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4002)

作品数:21 被引量:366H指数:12
相关作者:戴吾蛟朱建军罗飞雪伍锡锈丁晓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GPS
  • 4篇滤波
  • 4篇抗差
  • 4篇抗差估计
  • 4篇KALMAN...
  • 3篇单点定位
  • 3篇对流层
  • 3篇对流层延迟
  • 3篇流层
  • 3篇精密单点定位
  • 2篇多路
  • 2篇多路径
  • 2篇多路径效应
  • 2篇实时精密单点...
  • 2篇小波
  • 2篇滑坡
  • 2篇滑坡监测
  • 2篇基线
  • 2篇观测量
  • 2篇观测值

机构

  • 21篇中南大学
  • 6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21篇戴吾蛟
  • 6篇朱建军
  • 5篇罗飞雪
  • 5篇伍锡锈
  • 3篇陈招华
  • 3篇易重海
  • 3篇陈永奇
  • 3篇匡翠林
  • 3篇余文坤
  • 3篇丁晓利
  • 2篇杨哲
  • 1篇蔡昌盛
  • 1篇杨文韬
  • 1篇曾凡河
  • 1篇陈宇波
  • 1篇唐小丽
  • 1篇梁铭
  • 1篇廖建平

传媒

  • 8篇大地测量与地...
  • 7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工程勘察
  • 1篇测绘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测绘工程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楼振动监测中的GPS与加速度计集成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GPS具有能够直接测量工程结构物监测点三维坐标等优点,但受多路径效应、周跳、采样率等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精度与可靠性难以满足高楼振动监测的要求。加速度计能够测量高楼振动时所产生的加速度,具有精度高、采样率高等优点。为充分发挥两种传感器的优点与作用,建立了一种具有多速率滤波以及抗差功能的GPS与加速度计集成的Kalman滤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GPS进行高楼振动监测的精度、采样率及可靠性。
戴吾蛟伍锡锈罗飞雪
关键词:KALMAN滤波GPS加速度计抗差估计
变形监测中Kalman滤波状态模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在动态定位或动态变形监测中,Ka lm an滤波状态模型主要采用随机游走、常速度和常加速运动学模型。然而用这些简单的运动学模型描述变形体的复杂运动状态不可避免地含有模型误差,且由于某些异常扰动必然使得原先选用的状态模型出现显著性的模型偏差,从而严重影响滤波的精度。采用模拟数据,分别对状态模型为随机游走模型、常速度模型、常加速度模型以及附有偏差校正的常速度模型的Ka lm an滤波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不同模型在变形监测应用中的优缺点。
戴吾蛟伍锡锈
关键词:KALMAN滤波偏差校正随机游走模型
GPS动态变形测量中的多路径效应特征研究被引量:41
2008年
当测站与周围环境完全不变时,GPS多路径效应具有很强的重复性。为分析变形测量中的GPS多路径效应特征,利用模拟振动台进行振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变形监测中的多路径效应误差序列中出现了多个频率的高频跳动,其中主要频率与振动频率相近,使得其重复性明显降低,但其低频部分仍然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利用具有重复性的低频部分建立多路径效应误差改正模型,可使GPS的振动测量精度提高30%左右。
戴吾蛟丁晓利朱建军
关键词:GPS多路径效应结构健康监测
基于载噪比及参数先验信息的抗差模型被引量:6
2008年
结合GPS应用的特点,建立了一种综合载噪比(C/No)及参数先验信息的抗差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抗差性能,从而能更有效地削弱GPS观测量中各种误差的影响。
戴吾蛟丁晓利朱建军
关键词:GPS抗差估计
区域对流层延迟水平变化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在局部地区或更小的区域中,不同位置存在一定的气象差异,这导致对流层延迟无法通过差分完全消除。为分析这种气象差异带来的残余对流层延迟对GPS测量精度的影响,对长度不同且高差较小的基线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进行了解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基线大于15 km时,残余对流层延迟是影响GPS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且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大残余对流层延迟误差越大;当基线长度接近或超过30 km时,残余对流层延迟常使基线解算失败;潮湿而炎热的气象条件下,对流层延迟水平变化较大,残余对流层延迟影响更大。
陈招华戴吾蛟
关键词:GPS对流层延迟基线气象条件
GPS观测量随机模型对单历元模糊度搜索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合理的GPS观测量随机模型可有效地提高GPS测量精度,但对单历元模糊度搜索影响还未知。通过利用等权模型、高度角模型及信号强度模型对两组实验数据进行单历元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高度角模型及信号强度模型都可有效地提高单历元模糊度搜索的成功率,当观测环境较差时信号强度模型要优于高度角模型。
陈宇波杨文韬戴吾蛟
关键词:GPS单历元成功率
一种基于IGS超快星历的区域性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方法被引量:29
2011年
实时GPS精密单点定位需要实时的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区域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和IGS发布的IGU超快轨道进行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与IGU超快轨道预报部分进行实时GPS卫星钟差的估计,然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实时GPS卫星钟差产品和IGU超快轨道预报部分,进行用户GPS接收机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试验表明该方法可达到厘米级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要求,并且该方法可用于相距CORS区域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精密单点定位。
易重海陈永奇朱建军戴吾蛟
关键词:GPS精密单点定位
小波分解与EMD在变形监测应用中的比较被引量:35
2010年
为分析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在GPS动态变形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模拟数据和振动台的GPS实测数据分析比较了EMD和小波分析在信号去噪和多尺度分解上的能力。结果表明:EMD和小波均能较准确地提取结构振动信息,但当噪声较大时小波去噪和多尺度分解稳定性略优于EMD,而EMD则基于数据本身具有自适应性,不受小波基选择和分解层数的影响。
罗飞雪戴吾蛟
关键词:小波分解GPS
基于观测值质量指标的GPS观测量随机模型分析被引量:43
2008年
卫星高度角、载噪比及信号强度是反映GPS观测值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这些指标的随机模型可进一步削弱GPS残余大气延迟、衍射以及多路径效应等误差的影响,但这些随机模型对不同误差的处理效果具有一定差异。为合理利用这些随机模型,利用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信号强度和载噪比随机模型的效果基本一致,当观测数据中载噪比输出时,可用信号强度代替载噪比建立随机模型;信号强度和载噪比随机模型对削弱衍射误差十分有效,而高度角随机模型能更有效地削弱残余对流层延迟误差。
戴吾蛟丁晓利朱建军
关键词:GPS质量指标
区域精密对流层延迟建模被引量:39
2011年
在详细分析高差以及对流层延迟水平变化对GPS测量精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Bernese软件估算香港连续参考站网基站数年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建立了符合香港地区的只需时间与位置输入参数的精密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经检验,新模型的对流层改正精度与输入标准气象的Saastamoinen模型相比提高了约2~3倍,对高差较大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效果更加显著。
戴吾蛟陈招华匡翠林蔡昌盛
关键词:对流层延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