趋势;荒草地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变化很小,以后持续减少;风沙化土地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以20世纪50年代最多;林地、旱地表现为由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过程,其中林地是20世纪50年代最少,而旱地是20世纪70年代最少;防护林地从无到有到大面积增加.20世纪30—50年代是西部沿海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其基础条件,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一直通过正反2个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廖继武孙武尹秋菊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风沙化土地
从城镇发展看海南西部沿海土地利用的变化——以东方八所镇为例被引量:4
2004年
海南西部因其独特的位置而具有与海南其他地方显著不同的脆弱的自然环境。城镇的形成和扩张引起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巨大变化,尤其是风沙化土地和耕地在城镇发展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城镇建设、人口增加、水利和防护林建设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廖继武孙武尹秋菊李森
关键词:风沙化土地土地利用
海南岛西部近53年来气候统计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根据海南岛西部1951~2003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了气温、降水、干燥度和风等几个主要气候指标,研究表明:近53年来海南岛西部多年平均气温24.8℃,平均年较差16.1℃,冬季气温变异系数大,稳定性差;降水集中,季节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7.5mm,冬半年平均雨量106.4mm,年降水离差系数较大,冬、春两季降水不稳定,年降水日数偏少且季节分配差异明显,冬、春季无降水日数长;多年平均干燥度为1.97,属于半干旱区,年平均风速为4.6m/s,全年大风日数达30d以上,大风日数以冬半年较多。
林培松李森尚志海
关键词:海南岛西部气候统计特征
东方市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平衡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对解放以来海南省东方市的人口、耕地、粮食变化分析,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指出了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平衡发展对东方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切实保护耕地、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等实现这三个系统平衡的相关对策。
蒋海荣孙武史铁丑李勇许争艳
关键词:人口耕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