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297) 作品数:7 被引量:57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李明诗 沈文娟 徐达 孙力 徐婷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中国大陆省级尺度森林破碎化特征评价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评价中国大陆省级尺度森林破碎化模式,分离导致森林破碎化的人为干扰及自然干扰贡献份额并探究破碎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方法】提取2006年中国遥感影像地图中的道路信息并整合进全球最新300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库Globcover;在3×3像元分析窗口下,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将中国各省(市、区)森林归并为内部、孔洞、边界、斑块、过渡及未确定6种破碎化成分,同时识别人为干扰空间位置及烈度,以此建立省级尺度的具有明确空间意义的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地图。另外,计算景观类型间的空间关联指数,以刻画森林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交互效应。【结果】福建、内蒙古、江西、浙江及西藏5省区森林的破碎化程度较低,而河北、北京、山东、江苏、上海及青海森林的破碎化程度较高;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及江苏等省(区)森林的人为干扰广泛存在且干扰烈度较高;江苏、重庆、青海、山东、上海等省(市)的森林与农业土地利用的空间关联度较高,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地的森林与自然干扰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度较高,各省份森林与城市类型连接的可能性均较低。【结论】(1)中国森林破碎化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巨大人口压力驱使下农业土地利用的无序扩展;(2)由森林破碎化模型所导出的具有明确空间含义的森林破碎化地图,是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决策、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林业可持续经营战略发展的基础,具有传统景观指数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3)森林破碎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采取涉及政策、经济及教育等领域的综合措施,以实现对现存森林的最小化干扰,降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 孙飞 陈敏学 毛丽君 李明诗关键词:景观指数 城市不透水层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2年 全面评述了国内外关于不透水层遥感制图的研究进展,重点从原理、方法及意义方面进行总结,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大中型城市的热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准备。 沈文娟 孙力 明莉 李明诗关键词:不透水层 遥感监测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破碎化模式及趋势遥感刻画——以浙江余杭为例 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1984、1994和2005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ISODATA算法将浙江余杭区分别划分为105个光谱类别。然后借助1980和1995年的中国土地利用数据、2004—2006年间全球第1个300m分辨率的土地覆盖数据库Globcover以及2005年余杭森林二类调查数据,将105个光谱类重新聚合为森林、非森林及缺失值3类以支持基于森林破碎化模型(非传统森林景观格局指数方式)的森林破碎化分析。结果表明:1984至1994年间该区的森林面积增加,而1994至2005年间森林面积降低。在整个研究期内,森林破碎化程度一直加剧,具体表现为内部森林的份额减少,斑块森林、过渡森林、孔洞森林比重增加。因此应对森林进行科学的调控,减少对该区森林的不合理干扰,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消除或减少森林破碎化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 李明诗 徐祎凡 李云梅 徐达 温卫松 刘安兴关键词:集体林 TM 森林破碎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以美国阿拉巴马州为例 被引量:17 2010年 以基于植被变化追踪遥感模型所生成的1999年森林干扰产品为基础,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在5×5窗口分析尺度下将美国阿拉巴马州森林归并为内部、孔洞、边界、斑块、过渡及未确定6种破碎化成分。同时,以行政县为单位采集森林像元的平均高程、森林像元的平均坡度、居民受教育程度、人口密度及人均收入等与破碎化成分建立统计关联。结果表明:除平均坡度外,其余4因子均与森林破碎化成分显著相关,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及受教育程度是阿拉巴马州森林破碎化重要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所识别的驱动因子对不同的破碎化成分空间变动的解释能力不一,其中对于孔洞森林变异的解释能力最强,达65.8%。统计检验表明所建立的破碎化驱动力模型对于归纳阿拉巴马州森林破碎化成因是有效和可靠的。 李明诗 刘图强 潘洁关键词:驱动力 美国西部国有森林破碎化模式及其管理含义 被引量:7 2012年 以美国西部3个著名的国家公园(黄石、洛基山和大峡谷)及其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分辨率30m的3期美国国家土地覆盖数据库(National Land Cover Databases,NLCD 1992\2001\2006)为数据源,采用森林破碎化分析模型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刻画国家公园及其缓冲区内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的时空差异,并有效分离导致森林破碎化的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贡献份额。结果表明:美国西部国家公园内森林因严格保护而破碎化程度较低且森林状态保持稳定,主要的干扰形式是自然干扰并伴有少量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交互。而在缓冲区,由于存在相对宽松的森林经营活动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森林受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共同作用,其中农业土地利用扮演主要角色。这些差异主要归因于美国西部陡峻的地形、土地所有权及民众的生活方式。为了有效改善中国森林及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可充分借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的经营理念、法律依据、管理机制、资金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并应在森林经营实践中确保森林保护政策有效执行。 李明诗 明莉 樊鸣鸣 沈文娟 孙力关键词:国家公园 急剧城市化背景下森林破碎化模式分析——以浙江余杭区为例 被引量:10 2012年 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0’s)、1995年、2000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破碎化模型及空间关联指数分析浙江省余杭区森林破碎化状态、趋势及干扰模式。对于2008年的森林破碎化模式,以乡镇为分析单位,建立了森林破碎度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关联,以期对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森林空间配置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80’s至2008年期间,研究区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内部森林比例降低,穿孔森林、斑块森林、边缘森林、过渡森林均增加,表明森林破碎化程度加剧;(2)研究区森林所受人为干扰大大超过自然干扰,具体表现为农业干扰最强,城市化进程干扰次之,自然干扰贡献最小;(3)在乡镇尺度上,2008年的森林破碎化模式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指数关联性:y=0.115 5e0.042 9x,R2为0.55。 戎慧 李明诗 沈文娟 彭世揆 徐达 翁卫松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驱动力 土地利用 遥感 中国三大林区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变动分析 被引量:21 2013年 为了评价现存的森林经营方法及国家执行的多个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性,利用两期直接可比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Globcover 2005和2009),采用破碎化分析模型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三大林区的森林破碎化、干扰模式及森林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交互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东北林区破碎化程度明显降低,而南方和西南林区森林破碎化加剧。三大林区的人为干扰程度下降,南方和西南林区的自然干扰明显增强。南方和西南林区森林与农业土地利用具备较高的空间关联度,但与城市类型关联不大。这些可观察到的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变化紧密依赖于我国的林地所有权、地形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转移方向。 沈文娟 徐婷 李明诗关键词:自然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