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69B01)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梁争论毛群颖姚昕高帆王军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沈阳药科大学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病毒
  • 12篇肠道
  • 12篇肠道病毒
  • 10篇肠道病毒71...
  • 6篇手足
  • 6篇手足口
  • 6篇手足口病
  • 5篇疫苗
  • 5篇肠道病毒A型
  • 4篇抗体
  • 4篇EV71
  • 3篇疫苗诱导
  • 3篇中和抗体
  • 3篇细胞
  • 3篇灭活
  • 3篇基因
  • 2篇人肠道病毒7...
  • 2篇免疫
  • 2篇基因型
  • 2篇HFMD

机构

  • 11篇中国食品药品...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生物制品...
  • 2篇北京科兴生物...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作者

  • 12篇梁争论
  • 8篇毛群颖
  • 7篇姚昕
  • 4篇高帆
  • 3篇王军志
  • 3篇李玫颖
  • 3篇王一平
  • 2篇高强
  • 2篇郝春生
  • 2篇李凤祥
  • 2篇程刚
  • 2篇邵杰
  • 2篇董承红
  • 1篇方鑫
  • 1篇杨静玉
  • 1篇游松
  • 1篇谢忠平
  • 1篇朱凤才
  • 1篇吴星
  • 1篇于丹

传媒

  • 5篇中国生物制品...
  • 5篇中国病毒病杂...
  • 2篇2010年中...
  • 1篇中国药事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1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北京地区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2008年北京地区肠道病毒A组16型(CA16)的全基因序列特点,积累CA16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008年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咽拭子样本12份,对其中1份样品BJCA08,经Vero细胞分离培养...
姚昕毛群颖何鹏周诚诸秀峰张卫鲁凤民梁争论李凤祥王军志
文献传递
EV71动物模型及其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部疱疹,一般症状轻,但少数患儿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等多种重症中枢神经症状,病程进展迅速,
毛群颖姚昕梁争论
关键词: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
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对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评价,为该方法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5个实验室按照统一制定的EV71中和抗体检测操作细则(SOP),应用A、B和C基因型的10株EV71病毒株,分别测定10份人免疫球蛋白、20份健康成人血浆和15份EV71动物高效价免疫血清样品中EV71中和效价,检测实验室内、实验室间重复性及不同EV71病毒株对中和抗体检测的影响。结果相同实验室应用各病毒株重复测定中和效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Max-Min)倍数差均在4倍以内,3次重复试验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实验室应用相同病毒株检测结果的Max-Min倍数差在4倍以内;不同实验室应用不同病毒株检测结果为:A型株与其他基因型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Min差在192倍以内,B3与C4亚型的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Min倍数差在64倍以内,C4亚型不同病毒株之间中和效价的Max-Min倍数差在16倍以内。结论按统一SOP操作后,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应用相同毒株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不同病毒株对中和效价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毛群颖何鹏于祥李楠郝春生高强董承红梁争论李凤翔沈心亮王军志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和抗体基因型
肠道病毒71型基因重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属于肠道小RNA病毒,这类病毒的基因组由脆性平链RNA组成,易断裂,有较高的突变性。在混合感染中会发生同型不同株不同亚型,或同属不同型间的基因交换形成新的重组病毒,EV71也具有重组特性。新形成的重组病毒可能导致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改变,进而影响疾病的防控。本文就EV71病毒基因重组及可能引发的防控问题进行综述。
姚昕梁争论
关键词:基因重组
肠道病毒71型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2012年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和相关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多感染婴幼儿,少数病例可以并发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严重疾病,可致残、致死。因此EV71实验室诊断对EV71引起疾病的治疗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及其他检测等三部分对EV71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吴星梁争论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核酸抗体
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用标准病毒候选株的筛选及制备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筛选并制备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中和抗体检测用标准病毒候选株,规范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亲本株与非亲本株交叉中和试验,进行相应的几何平均滴度(GMT)比较,从10株EV71毒株中筛选出具有理想亲本中和能力、又具有较广泛交叉中和作用的毒株。筛选出的毒株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要求,冷冻干燥后制备1批符合我国疾病流行特征的标准病毒候选株,联合3家实验室对候选株的病毒滴度进行协作标定,并初步应用于人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筛选出交叉中和能力强、分离、传代背景清晰的EV71 V03株(523-07T)作为候选病毒株;制备的候选病毒株分装精确度、水分含量、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其他外源因子检查等项目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要求;经联合标定,候选毒株的平均病毒滴度为4.83 lgTCID50/ml(95%CI:4.53~5.12 lgTCID50/ml),变异系数为3.16%;应用候选毒株和中和抗体定值标准品检测EV71自然感染人血清样品,可将实验室间检测差异由4.4倍降至1.6倍。结论初步筛选出的候选株EV71/523-07T株具有理想的亲本株中和作用,又具有较广泛的交叉中和特性,有望成为EV71中和抗体检测的标准毒株候选株。
毛群颖郭增兵郝春生于丹高帆董承红安文琪高强谢忠平李秀玲梁争论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和抗体
肠道病毒71型疫苗候选株和疫苗标准的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主要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969年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分离出首株EV71[1]。近年来EV71在亚太地区持续流行[2-9],特别是1998年在中国台湾地区大流行后,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大陆地区2008—2010年报告的HFMD病例数、严重病例和死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梁争论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疫苗基因型
肠道病毒71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2012年
近年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在我国呈持续流行态势,其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感染易导致严重和死亡病例,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HFMD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李玫颖姚昕梁争论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抗原表位的筛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筛选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的细胞免疫抗原表位,探讨EV71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方法以EV71 BJ08株(C4基因型)病毒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为模板,合成覆盖EV71 VP1~VP3的256条合成肽(每条肽12个氨基酸),分别以其为刺激物(80μg/ml),采用ELISPOT法测定EV71灭活疫苗免疫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诱导IFNγ分泌的斑点形成细胞数(Spot-forming cell,SFC),筛选细胞免疫抗原表位。从脾MNC中去除CD4+或CD8+T细胞及封闭MHCⅡ类分子或MHCⅠ类分子,分析抗原提呈途径。结果通过对256条合成肽的筛选,获得3条可刺激小鼠脾MNC高水平分泌IFNγ的合成肽。以3条合成肽作为刺激物时,小鼠脾MNC分泌IFNγSFC均值(单针免疫组:22.3、12.8、17.4;两针免疫组:29.3、44.1、28.5)较乙肝表面抗原对照肽S28-3(9单针:2.1;两针:5.2)显著升高(P<0.01)。当MNC中去除CD4+T细胞或封闭MHCⅡ类分子后,IFNγSFC均值显著下降(P<0.05);而去除CD8+T细胞或封闭MHCⅠ类分子时,IFNγSFC均值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已成功筛选出3个EV71细胞免疫抗原表位,分别位于VP1、VP2和VP3区域,3条合成肽均属MHCⅡ类限制性多肽。
高帆王一平方鑫毛群颖朱凤才杨静玉程刚鲁凤民梁争论李凤祥王军志
关键词:肠道病毒A型灭活免疫细胞抗原表位
氢氧化铝佐剂对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氢氧化铝佐剂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含铝佐剂及无佐剂EV71灭活疫苗免疫BALB/c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于加强免疫后7 d采血,进行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的分离及CD8+T细胞的去除,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经EV71疫苗原液或VP2-36刺激后的小鼠脾MNC分泌IFNγ水平;应用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检测经EV71疫苗原液刺激后的小鼠脾MNC分泌IL-2、IL-4、IL-5、IL-6和IL-10水平;采用体外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 BALB/c小鼠经2次免疫后,铝佐剂疫苗组小鼠脾MNC的IFNγSFC值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均<0.05);铝佐剂疫苗组分泌IL-6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均<0.05);铝佐剂与无佐剂疫苗组小鼠血清EV71中和抗体阳转率均达到100%,铝佐剂疫苗组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0.01)。结论 EV71灭活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IFNγ、IL-2、IL-6和IL-10应答,铝佐剂可同时增强EV71灭活疫苗的Th1和Th2类免疫应答。
王一平李玫颖高帆邵杰毛群颖姚昕程刚游松梁争论
关键词:肠道病毒A型佐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