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JL049)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3H指数:7
- 相关作者:谢冬水周灵灵黄恩龙子午黄少安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轻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的劳动力迁移为何不同:一个城市政府行为模型被引量:1
- 2014年
- 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进行非永久迁移,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鲜明特征。基于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的中国式分权体制,构建一个城市政府行为模型探讨劳动力非永久迁移现象的决定过程和形成机制,得出结论:中国的劳动力迁移政策是由城市政府单方面制定的;在中国式分权体制的影响下,城市政府具有偏重劳动力非永久迁移而忽视劳动力永久迁移的制度激励。只有改变这种局面,才能实现劳动力从非永久迁移向永久迁移的转变,且这种转变既有利于推进人口城市化,也有利于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 谢冬水
- 关键词:劳动力迁移中国式分权城市政府城镇化
- 土地集中效应差异化假说——农业经济时代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时代土地集中效应比较被引量:8
- 2013年
- 土地兼并和集中是中国历史上土地关系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土地高度集中;土地的兼并和集中是建立在阶级剥削和掠夺的基础之上。本文重新检视了中国历史上的土地集中问题,并在对农业经济时代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土地集中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土地集中效应差异化假说,说明农业经济时代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土地集中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效应。本文旨在为推动我国改造小农经济、实现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供理论支持,从历史的高度认识和处理现阶段土地流转和集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黄少安谢冬水
- 关键词:农业经济时代工业化市场经济
- 土地供给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城市化不平衡发展的视角被引量:24
- 2017年
-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探讨了土地供给、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在土地垄断供给机制下,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偏重空间城市化、忽视人口城市化的城市发展倾向。这一倾向推动了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但城市吸纳农业人口转为市民的能力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了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不平衡发展。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使得农村居民无法有效向城市迁移定居,不能平等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利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垄断更多的国有土地供给会显著加剧城市化不平衡发展程度,并通过城市化不平衡发展这一作用机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推进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改革,打破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壁垒,加快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均衡发展进程。
- 谢冬水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 农业土地集中与工业化发展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农业土地集中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国际经验两方面分析土地集中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农业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率进而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分散的、细碎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则是一国工业化启动时间滞后和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国际经验比较分析进一步表明,土地集中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结论为当前中国改造小农经济、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实现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是未来中国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 谢冬水单杨
- 关键词:工业化农业生产率
- 合约形式、交易规模与经济绩效——对传统中国经济停滞的微观解释被引量:6
- 2014年
- 文章在关系型合约的框架下,通过一个简单的微观治理模型探讨了传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文章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主要依赖关系型合约维持社会经济的运行,而关系型合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则受经济交易规模的限制。在传统中国经济发展的早期、经济交易规模较小时,关系型合约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它通过节省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交易规模的扩大,关系型合约的治理成本越来越高,依赖关系型合约难以有效调动资源和促成交易,导致经济陷入停滞。文章的结论为理解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参考。国家如何采取政策措施以推动合约治理从关系型合约向规则型合约转变,将是中国能否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 谢冬水
- 关键词:交易规模经济绩效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省粮食安全生产与保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深入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应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与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良好农业规范(GAP)来组织生产,积极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来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粮食生产质量的稳定性,确保粮食供给的安全性,这对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上升到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
- 黄恩龙子午陈慧玲叶金珠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粮食安全
-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
- 2013年
-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推进,广大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害,继而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以及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从法律、产权等制度的层面展开探讨,能够厘清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完善土地征收程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推进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以及建立完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是维护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根本路径。
- 张晓冉栾大鹏
-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土地权益
- 中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分析了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农产品企业应积极取得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并运用国际标准良好农业规范(GAP)来组织企业生产.这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乃至提升国家农产品企业的工业化水平都至关重要,理应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 黄恩龙子午李晓涛罗伟
- 关键词:农产品
- 地方政府竞争、土地垄断供给与城市化发展失衡被引量:27
- 2016年
-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的双重视角,利用中国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理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以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为导向的竞争机制,为地方政府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内在激励,而土地的政府垄断供给则为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实施这种偏重空间城市化的行为提供了手段。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土地供给数量越多,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发展失衡的程度就越严重。这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对城市化发展失衡确实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推进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和土地供给制度改革,是实现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 谢冬水
-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城市化发展失衡
- 农地转让权权能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劳动力转移中介机制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完整的农地转让权是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该文通过构建带有农地转让权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型,利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农地转让权权能不足、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潜在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多种因素以及有效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发现农地转让权权能不足显著扩大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而劳动力流动则具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该文认为,劳动力转移是联系农地转让权权能不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中介机制,农地转让权权能不足通过抑制劳动力转移这一中介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因此,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转让权,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向城市转移定居。
- 谢冬水周灵灵
-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