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JL057)

作品数:9 被引量:147H指数:3
相关作者:朱轶胡日东钱明辉郑永冰胡安其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实证
  • 3篇制造业
  • 2篇增强型
  • 2篇实证比较
  • 2篇资本深化
  • 2篇技术进步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新型城镇化建...
  • 1篇要素密集度
  • 1篇一致性
  • 1篇制造业就业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乡
  • 1篇中国制造业
  • 1篇人力资本
  • 1篇融资
  • 1篇融资约束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 1篇省际面板数据

机构

  • 8篇华侨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朱轶
  • 2篇钱明辉
  • 2篇胡日东
  • 1篇洪振挺
  • 1篇胡安其
  • 1篇郑永冰
  • 1篇何璐

传媒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当代财经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年份

  • 6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工业的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偏向是否互为关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要素构成变动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关联机制,对我国工业的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行了分阶段检验。结合1985—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在持续的资本深化态势下,各省区工业技术进步在大部分年份呈现显著的资本偏向,同时,我国工业资本深化与技术偏向之间的关联仅在单一方向上成立,资本深化并非技术进步偏向的Granger结果,相反是"外生"的资本深化引致了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导致各地区工业在要素构成与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同时向资本方向偏移。故在对策层面,应针对性地控制资本深化过程,调整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与速度,缓解两者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朱轶曾春琼
关键词:资本深化
法制环境、外部融资与企业出口参与——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的现实背景,在分析法制环境对企业出口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法制环境如何通过融资渠道影响企业的出口参与,并利用2003—200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使用Probit模型对法制环境通过融资渠道影响企业出口参与的具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法制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出口参与意愿,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的行业更为显著。
何璐
关键词:法制环境融资约束PROBIT模型
初始人力资本、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就业——基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实证比较
2016年
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不断融入对其就业吸纳形成了挑战。基于垂直专业化指数(VSS),结合初始人力资本对价值链就业冲击的调节效应,对1999—2011年我国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初始人力资本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的价值链嵌入总体产生了负面的就业效应,初始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具有正向的就业调节效应。具体而言,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正向就业效应,初始人力资本对其嵌入价值链的就业吸收有负向调节效应;而嵌入价值链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具有负面影响,初始人力资本对其参与价值链分工的就业吸收有正向调节效应。通过比较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情况发现,初始人力资本在企业嵌入国际价值链的过程中充当了一种"稳定器"的作用,有助于平抑制造业嵌入价值链所造成的正向或负向就业冲击。
曾春琼朱轶
关键词:人力资本制造业就业
企业网络的涌现及复杂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企业网络是在企业个体理性选择的过程中,在企业之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涌现出的一个结果。企业网络涌现是复杂经济系统自组织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协同的结构、模式和性质。企业网络具有复杂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复杂系统,企业网络的复杂性表现在联接复杂性、结构复杂性、动态性、自组织性、自相似性、演化复杂性等特点上。
洪振挺
关键词:企业网络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要素增强特征及其区域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增强型技术进步模型,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各区域层面工业技术进步特征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30多年来,除西部地区外,大部分区域工业技术进步均为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强,各区域劳动增强属性普遍强于资本增强属性,呈现相对劳动增强型特征,大体符合新古典理论关于稳态增长下技术进步主要为劳动增强型的论述。尽管对稳态增长的判断尚未有足够证据,但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特定区域工业的技术特征可视为中国特色经济背景下众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资本效率相对偏低,故针对性地调整工业技术进步方向和速度、控制过度资本深化、加强技术改造应成为主要的对策方向。
朱轶
中国区域工业增强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效率贡献——基于面板一致性的实证比较
2016年
本文基于区域面板结论的截面一致性要求进行区域划分,使用198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区域工业技术进步增强特征、技术进步贡献和要素效率贡献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显示近三十多年来,除西部地区之外,我国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均呈现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强的技术特征,大部分区域劳动效率增长快于资本效率增长,表现为相对劳动增强的技术进步;我国区域工业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相对偏低,东部沿海的劳动效率、南部沿海的资本效率成为支撑当地技术进步贡献的主要力量,而偏低的资本效率则是制约西部与东北地区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朱轶
关键词:技术进步
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否仍然“劳动密集”——基于要素构成与技术进步偏向的关联考察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要素构成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关联机制,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近年来是否保持"劳动密集"进行了阶段评估。结合行业数据研究发现:尽管在1994年后进入加速资本深化过程,但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保持了相对的劳动要素密集特征,其技术进步也呈现显著的资本偏向,偏向程度在部分年份甚至高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资本深化并非技术进步偏向的"内生"结果(Granger),反而是"外生"因素驱动的资本深化引致了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导致该类产业在要素和技术两个方面持续偏离"劳动密集",因而要重点控制加剧资本深化的"外生"因素,并针对性调节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
朱轶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深化
提升中国城市空间发展布局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需要面对城市如何合理布局的问题。通过201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行政区(不包括白银市、拉萨市、中卫市)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中国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中国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已迈入多极化发展格局;由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着较强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需要重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使本地和相邻区域协同发展,发挥城市间城镇化发展的联动作用。
钱明辉胡日东胡安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群空间计量经济学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LA/AIDS拓展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27
2014年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据此为政府扩大消费需求和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胡日东钱明辉郑永冰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