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2026)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李长生董丽荣王旻璐丁巧党彭义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摩擦学
  • 6篇超导
  • 4篇YBA
  • 4篇AG
  • 4篇超导转变
  • 4篇YBA2CU...
  • 3篇润滑
  • 3篇摩擦学性能
  • 2篇摩擦磨损性能
  • 2篇摩擦学特性
  • 2篇固体润滑
  • 2篇复合材料
  • 2篇超导材料
  • 2篇超导转变温度
  • 2篇复合材
  • 2篇X
  • 1篇导体
  • 1篇石英晶体
  • 1篇石英晶体微天...
  • 1篇涂层

机构

  • 10篇江苏大学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李长生
  • 7篇董丽荣
  • 6篇王旻璐
  • 5篇丁巧党
  • 4篇彭义
  • 3篇范真
  • 3篇颜科红
  • 2篇杨继昌
  • 1篇丁建宁
  • 1篇华敏奇
  • 1篇陈康敏
  • 1篇凌智勇
  • 1篇唐华
  • 1篇仇国泉
  • 1篇刘育
  • 1篇张翠萍
  • 1篇宋昌才
  • 1篇姜廷顺
  • 1篇姜春华
  • 1篇朱成顺

传媒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摩擦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S2纳米管的制备和微摩擦行为的研究
过渡族金属WS2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原子结合较弱,易于滑移。因而经常用来在高/低温、重载、真空等油润滑效果不佳的环境下作固体润滑剂。虽然WS2的耐高温性能要优于MoS2,但由于WS2的天然矿物极少,只能用化学方法制备...
颜科红李长生范真沈小平姜廷顺陈康敏
关键词:AFM摩擦学
喷雾冷却和刀具表面涂层复合润滑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喷雾冷却和固体润滑涂层两者复合的方法来进行切削加工,对切削温度和后刀面磨损量进行了测量,并用SEM和EDAX对刀具后刀面磨损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低于200m/min的情况下,单一的喷雾和固体润滑涂层对提高刀具的耐磨寿命有明显的作用;在切削速度高于200m/min后,单一的喷雾方法的减磨效果就大幅降低;当速度高于300m/min时单一使用几无效果,而复合法能明显提高刀具的耐磨寿命和加工精度。
颜科红李长生朱成顺刘育宋昌才凌智勇范真丁建宁杨继昌
关键词:喷雾冷却固体润滑涂层
Ag/Bi2Sr2CaCu2Ox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被引量:3
2009年
釆用固态反应法合成超导体Bi2Sr2CaCu2Ox(Bi2212),使用摩擦实验机从液氮温度至室温对其摩擦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室温Bi2212与不锈钢盘对摩时摩擦系数约为0.35,当温度降至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液氮温度),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至0.11,非常稳定。为改善Bi2212常温摩擦性能,添加Ag制备出Ag/Bi2212超导复合材料,XRD、SEM和EDS分析表明,Ag未进入Bi2212晶格,保证了Bi2212的超导电性,Ag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密度和韧性,在正常载荷和滑行速度下Ag质量分数为10%时摩擦系数为0.2,15%Ag/Bi2212磨损率最低,为9.5×10-5mm3(N.m)-1。分布基体中的Ag能有效抑制裂纹萌生和扩展并在摩擦作用下向表面转移,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Ag转移膜,其低剪切强度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同时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出去,使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
董丽荣李长生王旻璐彭义
关键词:AG复合材料超导转变温度摩擦学特性
高温超导材料YBa_2Cu_3O_7的摩擦学特性被引量:4
2005年
用球盘式摩擦试验机及原子力显微镜在大气中常温下对YBa2Cu3O7(YBCO)高温超导试样的宏观和微观摩擦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Cu基固体润滑复合材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Cu基复合材料,固体润滑剂含量不足将使摩擦系数增大,含量过高将导致磨损增大,含40%固体润滑剂的4060Cu在几种载荷和速度下都表现出很低的摩擦和磨损,而YBa2Cu3O7的摩擦系数与4060Cu相似,磨损率却只有其1/2。XRD及TEM的检测结果表明:YBa2Cu3O7结构中的CuO层结合较弱,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易滑移,对外表现出较低的摩擦。基体中含Y2O3较多的YBa2Cu3O7相阻碍位错滑移,强化基体,使其耐磨性能大幅提高。用粉末熔化法制备的样品中Y2O3颗粒更细小、弥散,其耐磨性更好。
仇国泉李长生颜科红范真陈骏杨继昌阎果张翠萍刘万章
关键词:YBCO超导材料固体润滑
超导体YBa2Cu3O7-δ的摩擦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YBa2Cu3O7-δ和Ag/YBa2Cu3O7-δ超导材料,并分析其相组成及结构,用SFT-4000型高真空超低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从室温至液氮温度范围内的摩擦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YBa2Cu3O7-δ与不锈钢盘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在0.50左右,当温度降到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其摩擦系数急剧降低至0.13,最后稳定在0.20以下.添加Ag可以改善YBa2Cu3O7-δ的常温摩擦磨损性能,Ag/YBa2Cu3O7-δ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低且非常平稳,其中10%Ag/YBa2Cu3O7-δ的摩擦系数为0.20,磨损率为8.96×10-5mm3/(N.m),Ag/YBa2Cu3O7-δ的磨损机制为YBa2Cu3O7-δ硬基底承载与软金属Ag转移膜的润滑作用.
董丽荣李长生华敏奇丁巧党
关键词:YBA2CU3O7-ΔAG超导转变温度
超导材料YBa_2Cu_3O_(7-δ)摩擦学性能研究现状
2007年
一些超导材料在超导转变温度下表现出摩擦系数突然降低,引起科学家极大关注,因而对摩擦的微观起源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声子的产生和电子激励对摩擦的贡献。综述了低温摩擦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重点总结了YBa2Cu3O7-δ在正常态及超导态下的摩擦学特性,分析了YBa2Cu3O7-δ在超导态下具有较低摩擦系数的摩擦机理,展望了YBa2Cu3O7-δ在摩擦学方面的应用前景。
董丽荣李长生丁巧党王旻璐
关键词:YBA2CU3O7-Δ石英晶体微天平
超导PbO/YBa2Cu3O7-δ复合氧化物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为适应从低温到高温宽温范围的使用条件,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Ba2Cu3O7-δ超导材料,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YBa2Cu3O7-δ从室温至液氮温度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室温20℃下,YBa2Cu3O7-δ与对偶件不锈钢盘对摩时,摩擦因数在0.5左右,当温度降到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液氮温度-196℃)摩擦因数大幅度降低,YBa2Cu3O7-δ超导态摩擦因数是正常态值的一半,实验直接证明了电子激励对摩擦能量耗散的作用。为改善室温下YBa2Cu3O7-δ摩擦学性能,掺杂不同质量分数PbO作为润滑组元,制备了PbO/YBa2Cu3O7-δ超导固体润滑复合材料,取得良好效果。PbO掺杂不影响PbO/YBa2Cu3O7-δ复合材料的超导电性,在正常的载荷和滑行速度下15%PbO/YBa2Cu3O7-δ复合材料摩擦因数为0.2至0.3,磨损率为4.35×10-4mm3.(N.m)-1,分析了PbO/YBa2Cu3O7-δ复合材料减摩耐磨机制。
董丽荣李长生丁巧党王旻璐彭义
关键词:YBA2CU3O7-ΔPBO超导转变摩擦学性能
不同含量Ag掺杂对YBa_2Cu_3O_x和Bi_2Sr_2CaCu_2O_x固体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2009年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Ba2Cu3Ox/Ag和Bi2Sr2CaCu2Ox/Ag固体自润滑材料。采用XRD和SEM检测了材料的成分以及相结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Ba2Cu3Ox/Ag和Bi2Sr2CaCu2Ox/Ag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都是由超导相和Ag相组成。采用销-盘式摩擦试验机研究了试样在常温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纯YBa2Cu3Ox的摩擦系数为0.68~0.95,当掺杂15%(质量分数)Ag时,摩擦系数减小到最低,为0.11左右;纯Bi2Sr2CaCu2Ox的摩擦系数为0.21~0.22,当掺杂10%(质量分数)Ag时,摩擦系数降低到最低,为0.18左右。在超导体中添加Ag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摩擦学性能。Ag可在材料摩擦接触表面形成一层Ag膜,从而有效改善接触表面,达到减小摩擦力的效果。
王旻璐李长生董丽荣彭义唐华
超导Ag/Bi1.6Pb0.4Sr2Ca2Cu3O10-x复合氧化物摩擦磨损性能
2009年
为适应20℃^-200℃温度的适用范围,采用固相法制备了Bi1.6Pb0.4Sr2Ca2Cu3O10-x超导材料,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Bi1.6Pb0.4Sr2Ca2Cu3O10-x从液氮温度至室温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20℃下,Bi1.6Pb0.4Sr2Ca2Cu3O10-x与对偶件轴承钢盘对摩时,摩擦系数约为0.35,当温度降到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液氮温度-170℃)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Bi1.6Pb0.4Sr2Ca2Cu3O10-x超导态摩擦系数为正常态值的一半,实验证明了电子激励对摩擦能量耗散的作用。为改善室温下Bi1.6Pb0.4Sr2Ca2Cu3O10-x摩擦学性能,掺杂不同质量分数Ag作为润滑组元,制备了Ag/Bi1.6Pb0.4Sr2Ca2Cu3O10-x超导固体润滑复合材料,取得良好耐磨减摩效果。Ag掺杂不影响Ag/Bi1.6Pb0.4Sr2Ca2Cu3O10-x复合材料的超导性,在正常载荷和滑动速度下10 wt%Ag/Bi1.6Pb0.4Sr2Ca2Cu3O10-x复合材料摩擦系数为0.20.3,磨损率为4.57×10-4mm3.(N.m)-1。
彭义李长生董丽荣丁巧党王旻璐
关键词:AG超导转变摩擦学性能
制备YBa_2Cu_3O_(7-δ)/Ag自润滑复合材料及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为制备出从低温到高温宽范围内使用的固体润滑材料,分别以纯Ag和AgNO_3的方式向高温超导材料YBa_2Cu_3O_(7-δ)中掺杂金属银,制备出了具有超导性能、一定的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氧化物基复合材料,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其增韧机理和减摩耐磨机理。研究发现,分布于晶粒间的Ag微粒有效抑制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从而改善了氧化物陶瓷YBa_Cu_3O_(7-δ)的脆性;常温和高温下,复合材料都表现出低而稳定的摩擦因数,软金属膜+硬基体是其减摩耐磨机理;由AgNO_3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基体内Ag微粒的粒径更小,分布更加均匀,团聚少,表现出更好的综合性能。
李长生董丽荣姜春华丁巧党王旻璐
关键词:YBA2CU3O7-ΔAGAGNO3自润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