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1041402)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林华峰李世广高亿波吴福中刘志红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种子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种子
  • 2篇转BT基因棉
  • 2篇基因
  • 2篇害虫
  • 1篇调查初报
  • 1篇豆天蛾
  • 1篇蚜虫
  • 1篇蚜虫种类
  • 1篇蚜总科
  • 1篇育种
  • 1篇园林
  • 1篇园林植物
  • 1篇园林植物害虫
  • 1篇越冬
  • 1篇植物害虫
  • 1篇生长发育
  • 1篇天蛾
  • 1篇同翅目
  • 1篇蜕皮激素
  • 1篇牛膝

机构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种子总...

作者

  • 6篇林华峰
  • 4篇李世广
  • 3篇杨新军
  • 3篇刘志红
  • 3篇吴福中
  • 3篇高亿波
  • 2篇李长福
  • 2篇张世玉
  • 2篇王学林
  • 2篇吴振廷
  • 1篇吴书侠
  • 1篇王萍莉
  • 1篇孟海
  • 1篇杨春材
  • 1篇唐燕平
  • 1篇郑厚今
  • 1篇王清
  • 1篇夏顺安

传媒

  • 2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粮油仓储科技...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种子生测法鉴定转Bt基因棉抗虫性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室内应用单粒种子生测法鉴定转Bt基因棉抗虫性,明确了单粒棉种室内生测鉴定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最佳生测条件。将转Bt基因棉种子25℃萌动72 h后匀浆,与0.45 g饲料混匀,以2日龄棉铃虫幼虫为试虫,测定其死亡率。建立了相应的抗性标准: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小于25%为中抗,处于25%-50%为抗,50%-65%为高抗,大于65%为特高抗。准确性验证表明,种子生测法同叶片生测法的结果相符,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王清李长福吴振廷郑厚今王学林林华峰
关键词:抗病虫育种转BT基因棉抗性鉴定
不同饲养基质对豆天蛾越冬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研究豆天蛾的越冬条件,以便为饲养繁殖豆天蛾提供科学依据。以纯土、蘑菇料土、锯末土和纯锯末为豆天蛾越冬的饲养基质,通过用4种饲养基对豆天蛾的室内、室外处理发现,室内处理的豆天蛾化蛹率为纯锯末>锯末土>蘑菇料土>纯土,死亡率为纯锯末>纯土>蘑菇料土>锯末土;室外处理的豆天蛾化蛹率为纯锯末>锯末土>蘑菇料土>纯土,死亡率为纯土>蘑菇料土>纯锯末>锯末土。研究结果表明,饲养基质中有机质的含量影响豆天蛾的化蛹率和死亡率,豆天蛾趋向于含有有机质较多的饲养基质中越冬。
林华峰吴福中李世广刘志红高亿波杨新军张世玉夏顺安吴书侠
关键词:豆天蛾越冬
合肥市园林植物蚜虫种类调查初报被引量:3
2005年
蚜虫属于同翅目蚜总科,是一类重要的园林植物害虫。因此,于2003年的4—5月份采集合肥市园林植物的蚜虫标本共125号,查清其种类,结果表明危害合肥市园林植物的蚜虫有7科21属31种,分析了蚜虫大量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对策,为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者在防治蚜虫时参考。
李世广林华峰杨春材唐燕平王萍莉
关键词:调查初报蚜虫种类园林植物害虫蚜总科同翅目
利用标记基因检测转Bt基因棉种子纯度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根据转Bt基因棉"国抗1号"转入的外源基因中整合有GUS基因和NPT 基因,建立了3种种子纯度检测方法:GUS组织化学染色法、NPT 培养基法和NPT 叶片涂抹法,准确率都达到98%以上;在检测转Bt基因棉原始群系"20-1"时与生物测定比较准确率也在98%以上,因此这3种方法可用于转Bt基因棉大规模制种过程中和推广过程中良种纯度的检测,相应方法同样适用于基因组中整合有GUS基因和(或)NPT 基因的其它转Bt基因棉的品种。
李长福吴振廷王学林孟海林华峰
关键词:转BT基因棉标记基因GUS基因种子纯度
怀牛膝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用含有3种不同配比的怀牛膝和麦麸的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以研究怀牛膝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怀牛膝为25%的混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蜕皮次数作用最明显,且蜕皮次数的多少与化蛹率的高低表现出一致性,而完全是麦麸的对照组对黄粉虫幼虫的增重作用最明显。
吴福中林华峰刘志红李世广高亿波杨新军张世玉
关键词:怀牛膝黄粉虫蜕皮激素生长发育
无公害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与建议被引量:2
2006年
系统地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储粮害虫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策略,分析了生物防治、植物次生物质、人工器械和物理方法防治储粮害虫,并对无公害防治储粮害虫提出了一些建议。
吴福中刘志红林华峰李世广高亿波杨新军
关键词:储粮害虫无公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