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54203)

作品数:204 被引量:1,635H指数:21
相关作者:姚咏明盛志勇于燕董宁王正国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7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72篇脓毒
  • 69篇脓毒症
  • 55篇细胞
  • 46篇内毒
  • 46篇内毒素
  • 32篇蛋白
  • 29篇烫伤
  • 25篇信号
  • 25篇基因
  • 25篇高迁移率族蛋...
  • 21篇脓毒症大鼠
  • 21篇白细胞介素
  • 20篇信号转导
  • 20篇器官
  • 20篇转导
  • 20篇创伤
  • 18篇多器官功能
  • 17篇休克
  • 17篇器官功能
  • 14篇炎症

机构

  • 71篇解放军总医院...
  • 6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济南军区总医...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20...
  • 2篇解放军第一八...
  • 2篇解放军第18...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6篇姚咏明
  • 65篇盛志勇
  • 52篇于燕
  • 37篇董宁
  • 35篇王正国
  • 34篇朱佩芳
  • 32篇蒋建新
  • 24篇李红云
  • 22篇梁华平
  • 19篇徐祥
  • 17篇施志国
  • 15篇陆连荣
  • 14篇李磊
  • 13篇鄢小建
  • 11篇胡承香
  • 10篇柴家科
  • 10篇张道杰
  • 9篇刘辉
  • 9篇张立天
  • 9篇方文慧

传媒

  • 2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0篇中国危重病急...
  • 15篇免疫学杂志
  • 14篇中华实验外科...
  • 14篇中华烧伤杂志
  • 12篇中华外科杂志
  • 9篇中华急诊医学...
  • 9篇感染.炎症....
  • 8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生命的化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7
  • 12篇2006
  • 29篇2005
  • 41篇2004
  • 40篇2003
  • 36篇2002
  • 33篇2001
  • 9篇2000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对核因子-κB活性及创伤炎症反应大鼠肝脏功能损害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核因子 (NF) -κB圈套寡核苷酸 (ODN)对NF -κB活性及创伤炎症反应大鼠肝脏功能损害的影响。 方法 利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 (EMSA) ,测定合成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对NF -κB的DNA结合能力的竞争抑制作用 ;利用NF -κB反应性报告细胞株HEK -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d2EGFP) ,观察圈套ODN瞬时转染对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Wistar大鼠 9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性炎症组、圈套ODN组和无关ODN组。利用EMSA检测各组肝脏组织NF -κB的DNA结合活性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NF -α、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mRNA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 6的蛋白水平。 结果 设计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对NF -κB的DNA结合能力具有竞争抑制作用 ,1 μg ml和 2 μg ml圈套ODN瞬时转染HEK -d2EGFP ,可明显抑制p6 5蛋白诱导的d2EGFP表达。大鼠创伤性炎症后 3h ,肝脏NF -κB活性开始升高 ,伤后 1 2h达高峰。肝脏组织TNF -α、IL - 6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也明显上升 ,与NF -κB的活性改变一致。圈套ODN治疗后 ,大鼠肝脏组织TNF -α、IL - 6的表达明显下降 ,肝脏功能明显好转 ,而无关ODN则没有治疗效果。 结论 设计的靶向NF
梁华平徐祥杨文军王付龙刘东擘胡承香王正国
关键词:ODN鼠肝DNA结合EGFP
烫伤脓毒症大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2004年
目的 观察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脓毒症大鼠重要脏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SOCSs)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其与细胞因子变化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大鼠 2 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后金葡菌攻击致脓毒症模型 ,检测动物肝、肺组织中SOCS1、SOCS2和SOCS3mRNA表达 ,并测定组织中干扰素 -γ(IFN -γ)水平。 结果 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大鼠肝、肺组织IFN -γ产生均显著增多 ,分别于伤后 0 .5和 6h达峰值 (P <0 .0 1 )。同时 ,动物肺组织SOCS1、SOCS2和SOCS3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 ,其中SOCS2和SOCS3mRNA表达改变较为迅速 ,伤后 0 .5h即明显高于对照组 ,2h达峰值。肝组织SOCS1mRNA表达于伤后 2h明显增强 ,2 4h仍维持于较高水平 ;而肝脏SOCS2和SOCS3mRNA表达仅呈现升高趋势。金葡菌肠毒素B单克隆抗体早期干预后 ,随着肺脏IFN -γ产生减少 ,肺组织SOCS1、SOCS2和SOCS3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 结论 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可诱导体内SOCSs表达上调 ,其改变与IFN -γ的“消涨”密切相关 ,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金葡菌脓毒症时炎症反应平衡的调节过程。
李红云姚咏明姚凤华董宁于燕施志国盛志勇
关键词:SOCS金葡菌烫伤脓毒症信号转导基因表达
细胞内炎症信号通路交汇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3年
Janus 激酶-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altransduction and transcription activator,JAK-STA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细胞内三条重要信号通路,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证实。
刘辉姚咏明
关键词:信号通路交汇JANU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
TLR4胞内区的同源模建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TLR4蛋白在LPS对机体细胞产生作用的机制,分析其Q结构上的功能区域。方法 同源模建,通过计算机模拟从理论上对TLR4胞内区的功能区域进行探讨。结果Pro712His突变体溶液可及表面的亲疏水性质有明显变化,且相应位置所带的电荷从中性变为正电荷。结论TLR4胞内区在发生作用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疏水性作用,下一个接头蛋白MyD88与TLR4胞内区相互作用的部位应当是一个有较强疏水作用的区域。这样当Pro712His突变体出现时,由于电荷的排斥,疏水作用无法达到点突变以前的强度,2个蛋白的结合不能得以实现,信号无法继续传递。从而出现对LPS的耐受现象。
顾长国胡远东李松李磊
关键词:胞内区同源模建
烫伤大鼠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及其对脏器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后肠、肺组织IL 1 8(白细胞介素 1 8,Interleukin 1 8)和相关介质的动态表达规律及其对脏器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 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 ,肠、肺组织IL 1 8、IFN γ、FasL(Fas配体 ,FasLigand)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LISA法测定IFN γ含量 ;同时检测肠、肺功能指标。结果 肠、肺组织IL 1 8、IFN γ、FasLmRNA表达较伤前显著升高 ,烫伤后 8小时达高峰 ,且一直持续至伤后 2 4小时 ,给予SDD(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electivedecontaminationofthedigestivetract)预治疗后 ,不同程度抑制了IL 1 8、IFN γ、FasLmRNA的表达。严重烫伤后 ,出现广泛的脏器功能损害 ,预防性SDD处理可不同程度地保护脏器。相关分析表明 ,循环内毒素与肠、肺IL 8、IFN γ、FasL诱生有关 ,而后者与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结论 肠、肺组织IL 8、IFN γ、FasL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 ,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
刘京衢姚咏明高维谊柴家科郭振荣盛志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Γ-干扰素FAS配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严重烫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表达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观察烫伤后肝、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Ⅲ°烫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烫伤组(n=24)和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_(21))治疗组(n=12),留取组织和血标本分别检测组织内毒素含量、HMG-1 mRNA表达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严重烫伤后早期肝、肺组织HMG-1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伤后24小时则明显增多(P<0.05—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72小时(P<0.01)。给予rBPI_(21)治疗可有效防治肠源性内毒素移位的发生,并显著抑制肝、肺组织HMG-1 mRNA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组织HMG-1 mRNA表达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肺组织HMG-1 mRNA表达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严重烫伤后肝、肺组织HMG-1表达显著增多,且持续时间较长,局部组织HMG-1诱生与烧伤后内毒素介导器官功能损害关系密切。
方文慧姚咏明施志国于燕吴叶陆连荣盛志勇
关键词:烧伤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表达内毒素类重组蛋白质类
心导管留置术后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采用留置心导管采血法检测盲肠穿孔术(CLP)后脓毒症模型大鼠血清学指标并观察肝肺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为用于治疗脓毒症药物的活性评价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心导管留置术结合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前和术后2、6、12、24、48 h共6个时相点采血,动态浊度法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LPS)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IL-6值,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值,术后48 h观察大鼠肝、肠、肺的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术后大鼠的血浆LPS、TNF-α、IL-6及全血WBC水平均于术后6 h后逐渐升高,12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于48 h达到正常水平;PLT水平6 h内无明显变化,随后逐渐下降,24 h达最低值,之后逐渐升高,于48 h接近正常水平;肝、肠、肺组织则呈现以肿胀、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的病理学改变。结论通过心导管留置术采血观察CLP模型大鼠血细胞和细胞因子、LPS的动态变化是一稳定可靠的实验方法。
王宁周红郭毅斌刘鑫曹红卫郑江
关键词: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术
大鼠胸部撞击伤肺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建立大鼠胸部撞击伤肺损伤模型。方法 采用小型多功能生物撞击机 ,以 2 50kPa、350kPa、40 0kPa、50 0kPa驱动压力使撞击弹头对大鼠右侧胸部致伤 ,形成肺损伤。结果 肺损伤程度与驱动压力大小明显相关 ,其中 40 0kPa驱动压力可以造成重度肺损伤 ,并在对侧形成继发性肺部损伤 ,而 50 0kPa组早期死亡率高达 80 %。结论 用小型多功能生物撞击机以 40 0kPa驱动压力可以复制出较标准的大鼠重度肺损伤模型 ,且操作比较简便 ,模型可靠 ,重复性好 ,适合研究选用。
廖克龙朱佩芳王正国卢家凯刘宝松尹志勇
关键词:胸部撞击伤肺损伤动物模型
大鼠巨噬细胞不同亚群的特性抗原、分布及功能差异被引量:3
2001年
大鼠不同巨噬细胞亚群在特性抗原、组织分布、对炎症的反应、受体表达等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据单克隆抗体ED1、ED2区分的不同巨噬细胞亚群的这些差异进行综述 。
谢志坚李磊熊晓东左筠
关键词:巨噬细胞单克隆抗体亚群
内毒素相关受体基因共转染肠上皮细胞的研究
2004年
张道杰蒋建新陈永华
关键词:肠上皮细胞共转染相关受体CD14MD-2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