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9150)

作品数:14 被引量:154H指数:6
相关作者:邵东国陈述李浩鑫徐保利乐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6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灌溉
  • 5篇灌区
  • 3篇调度
  • 3篇水资源
  • 2篇易损性
  • 2篇用水效率
  • 2篇优化调度
  • 2篇综合评价
  • 2篇熵值法
  • 2篇后评
  • 2篇后评价
  • 1篇稻田
  • 1篇电站
  • 1篇电站下游
  • 1篇调度模型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多态
  • 1篇蓄水
  • 1篇饮水安全
  • 1篇优化配水

机构

  • 15篇武汉大学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水利水...
  • 1篇广东省水文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篇邵东国
  • 6篇陈述
  • 5篇李浩鑫
  • 5篇徐保利
  • 3篇穆贵玲
  • 3篇乐志华
  • 2篇顾文权
  • 2篇何思聪
  • 2篇吴振
  • 1篇刘玉龙
  • 1篇易淑珍
  • 1篇肖宜
  • 1篇罗伟伟
  • 1篇尹希
  • 1篇王琲
  • 1篇郭燕红
  • 1篇张建国
  • 1篇王庆

传媒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Scienc...
  • 1篇黑龙江水利
  • 1篇武汉大学第十...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Copula函数的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方法被引量:46
2015年
灌区灌溉用水效率评价,对推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尝试将 Copula 函数应用于灌溉用水效率评价。针对多元变量导致 Copula 函数参数求解困难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取主成分因子,形成新的指标体系,从而建立PCA-Copula评价方法,对灌溉用水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对7个灌区灌溉用水效率为例进行评价,从灌区地形地貌、规模大小、供水类型、降雨多少、作物结构以及灌溉成本几方面分析评价值的影响因素。根据各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高低,经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表明PCA-Copula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与熵值法以及突变理论评价方法的结果排序相差不超过2个名次的比例为100%,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能够客观反映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高低。同时,PCA-Copula评价方法的评价值在0~1之间分布均匀,最大差值为0.622,明显高于另外2种方法,且相邻排序的综合评价值梯度明显,有利于更直观地区别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高低。
李浩鑫邵东国尹希陈述徐保利
关键词:灌溉主成分分析用水效率COPULA函数综合评价
An eco-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flow assessment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 in Guangdong, China被引量:3
2016年
River classification has emerged as a major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which can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in focusing on the single objective of maintaining specified, valued features of ecosystems. However, current efforts to classify rivers by hydrologic processes may result in a growing temptation to ignore ecological variability across basins. Thus, an eco-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is proposed for river management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 This method views ecological functions as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ine systems and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dividing a basin into eco-specific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primary ecological functions. In addition, we propos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flow methodologie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typical river reaches of the basin by perceiving the key attributes of flow variability. In the upstream region of the West River, flow velocity and wetted perimeter are considered as the key attributes of maintaining fish habitat; in a small-sized mountainous tributary of the North river, we choose water surface area to maintain the continuity and biodiversity of the river; while for the aspect of river landscape in the midstream reach of the East River, water level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aesthetic value. 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ecologically relevant heterogeneity that occurs within and among regions of a basin, and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a simpl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river management.
WANG BeiSHAO DongGuoMU GuiLingWANG ZhuoMinLI XuDong
关键词:珠江流域环境流量生态功能
基于水域面积法的山区河流水电站下游生态流量定值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水电站的大量兴建导致下游河道萎缩退化甚至断流,如何改变水电站运行调度方式,维持下游河道一定的生态流量、保障河流健康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传统水文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生物栖息地法思想,以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功能目标,用河道流量反映河流的水文过程,河道水域面积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创新性地提出考虑河道水文生态特性的生态流量定值方法——水域面积法.以北江上游浈江二级支流罗坝水为例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枯水年罗坝水生态流量为2.26 m3·s-1,占多年平均流量的25.97%;平水年生态流量分月控制,生态流量过程与建站前流量过程基本一致.根据枯水年的生态流量值和平水年各月份的生态流量值,结合水电站的运行调度规则,换算成一定时期内的径流量来确定该时期内水电站需释放的水量,进而对水电站下游河道的生态功能进行保护和修复.
邵东国穆贵玲易淑珍肖宜王庆
关键词:河流健康生态流量
漳河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近20年来,漳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成效显著,全面系统地评价灌区节水改造效果可为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及用水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漳河灌区2000-2013年的工程建设及运行数据,选择灌区的作物种植、节水效益、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4个要素的11项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熵值法评价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灌区在多年节水改造作用下,综合效益在前11年处于上升阶段,后3年处于下降阶段。通过比较灌区综合评价排序与准则层评价排序,得到灌区综合效益的主控因素为作物种植结构、节水效益、经济效益。
乐志华邵东国李浩鑫徐保利
关键词:漳河灌区节水改造改进熵值法
农田排水沟的生态化设计及效应被引量:4
2015年
对农田排水沟进行生态化设计,是解决我国灌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混凝土在沟渠建设中过度使用、生态环境遭破坏,及水体自我净化能力降低等多方面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本文阐述了农田排水沟生态化设计的特点、原则和方法,以湖北省荆门市谭店村示范区为例进行了含有生态型复式断面、鱼虾通道、阶梯式生物逃生通道,及生态净化吸附区等综合生态工法的农田排水沟生态化设计及效应研究,最后对排水标准进行校核,为其他灌区进行排水沟的生态化设计及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农翕智邵东国李浩鑫王琲
关键词:生态化
多态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供水调度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城市多水源供水调度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问题,将基于可信性理论的模糊规划与区间规划融入两阶段随机规划框架中,构建了基于可信性约束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城市供水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用区间数、随机变量和模糊参数等形式,有效表征了系统目标函数和约束中存在的多态不确定性,模拟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供水调度过程,并对随机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了追索。通过模型运算,得到不同可信度水平下的稳定区间解,可为城市供水管理者提供不同情景下的决策方案,帮助其规避供水缺水风险。
罗伟伟邵东国张建国何思聪
基于AquaCrop模型的有机稻灌溉制度优化被引量:18
2018年
随着人们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法的不断探索,水稻生产模式正发生很大变化,并由化肥农药高投入的传统农业向生态环保的有机农业转变,但有机稻需耗水特性及其适宜的灌溉制度研究较少。为揭示有机稻耗水规律及不同降水年型下的灌水与产量关系,2015-2016年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了有机稻灌溉试验研究,统计分析了有机稻与普通稻的需耗水差异,获得了有机稻耗水及其产量特性,提出了基于Aqua Crop模型与熵值法耦合的有机稻灌溉制度多目标多情景优化方法。结果表明:1)有机稻与普通稻需水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的排水量显著高于后者,且前者排水中的氮磷浓度均显著降低。有机稻产量为普通稻产量的84%,但单方灌水产值高28.5%(P<0.05),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优化后中国南方灌区有机稻适宜的优化灌溉制度为:枯水年,108%(以RAW计,下同)的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30 mm的灌水定额、灌水8~9次,平水年113.85%的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32.31 mm的灌水定额、灌水6~7次;丰水年,116.92%的土壤含水率控制下限、32.31 mm的灌水定额、灌水3~4次。该文为选择节水、高产的有机稻灌溉方案提供参考。
邵东国乐志华徐保利胡能杰田旖旎
关键词:灌溉耗水熵值法有机稻
基于粒子群人工蜂群算法的灌区渠-塘-田优化调配耦合模型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南方季节性干旱造成的损失,该文结合南方灌区渠、塘、田地复杂的水量转化关系,建立了以灌溉区域效益最大为目标的渠-塘优化调控与田间多种作物优化配水相结合的耦合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模型求解的粒子群-人工蜂群混合算法。将模型应用于漳河灌区,并与常规的渠-塘调控和作物配水模型和只考虑作物优化配水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渠-塘-田地协同调配效果显著,耦合模型计算所得特别枯水年(降雨频率为95%)下灌溉用水效益比采用其他2种模型分别提高了20.7%和6.9%。粒子群-人工蜂群混合算法能快速求解该优化调配耦合模型,有利于解决多水源、长距离输配水、库塘共同调控等复杂情况下的高效用水模型的求解问题。
陈述邵东国李浩鑫徐保利
湖北三峡库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为促进湖北三峡库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了包括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与社会协调水平、水资源与经济协调水平和水资源与环境协调水平等5个方面15个具体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融入TOPSIS法思想的改进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湖北三峡库区2012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湖北三峡库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整体较好,其中夷陵区和秭归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值在0.8以上,处于优秀水平,兴山县和巴东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值在0.6以上,处于良好水平;2改进的投影寻踪模型融入了优劣解距离法的思想,使得评价结果更直观,可在更多领域应用。
穆贵玲邵东国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评价
灌区多水库联合调度规则研究
针对调水量与调水时机不确定的问题,建立基于供水系统全局风险最小化的多水库联合模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并行多种群混合进化的粒子群算法(PMSE-PSO)全局优化确定满足各水库供水要求的水库群调水规则和供水规则,并优化确定调水...
吴振顾文权邵东国
关键词:灌区优化调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