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2G011-A)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起才张戎令刘永前杨阳李盛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铁路
  • 5篇混凝土
  • 4篇应力
  • 4篇重载
  • 4篇重载铁路
  • 4篇系杆
  • 4篇系杆拱
  • 4篇系杆拱桥
  • 4篇拱桥
  • 3篇预应力
  • 3篇桁梁
  • 3篇静载
  • 3篇盖板
  • 3篇盖板涵
  • 3篇钢桁梁
  • 3篇钢桁梁桥
  • 2篇应力增量
  • 2篇预应力加固
  • 2篇体外预应力
  • 2篇体外预应力加...

机构

  • 12篇兰州交通大学
  • 3篇石家庄铁道大...
  • 2篇朔黄铁路发展...
  • 1篇呼和浩特铁路...
  • 1篇河北省大型结...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鞍钢建设集团...

作者

  • 12篇王起才
  • 7篇张戎令
  • 3篇李盛
  • 3篇刘永前
  • 3篇杨阳
  • 2篇于本田
  • 2篇张彦兵
  • 2篇张二田
  • 2篇陈树礼
  • 2篇张凯
  • 1篇陈士通
  • 1篇徐光兴
  • 1篇马丽娜
  • 1篇张耀辉
  • 1篇王元
  • 1篇郭健
  • 1篇王小龙
  • 1篇李强
  • 1篇代金鹏
  • 1篇刘正楠

传媒

  • 4篇铁道科学与工...
  • 3篇铁道建筑
  • 3篇铁道标准设计
  • 2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国防交通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跨度钢桁梁桥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以某铁路64m单线栓焊下承式钢桁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速和扩能条件下的大桥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实测大桥杆件应力和跨中挠度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挠度、应力校验系数略大于规范通常值,挠度和应力相对残余均满足要求,上下游两片受力较为均匀;不同速度列车作用下桥梁运营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实测数据均较大,且大于同类型双线钢桁梁桥,空重混编列车引起桥梁更大振动;桥梁基本满足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要求,结构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但桥跨结构整体刚度偏弱,安全储备较小,建议对桥梁整体刚度进行加强并对桥梁动力响应进行实时监测。
陈树礼刘永前张彦兵
关键词:大跨度静动力性能承载能力
系杆拱桥拱肋内混凝土非对称浇筑量化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找到拱肋内混凝土非对称浇筑施工与对称浇筑施工的量化差异,使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模拟拱肋对称浇筑和非对称浇筑2种情形,分别分析2种情形中拱肋和系梁在单侧浇筑一半(单侧筑半)、单侧浇筑完毕(单侧筑毕)、徐变3种工况下相同位置处的位移、弯矩变化规律,量化指出非对称浇筑的弊端。结果表明:非对称浇筑时拱肋的位移最大比对称浇筑的大26.1%,弯矩最大比对称浇筑的大164.3%;非对称浇筑时系梁的位移最大比对称浇筑的大24.3%,弯矩最大比对称浇筑的大13.4%,不宜非对称浇筑拱肋内混凝土。
杜迎东王起才张戎令杨阳
关键词:系杆拱桥
基于Ansys体外无粘结预应力筋加固铁路盖板涵静载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前大秦铁路运输荷载日趋增加,原有盖板的各种病害日益突出,为了改善大秦重载铁路盖板掉块,钢筋锈蚀等病害,提高盖板的承载能力,对盖板进行了体外无粘结预应力筋加固试验研究。根据已加固盖板涵的室内静载试验和有限元模型,结合数据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筋加固可以明显提高盖板的承载能力,在正常使用状态混凝土压应力最大降低约35%。最后,借助力学理论推导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根据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加固的实际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崔建龙王起才李盛张凯于大海
关键词:重载铁路盖板涵应力增量
体外预应力加固铁路盖板涵应力增量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构建了顶板底部直线布置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盖板涵的计算模型,利用盖板涵加载变形前后的几何关系,探讨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梁体挠度及混凝土压应变的关系,推导出了铁路运营阶段体外预应力加固盖板涵体外筋应力增量的表达式。可用该式计算在三分点荷载、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用跨中挠度及混凝土压应变表达的体外筋应力增量。通过室内试验和相关文献验证了本文表达式的正确性,可为体外预应力加固盖板涵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崔建龙王起才李盛杨阳
关键词:盖板涵体外预应力应力增量
考虑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的铰接吊杆索力实用计算公式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结构振动理论,在考虑抗弯刚度的既有铰接吊杆索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建立考虑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影响的铰接吊杆索力实用计算公式.在均不考虑上述因素时,该公式即为经典弦振动公式;不考虑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影响时,其为目前较为常用的只考虑抗弯刚度的弦振动理论公式.室内试验应用该公式计算的3根不同长度索的索力值与实测结果的误差为0.60%~4.57%,验证该公式是合理的.应用该公式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一座跨度为128m的系杆拱桥进行吊杆索力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为1.07%~3.92%,说明该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建议在实际索力控制中,考虑吊杆的抗弯刚度、转动惯量和剪切变形耦合作用对吊桥索力的影响.
张戎令王起才马丽娜代金鹏
关键词:系杆拱桥铰接转动惯量剪切变形索力
支座病害对大跨度钢桁梁桥的振动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构件,其技术状况优劣直接影响到桥梁整体和列车的运营安全。针对朔黄铁路64 m单线下承式钢桁梁中出现的固定支座上座板与桁梁连接角钢断裂病害,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支座病害对大跨度钢桁梁桥振动特性影响研究,分析支座病害成因并设计整治措施,通过现场试验完成病害整治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重载运输快速发展导致支座发生连接角钢断裂病害,支座病害改变了约束状况和桥梁结构受力特点,列车过桥时桥跨结构横向振动和竖向振动明显加剧,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试验数据均验证了这一规律;通过拆除并更换原有连接角钢、抬高病害支座高程并保证支座水平等措施能完成病害整治,整治完成后桥跨振动显著降低,减振效果最大达到30%,效果显著。
陈树礼刘永前张彦兵
关键词:支座病害钢桁梁桥振动整治
复合水泥基-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胶凝性能及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传统的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的优点在于凝胶时间短、早期的抗压强度大,所以在加固软弱地层或堵漏中被广泛的使用。本文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加入了粉煤灰、矿粉等工业废渣,提出一种复合水泥基-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并对新型材料的胶凝性能和28 d抗压强度进行研究,并通过改变水玻璃体积掺量、波美度和矿物掺合料比例来研究浆液凝胶时间及28 d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当水玻璃体积掺量为25%时,浆液硬化结石体强度最大,使用更大波美度的水玻璃或者配制合适比例的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的复合水泥基A液都可以提升双液注浆材料的抗压强度。
巫茂寅王起才张戎令田鹤翔张凯王小龙
关键词:双液注浆材料水玻璃矿粉胶凝性能
体外预应力加固重载铁路盖板涵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前大秦铁路运输荷载日趋增加,桥梁的既有损伤不断加重,桥梁不断老化,破损。通过既有盖板涵承载力评估可知,盖板涵混凝土压应力已经超出规范要求。为了改善盖板的受力性能,提高盖板的承载能力,对盖板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根据已加固盖板的室内静载试验和200万次疲劳试验,结合数据研究体外预应力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可以大幅度提高盖板的承载能力,在正常使用状态混凝土压应力最大降低约32%。最后,根据力学理论推导体外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借助试验结果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为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实际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崔建龙王起才李盛王元陈松
关键词:重载铁路盖板涵体外预应力加固静载试验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简支槽型梁静载弯曲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由道床板、主梁及端横梁等部分组成.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16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槽型梁1:1模型进行静载弯曲试验研究,该试验是国内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实桥静载试验.对槽型梁的裂缝发展规律、变形特征、支座沉降、应力发展规律等基本受力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槽型梁在静载作用下其裂缝宽度、刚度、抗裂情况和预应力度满足要求;槽型梁的应力变化符合平截面假定,且受力过程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试验桥梁的静载弯曲试验合格,其研究成果可为此类桥梁的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
王起才薛彦瑾张戎令刘正楠何志刚王冲
关键词:高速铁路槽型梁刚度抗裂度
跨度128m系杆拱桥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预测待建系杆拱桥系梁挠度变化规律,依据相似原理制作了1∶16全尺寸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全尺寸模型在吊杆张拉阶段各主要位置的挠度变化,对比分析了模型试验和实际桥梁在相同工况、相同位置处的挠度值。结果显示模型与实桥经换算在相同工况、相同位置处挠度误差在3%~8%,由此验证了缩尺模型的合理性,可用于待建桥梁相应位置挠度预测,从而保证成桥线形,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杜迎东王起才于本田毛东
关键词:系杆拱桥模型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