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4JK338)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忽满利周景会郝劲波林巧文李林森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篇折变
  • 1篇三阶非线性
  • 1篇三维物体识别
  • 1篇散斑
  • 1篇散斑干涉
  • 1篇视场
  • 1篇数字全息
  • 1篇透镜
  • 1篇透镜阵列
  • 1篇图像
  • 1篇图像拼接
  • 1篇匹配滤波
  • 1篇全息
  • 1篇自聚焦
  • 1篇自散焦
  • 1篇微透镜
  • 1篇微透镜阵列
  • 1篇灰度
  • 1篇灰度等级
  • 1篇孤子

机构

  • 4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忽满利
  • 3篇周景会
  • 2篇李林森
  • 2篇林巧文
  • 2篇郝劲波
  • 1篇高平安
  • 1篇姚合宝
  • 1篇贾昉
  • 1篇康轶凡
  • 1篇唐天同
  • 1篇冯忠耀
  • 1篇王超

传媒

  • 2篇应用光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LN晶体自散焦到自聚焦转换的耦合理论分析
2007年
对铌酸锂晶体进行了三阶非线性折射系数测量的Z扫描实验和光折变非线性系数测量的时间扫描实验。为了分析时间分辨扫描曲线的特点,基于非线性介质中光折变非线性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耦合作用,引入非线性折射率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分析了空间亮孤子的形成过程,进而揭示了其在一定条件下从自散焦到自聚焦转换的动态行为的物理机制,得到了与实验现象相一致的结论,并说明了自聚焦光折变晶体中可能存在稳定的暗空间孤子。
康轶凡王超忽满利周景会高平安唐天同
关键词:光折变效应三阶非线性自散焦自聚焦孤子
扩大数字全息视场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扩大数字全息的视场,提高数字全息的实用性。方法提出并从理论上研究了扩大数字全息视场的两种方法——预成像法和图像拼接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将预成像法与图像拼接法相结合扩大数字全息的视场。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物体三维形貌的测量,获得了人嘴石膏模型的三维形貌。结论将预成像法和图像拼接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扩大数字全息的视场。
冯忠耀贾昉忽满利姚合宝周景会
关键词:数字全息视场图像拼接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实时三维物体识别被引量:12
2007年
提出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多视角成像特点,将三维物体的深度信息转化为二维透射像阵列的角度信息,利用光学二维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三维物体识别的方法.对识别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实现了对三维物体骰子的实时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相关识别能力较高,并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对于有微小旋转、微小平移的三维物体也可进行识别.
郝劲波忽满利李林森林巧文
关键词:三维物体识别匹配滤波微透镜阵列傅里叶变换
一种利用散斑干涉和灰度等级测量纳米级位移的新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解决散斑干涉计量中亚波长位移测量的困难,相移技术被广泛使用,但相移技术有其固有缺点,应用非常麻烦。这里提出一种不同于已往相移技术的全新微小位移测量方法。即把灰度等级法和散斑干涉计量相结合以实现对亚波长位移或变形的测量。克服了散斑干涉计量中变形或位移小于半个波长不产生完整条纹时计量困难的缺点,论述了其测量原理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很好地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为精密散斑干涉计量提供了一种更简单有效的方法。
李林森忽满利贾日方郝劲波林巧文周景会
关键词:散斑干涉灰度等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