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770)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海燕王雨生张鹏李娜燕洁静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新生血管
  • 4篇血管
  • 4篇脉络膜
  • 3篇细胞
  • 3篇脉络膜新生血...
  • 2篇低氧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生成
  • 2篇血管生成抑制
  • 2篇血管生成抑制...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视网膜
  • 2篇注射
  • 2篇网膜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抗血管内皮生...
  • 2篇高糖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陕西省第二人...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王海燕
  • 6篇王雨生
  • 2篇高凡
  • 2篇燕洁静
  • 2篇李娜
  • 2篇张鹏
  • 1篇惠延年
  • 1篇高作书
  • 1篇曹丰
  • 1篇张自峰
  • 1篇李曼红
  • 1篇药立波
  • 1篇高翔
  • 1篇王瑜
  • 1篇吕洋
  • 1篇张健
  • 1篇杨宇红
  • 1篇傅钢

传媒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应答不良及无应答现象机制研究的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CNV)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的效果根据其视力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形态改变等疗效评价指标可出现不同的应答反应,包括应答不良与无应答现象.nAMD疾病自身以及治疗药物相关的基因、CNV发生发展的相关因子和组织解剖结构、药物效率及药代动力学特性等是抗VEGF药物治疗nAMD出现应答不良与无应答现象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应答不良与无应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抗VEGF药物治疗nAMD的关注热点,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程子芳王海燕王雨生
内眼手术并发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术中和术后并发脉络膜上腔出血(suprachoroidal hemorrhage,SCH)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其视力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6/2015-06共10a间本科收治的手术相关的SCH患者13例13眼,年龄22~76岁。13例13眼患者中,合并高度近视者6眼(46%),有高眼压病史者6眼(46%),合并高血压病者4眼(31%)。术中发生的驱逐性出血8眼,术后发生者迟发性出血5眼;7眼为硅油取出术并发,4眼为白内障囊外取出术并发,1眼为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发,1眼为晶状体脱位行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发。5眼药物治疗,4眼行巩膜外放液引流联合玻璃体注气术,4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水和硅油注入。结果:随访10mo,所有SCH全部吸收,最终视力除1眼放弃治疗无光感之外,其余12眼视力光感~0.4。结论:内眼手术并发的SCH后果严重,高龄、高血压、高度近视和高眼压可能为其危险因素,手术切口导致术中眼压波动大可能与其发生有关,积极治疗后可以维持一定视力。
李曼红王海燕陈立军王雨生惠延年张自峰
关键词: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手术手术并发症
血塞通在23G微创玻切手术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在23G微创玻切手术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血糖控制及23G微创玻切手术治疗,实验组于手术前给予注射用血塞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房性炎症、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视力恢复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注射用血塞通能够明显提高23G微创玻切手术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杨宇红金延涛高作书傅钢王海燕
关键词: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注射用血塞通
复发或顽固性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玻璃体腔化学药物治疗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对顽固性或复发性RB玻璃体腔种植者治疗效果较差。近年来,通过玻璃体腔化疗(IVitC)治疗进展期RB及RB玻璃体腔种植患者已取得较好疗效,有望成为治疗进展期RB及RB玻璃体腔种植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考虑到眼外转移的风险,对RB患者行IVitC仍有较多争议,且对于国际分期E期的患眼仍无法替代眼球摘除。如何慎重选择适应证以及合适的药物种类和浓度,如伺进行治疗技术的优化以减轻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以及长期疗效和可能的毒副作用尚需密切随访及进一步研究。
高翔王海燕王雨生
关键词:局部灌注玻璃体内注射
高血糖对小鼠骨髓来源细胞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体内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 我们先前的研究提示高血糖可加重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严重程度,并有可能通过促进骨髓来源细胞(BMCs)的趋化参与血管发生,且已证实在体生物发光成像(BLI)技术能实时、活体观察CNV的动态变化,但糖尿病与CNV发生的关联性尚无明确的研究证据.目的 应用BLI技术并结合组织学研究方法,动态观察高血糖状态下BMCs参与CNV的形成过程. 方法 将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FlucGFP)双转基因小鼠的BMCs移植至野生型C57BL/6J小鼠构建嵌合体,嵌合度>85%的小鼠纳入实验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9只.糖尿病组嵌合体小鼠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法[(STZ60 mg/(kg&#183;d),连续5d]建立糖尿病模型,血糖浓度>15 mmol/L者视为建模成功,对照组不进行注射.2个组嵌合体小鼠均应用532 nm倍频激光视网膜光凝法诱导CNV形成.采用IVIS Kinetics小动物成像系统,分别于CNV模型建立后第1、3、5、7、14、21和28天对2个组小鼠进行BLI检测,动态观察CNV小鼠眼部发光信号.于CNV模型建立后第7天处死动物,制备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比较2个组小鼠CNV的长度和厚度.结果 流式缅胞仪分析显示,C57BL/6J小鼠行Fluc-GFP双转基因小鼠BMCs移植后28 d,纳入实验的嵌合体小鼠平均嵌合度为(88.85±2.46)%;糖尿病组嵌合体小鼠平均血糖浓度为(17.88±0.86) mmol/L.小鼠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NV造模后第7天,新生血管穿过Bruch膜到达视网膜下腔,糖尿病组小鼠CNV长度为(338.67±33.17) μm,明显长于对照组小鼠的(180.33±24.68)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3,P<0.05);2个组间小鼠CNV的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0,P>0.05).CNV建模后第1天,两组小鼠眼部出现光学信号,第7天光学信号值均达最高,且糖尿病组明显强于对照组;第14天后两组小鼠眼部信号减弱.CNV建
王瑜王雨生曹丰张健吕洋王海燕药立波
关键词:高血糖药物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骨髓来源细胞光凝
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后预后因素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9年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为目前治疗病理性近视(PM)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因PM发展程度、人口学特征以及治疗过程等因素的差异,治疗后预后情况不尽相同。完整的椭圆体带、较小的基线病灶直径与较好的基线视力是抗VEGF药物治疗预后良好的重要预测因素,而发生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或PM相关并发症则预示预后较差。年龄、种族、光动力疗法治疗史以及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陶梦璋王雨生王海燕
低氧和高糖促进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低氧高糖培养的细胞模型,研究其增殖、凋亡和移行等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培养健康成人h MSC。取第3代细胞,根据培养氧浓度及葡萄糖浓度培养基类型分为4组:常氧常糖组(210 m L/L O2加5.56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常氧高糖组(210 m L/L O2加30 mmol/L葡萄糖培养液)、低氧常糖组(50 m L/L O2加5.56 mmol/L葡萄糖培养液)和低氧高糖组(50 m L/L O2加30 mmol/L葡萄糖培养液)。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TM法检测细胞在24 h时的移行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24 h时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4 h和48 h时,常氧高糖组、低氧常糖组、低氧高糖组中的h MSC增殖能力增强,低氧高糖联合作用组增殖能力最强。在24 h时,常氧高糖组、低氧常糖组、低氧高糖组h MSC的移行能力较对照组增强。结论低氧及高糖促进h MSC增殖和移行,而对凋亡并无影响。
燕洁静王海燕王雨生高凡李娜张鹏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氧高糖脉络膜新生血管
低氧/高糖环境下间充质干细胞对RPE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低氧高糖培养的细胞共培养模型,研究在与hMSCs共培养条件下低氧及高糖时RPE细胞增殖、凋亡和移行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对糖尿病刺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使用Transwell间接共培养模型。将共培养模型按照培养氧浓度及糖浓度培养基类型分为4组:常氧常糖组(21%O2加5.56mmol/L葡萄糖培养液,A组)、常氧高糖组(21%O2加30mmol/L葡萄糖培养液,B组)、低氧常糖组(5%O2加5.56mmol/L葡萄糖培养液,C组)和低氧高糖组(5%O2加30mmol/L葡萄糖培养液,D组)。通过CCK-8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在12,24,48h时RPE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在24h时RPE细胞的移行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间接共培养模型中24h时RPE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2,24和48h时,B组(1.61±0.41,1.80±0.34,1.91±0.35)、C组(1.34±0.46,1.94±0.40,2.14±0.41)及D组(1.98±0.47,2.26±0.42,2.55±0.40)中的细胞增殖能力均较对照组(0.92±0.45,1.27±0.32,1.59±0.41)增强(P<0.05),并且低氧高糖联合作用组增殖能力最强。在24h时,B组(149.5±9.19)、C组(140±9.90)、D组(170.5±7.78)较对照组(114.5±7.78)的RPE细胞移行能力增强(P<0.05)。而在24h时各组间的凋亡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hMSCs共培养条件下,低氧及高糖环境促进RPE细胞的增殖和移行,而对其凋亡并无影响。
燕洁静王海燕王雨生高凡李娜张鹏
关键词:共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低氧高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