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XK114140479)

作品数:33 被引量:192H指数:10
相关作者:高芒来李术元钟宁宁岳长涛丁康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理学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8篇铵盐
  • 8篇季铵
  • 8篇季铵盐
  • 7篇MD膜
  • 7篇MD膜驱剂
  • 5篇动力学
  • 5篇密度泛函
  • 5篇泛函
  • 4篇天然气
  • 4篇膨润土
  • 4篇量子化学
  • 4篇密度泛函研究
  • 3篇电极
  • 3篇硫酸盐热化学...
  • 3篇几何构型
  • 3篇加氢
  • 3篇构型
  • 3篇分子
  • 3篇苯加氢
  • 3篇TSR

机构

  • 32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2篇高芒来
  • 11篇李术元
  • 9篇钟宁宁
  • 6篇王大喜
  • 6篇岳长涛
  • 5篇高金森
  • 5篇丁康乐
  • 5篇周建伟
  • 4篇汪树军
  • 4篇韩翻珍
  • 4篇刘宏生
  • 3篇俞英
  • 3篇林宝辉
  • 3篇黄海燕
  • 2篇李鸿雁
  • 2篇董宪荣
  • 2篇李进进
  • 2篇刘星
  • 2篇窦荣坦
  • 2篇刘靖疆

传媒

  • 5篇石油学报(石...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分子催化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精细化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11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汞合金电极的制备及苯加氢性能的研究
2008年
利用浸渍还原法在Nafion117离子交换膜上制备银汞合金Nafion膜电极,考察了制备电极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得到了浸渍还原法制备银汞合金Nafion膜电极的优化条件为:氯化汞浓度0.005mol/L,用浓度为0.1mol/L Na_2S_2O_3络合,80%下浸渍40min,用浓度1%(wt)的SnCl_2做还原剂,还原时间2h,所制备的电极电阻较小,银汞结合比较致密,主要分布在膜的内表面。将制备的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评价,研究表明银汞比为1:1的电极对苯加氢的催化活性最高,同时生成环己烷的电流效率较高为39.68%,电极具有较好的活性及选择性。
黄海燕俞英党建锋
关键词:银汞合金电化学苯加氢
烷基吡啶及氯化铝正负离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对N-烷基吡啶阳离子和阴离子AlCl4-,Al2Cl7-和Al3Cl10-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了阴阳离子的几何构型和净电荷分布.计算发现,吡啶环上的电子数符合4n+2规则,具有芳香性.吡啶阳离子的LUMO轨道主要由环上原子的2pz所贡献,是反键π分子轨道.AlCl4-,Al2Cl7-和Al3Cl10-的HOMO轨道主要由Cl原子的2px所贡献.推测吡啶阳离子的LUMO与阴离子的HOMO相互作用形成离子液体分子.
李鸿雁王大喜窦荣坦高金森
关键词:几何构型密度泛函阴离子
原油中有机硫化物成因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模拟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原油中部分有机硫化物来源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利用高压釜在高温高压含水条件下对正戊烷-硫酸镁反应体系进行了热模拟实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仪、微库仑仪、毛细管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红外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气、油、固三相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在425℃~525℃可以进行,主要生成氧化镁、炭、硫化氢、二氧化碳以及硫醇、硫醚和噻吩类等有机硫化物。根据动力学模型计算出该反应活化能为58.0kJ/mol。
丁康乐李术元岳长涛钟宁宁
关键词: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正戊烷硫酸镁热模拟实验有机硫化物
重油特征分子尺寸的精确计算方法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得到重油特征分子的几何结构,提出了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重油特征分子的最小横截面直径和描述分子尺寸的方法。预测了代表性的重油特征分子的最小横截面直径。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测定的分子尺寸一致。大庆渣油窄第一馏分、第二馏分和残渣馏分的特征分子的最小横截面直径分别为1.8703、3.0080和3.4929nm,因此这3种渣油分子均不能直接进入孔径较小的沸石分子筛,而只能在其表面发生一级催化反应。研究结果可为筛选和设计合成分子筛提供有用的理论依据。
潘月秋王大喜高金森
关键词:量子化学
MD膜驱剂与季铵盐对油藏矿物润湿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用Washburn法对比了单分子双季铵盐MD膜驱剂、四乙基溴化铵[(Et)4N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油藏矿物润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藏矿物吸附MD膜驱剂或(Et)4NB亲水性大于CTAB,大庆、中原油砂吸附MD膜驱剂或(Et)4NB亲水性增加;油藏矿物吸附不同季铵盐亲油性大部分降低。沥青质-油藏矿物(除沥青质-高岭土)吸附不同季铵盐亲油性都有增加;油砂及沥青质-油砂吸附MD膜驱剂亲油性小于(Et)4NB和CTAB,对油田的水驱和三次采油具有重要意义。
刘宏生高芒来
关键词:MD膜驱剂季铵盐润湿性油藏矿物
碳酸盐岩储集层含H2S天然气成因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对天然气-固态硫酸钙体系进行了初步恒温热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反应途径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高温下天然气与固态硫酸钙可以发生明显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产物主要为硫化氢、二氧化碳、碳酸钙、水和焦炭。随TSR程度加深,天然气中总烃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天然气干燥程度与酸化程度均增大。给出了天然气参与TSR的反应途径通式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热力学上长链烷烃比短链烷烃更容易与固态硫酸钙发生TSR.以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高H2S天然气藏为例进行了TSR体系的地质实例研究,发现模拟实验结果与实际地质例证结论基本一致。
丁康乐李术元岳长涛钟宁宁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层天然气热模拟实验TSR硫化氢
MDFFA复配体系的絮凝性能及机理初探
2009年
考察了MD膜剂(MDFFA)与十烷双铵(DM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氟碳表面活性剂(FC-4)复配体系的絮凝性能,并通过Zeta电位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其絮凝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二价阳离子(MDFFA,DMB)对膨润土悬浮液的絮凝性能较好,MDFFA和FC-4复配具有协同作用;10%FC-4,90%DMB及10%CTAB体系絮凝性能最好。对膨润土原油乳状液的絮凝性能依次为CTAB>DMB>MDFFA>FC-4;90%FC-4,70%DMB及90%CTAB絮凝效果最好。FC-4和CTAB及其复配体系主要作用机理为电中和作用,MDFFA和DMB及DMB/MDFFA体系主要作用机理为压缩双电层。
董俊艳高芒来陈瑞李进进
关键词:絮凝性复配体系ZETA电位
一种二价季铵盐改性膨润土的结构表征及催化性能被引量:6
2009年
以[(CH3)3N(CH2)6N(CH3)3]2Br-]为有机改性剂(MD)、盐酸为酸化剂(H),用先有机化再酸化(MD/H)和先酸化再有机化(H/MD)2种方式对膨润土改性,采用氮吸附技术、XRD、DTG等手段表征其结构,以α-蒎烯异构化为模型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D/H改性膨润土的催化性能随酸活化浓度的增大显著提高,其中以0.5MD/64H改性膨润土的催化性能最好,总的转化率达到90%,莰烯、柠檬烯的选择性较高。改性次序显著影响膨润土的催化活性,MD/H改性膨润土产生的酸活性中心可以加速α-蒎烯异构化,获得高活性的催化剂。H/MD改性的膨润土由于后加MD覆盖了由H+提供的酸活性中心,妨碍α-蒎烯与酸活性中心有效接触,因此其催化活性低。
李进进高芒来林宝辉陈瑞董俊艳
关键词:有机膨润土酸化
桦甸油页岩热解动力学
本文利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对桦甸油页岩热解实验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热解过程中升温速度的影响,利用Friedman法和平行一级反应模型对热失重数据进行了数学处理,得到了有关的动力学参数,并对油页岩的热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
迟姚玲李术元丁福臣王虹葛明兰任晓光
关键词:油页岩热解动力学
文献传递
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原油/水中的分配及油水界面张力被引量:9
2005年
考察了pH值、温度和时间对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大庆原油和孤岛原油/水中的分配及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增加,分子沉积膜驱剂在油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增加,界面张力降低,但总体上分配系数较低;温度升高,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原油/水中的分配系数和界面张力均有所降低;在约196h后,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原油/水中的分配达到平衡。分子沉积膜驱剂向界面扩散和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缓慢;随着时间的增加,分子沉积膜驱剂溶液与孤岛原油界面张力先迅速降低后缓慢降低,并没有出现象表面活性剂那样的低界面张力;NaCl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孤岛原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大庆原油中的溶解度,且相同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更低。
高芒来孟秀霞孟庆民
关键词:原油油水界面张力PH值温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