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宝钢科研基金

作品数:13 被引量:148H指数:5
相关作者:方健李俊张利祥魏毅静缪乐德更多>>
相关机构: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3篇退火
  • 3篇瓢曲
  • 3篇连续退火
  • 3篇连续退火线
  • 2篇带钢
  • 2篇双相
  • 2篇双相不锈钢
  • 2篇响应性能
  • 2篇板材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布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仿真
  • 1篇生命周期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应变
  • 1篇塑性应变比
  • 1篇能力验证计划

机构

  • 7篇宝钢集团中央...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宝钢不锈钢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4篇方健
  • 3篇魏毅静
  • 3篇张利祥
  • 3篇李俊
  • 2篇谷坤文
  • 2篇周冶东
  • 2篇张毅
  • 2篇邬君飞
  • 2篇张理扬
  • 2篇丁富连
  • 2篇张兵
  • 2篇袁守谦
  • 2篇缪乐德
  • 2篇卢斌
  • 1篇朱怀意
  • 1篇纪红玲
  • 1篇胡文彬
  • 1篇胡峰
  • 1篇朱道立
  • 1篇刘艳红

传媒

  • 2篇钢铁
  • 2篇冶金分析
  • 1篇软科学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宝钢技术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乘用车板材冲击拉伸响应性能的实验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上对板材试样实施冲击拉伸并评价材料动态响应特性的宝钢单杆试验方法(Baosteel One Bar,BOB method)。基于力-位移-能量曲线,本文探讨了某例车用软钢在10/s应变...
方健周冶东魏毅静
文献传递
测定塑性应变比的区间回归方法与力学解析被引量:11
2007年
以复相高强钢Trip600与深冲成形用DC04钢板材为材料,介绍了ISO 10113标准测定r值的回归方法,并探讨了与常规单一应变数据对求解r值方法的相关特性。试验表明,采用单点法测定r值时,平行试样间及不同试验机结果间的离散性较大,且r值与应变呈现显著的路径特征。屈服变形、纵向与横向引伸计在试验初始时刻的延迟效应及速度切换时的惯性效应是应变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采用回归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这些系统与或随机误差的累积。考虑引伸计系统因上述不稳定效应造成的不同步现象,当采用拟合方法时,拟合直线不应设定通过原点的边界条件。
方健丁富连
关键词:塑性应变比国际标准化组织
对750℃不同热处理时间2205双相不锈钢析出相的定性定量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经过等温热处理,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在向奥氏体转变的过程中通常会形成碳化物相、金属间相、氮化物析出相等。这些析出相在合金中形成将导致不锈钢的脆化,显著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和耐蚀性。为了对750℃不同热处理时间双相不锈钢析出相做定性定量分析,本实验首先研究了不同电解体系下双相不锈钢的电解效果,在选择好合适的电解液后,利用电解分离方法将析出相从基体中分离。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定性研究了提取后析出相的形貌以及结构特性的变化过程;此外,利用氧氮分析仪测定了析出相的氮含量;利用碳硫分析仪测定了残渣经酸处理后的碳含量。最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检测化学分离后溶液中合金元素的含量,并结合氮和碳含量的数据,计算不同析出相的元素组成及含量,最后讨论了750℃下不同热处理时间对析出相的影响,在时效开始时先形成金属间相χ相,随着时间的延长,χ相减少,而σ相逐渐形成并最终占主量。
缪乐德张毅王国栋王治宇邬君飞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
连续退火机组带钢瓢曲临界张力的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根据金属塑性理论建立了带钢稳定通板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求解分为张力加载与辊子转动两步进行。系统地研究了瓢曲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辊形与带钢尺寸对带钢瓢曲临界张力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引起带钢瓢曲的横向压缩应力由不均匀拉伸诱发的横向压缩应力和由摩擦产生的附加横向压缩应力两部分构成,瓢曲在带钢传输过程中逐步形成;对比发现有限元模拟的瓢曲发生与长大过程与大生产的情况基本一致,瓢曲的宽度约为2~4mm。并且带钢瓢曲的临界张力随着辊子凸度的增大、辊子平台区长度的减小、辊面粗糙度的减小、带钢厚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
张利祥李俊张理扬
关键词:带钢连续退火线瓢曲
汽车用金属板材冲击拉伸响应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介绍了一种在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上对矩形板材试样实施冲击拉伸并评价材料动态响应特性的宝钢单杆试验方法。基于试验输出的力—位移—能量曲线,探讨了某车用软钢在102/s应变速率水平时的动态强度、塑性与韧性性能。根据摆锤冲击试验直接测量势能变化得到的冲击吸收功,可对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加以确认与标定,提高了强度性能评价尤其是抗拉强度的量值可靠性,而由曲线标识出的断裂点应变亦可通过测量试样的断裂延伸率加以确认。试验表明针对文中选用的材料,加载应变速率由10-3/s提高至102/s并未对材料的强塑配备产生显著影响,即材料的拉伸破断吸收能保持稳定。而3%预应变诱发的形变硬化效应却显著降低了材料在动态载荷条件下的延塑性特征,使材料更易表现出失稳断裂的趋势。
方健周冶东魏毅静
连续退火/热镀锌带钢瓢曲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金属塑性理论建立了带钢稳定通板的理论模型,采用非线性软件Abaqus/standard对模型进行求解,对连续退火/热镀锌机组带钢瓢曲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横向压缩应力随着辊子凸度、带钢张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带钢传输过程中由于辊面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使横向压缩应力进一步增大,逐渐形成瓢曲;对比发现有限元模拟瓢曲发生与长大过程与大生产线的情况基本一致,瓢曲的宽度为2~4 mm。系统讨论了带钢瓢曲的判别标准,当带钢的横向壳弯曲曲率达到0.1 mm-1时,带钢就会发生瓢曲。
张利祥李俊张理扬
关键词:带钢连续退火线瓢曲
基于不确定性的供应链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9
2006年
对供应链风险的定义、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基于供应链不确定性分析框架,给出了供应链风险分类的方法,理清了各类供应链风险在供应链联盟生命周期中的分布,以期对供应链风险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有效防范供应链风险奠定基础。
朱怀意朱道立胡峰
关键词:供应链不确定性生命周期供应商利益共同体
累积复合轧制不锈钢钢板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累积复合轧制技术(ARB)成功制备2、4、8、16层不锈钢钢板,通过对不同道次金属材料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累积变形量的增加,材料组织显著得到细化,材料的抗拉强度、硬度提高和界面结合强度的增强,如经过ARB4道次后,试样晶粒直径达到1~2μm,抗拉强度提高了约1倍;材料延伸率随着ARB累积变形量的增加显著下降,ARB4道次后其断后伸长率仅为5.8%。
谷坤文袁守谦张兵赵田丽卢斌余海峰
关键词:不锈钢晶粒细化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2205双相不锈钢中析出相变化的讨论被引量:8
2011年
双相不锈钢因热处理或焊接过程,在300~1 100℃影响区域内析出σ相,χ相等金属间相以及Cr2N,M23C6等析出相,这种析出倾向既受温度范围、冷却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2205双相不锈钢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析出相的变化。在选择好合适的电解制度后,实验利用电解分离的方法将不同时效条件下的析出相从基体中分离出来。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定性分析了析出相的形貌和结构特性,并利用激光粒度仪(DLS-sizer)分析提取残渣的粒度分布。此外,利用氧氮仪和碳硫仪分析了不同时效条件下析出相中氮和碳的含量,同时用化学湿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对析出相的分离与定量成分检测进行研究。实验用化学和物理的手段揭示了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析出相种类、含量、元素组成和颗粒粒度的变化。
缪乐德张毅邬君飞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Σ相
连续退火线上带钢横向压缩应力分布的有限元仿真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连续退火/热镀锌机组上带钢稳定通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Ansys模拟计算系统分析并阐明了横向压缩应力的产生机制,研究了其随着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带钢张力、炉辊凸度、平台区长度等对带钢传输过程中横向压缩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预测了带钢发生瓢曲的可能性。仿真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为实际生产中辊形的设计与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跑偏和瓢曲的产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刘艳红李俊张利祥胡文彬
关键词:有限元辊形瓢曲连续退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