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9147)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志亮巫绪涛卢志堂李检保方林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花岗岩
  • 3篇力学特性
  • 2篇动力学特性
  • 2篇应变率
  • 2篇爆破
  • 1篇单轴
  • 1篇动力响应
  • 1篇短柱
  • 1篇信号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力学
  • 1篇岩体
  • 1篇约束混凝土
  • 1篇噪声
  • 1篇三维模拟
  • 1篇实时温度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损伤阈值
  • 1篇透射
  • 1篇透射系数

机构

  • 8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建筑设计...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王志亮
  • 2篇巫绪涛
  • 1篇金国芳
  • 1篇方林
  • 1篇卢志堂
  • 1篇李检保
  • 1篇石恒
  • 1篇李鸿儒

传媒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爆破
  • 1篇Comput...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EMD修正爆破加速度零漂信号中的最优白噪声系数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有效降低振动信号误差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先针对花岗岩爆破试验中的加速度零漂信号,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与高低频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正;接着,根据信号冲击响应谱提出表征修正前后频域平均偏差幅度的修正指数;最后,基于频域和时域分别讨论了不同白噪声系数范围内信号的修正效果。分析表明:EEMD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爆破加速度信号的零漂现象,但对积分后速度信号的零漂趋势改善有限;随着白噪声系数增大,不同频段上修正指数均不同程度地增大,二者呈现幂指数关系;根据不同频段上的修正指数分析,可以确定不同零漂加速度信号对应的最优白噪声系数范围。本文提出的修正指数可为EEMD方法处理加速度零漂信号时白噪声系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参考。
王志亮陈贵豪黄佑鹏
关键词:冲击响应谱
循环冲击荷载下花岗岩力学特性尺寸效应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究岩石循环动力学特性及其尺寸效应,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高径比为1.00,0.76和0.50的花岗岩试样开展循环冲击试验,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同一弹速下,高径比越小,试样最后一次冲击曲线的峰后破坏阶段越显著;随着高径比增加,试样峰值应变整体减小,而弹性模量有所增加,峰值应力下降程度明显减弱;在相同幅值的入射波循环作用下,累积比能量上升趋势随高径比增加逐渐变弱;低弹速(如8.5 m/s)循环冲击下试样呈现轴向劈裂破坏模式,而在高弹速(如9.9 m/s)条件下,试样破坏由轴向劈裂转变为边缘仅少量剥落。此外,试样破碎程度随高径比的增加而降低,表现为破碎块度增大、破碎块数减少。
章航王志亮卢志堂熊峰巫绪涛
关键词:花岗岩高径比动力学特性破坏模式
循环冲击荷载下轴压对花岗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为研究循环冲击荷载下轴压对花岗岩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动静组合式SHPB装置对5种轴压σA(0,30,60,90和120 MPa)下的花岗岩试样进行等幅循环冲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循环冲击荷载下,试样的总循环冲击次数随轴压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σA=60 MPa时达到最大.5种轴压下的试样都表现为典型Ⅱ型应力-应变曲线.σA=0,30,90和120 MPa下试样的平均应变率和峰值应变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趋势相反,σA=0和120 MPa试样的力学参数劣化速率较快;σA=60 MPa下试样的平均应变率和峰值应变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则相反,其动力学参数劣化速率较慢.结合静态压缩声发射能量计数可以发现,当轴压超过起裂应力时,轴压对循环冲击荷载下岩石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由强化向劣化效应转变.
田诺成王志亮熊峰刘志义
关键词:花岗岩轴压动力学特性
T形截面RC短柱核心区混凝土等效单轴本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已有的11个T形截面RC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成果,通过合理假定,将异形柱截面核心区混凝土划分成若干区域,给出了有效横向约束应力的推导过程,建立了T形截面各区域核心区混凝土等效单轴本构关系。采用建议的本构关系对相关试验的试件进行了荷载-变形全过程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完成了T形截面短柱不同参数(箍筋间距、箍筋直径、箍筋屈服强度)对箍筋约束作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箍筋间距、箍筋直径、箍筋屈服强度对轴向荷载-变形曲线影响较大,与未考虑箍筋约束作用的轴向荷载-变形曲线相比,其轴压承载力、峰值变形及应变延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方林金国芳李检保王志亮
关键词:约束混凝土
循环爆破载荷下岩石累积损伤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为了探究岩石在循环爆破载荷下的累积损伤演化机理与分布规律,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及其重启动功能,采用Holmquist-Johnson-Cook(HJC)本构模型,对单次爆破损伤问题开展研究,并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进而对多次循环爆破作用下的岩石损伤累积效应作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循环爆破载荷下岩石累积损伤演化云图与单次爆破具有相似性,径向裂纹呈交叉放射状延伸,且不同部位的岩石对多次爆破损伤的累积效应不同;累积损伤演化曲线整体上呈现出反“S”形,岩石内部存在裂纹损伤应力阈值,使总损伤区范围呈突跃式发展。此外,发现岩石累积损伤增量在径向上呈现出单峰正偏的Weibull分布形态,且在损伤区中部范围内,其受循环爆破载荷叠加作用的扰动较大。
李允忠王志亮黄佑鹏杨辉贾帅龙陈贵豪
关键词:岩石数值模拟
含充填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规律的三维模拟被引量:2
2020年
为研究应力波在含充填节理岩体空间中的传播特性,采用离散元软件探讨不同产状节理对P波透、反射规律的影响。首先,建立三维节理岩杆的计算模型,合理选用透射边界和Rayleigh阻尼;然后,将所得计算结果与等效波阻抗理论解相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分别考虑不同节理角度、厚度、间距、数目及入射波频率下的P波透、反射系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节理倾向方位角β为0°~60°时,透射系数随β的增大而减小,而在β为60°~90°时随β的增大而增大;透射系数随入射波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反射系数反之。若定义节理间距与厚度的正比关系,则透射系数随节理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反射系数反之;此外,根据不同节理厚度下的节理数目与透(反)射系数关系曲线特征,定义图线中的包络线为临界透(反)射曲线,则在给定节理数目时,其透(反)射系数总大(小)于临界透(反)曲线上对应的透(反)射系数数值。
丁英勋王志亮黄佑鹏
关键词:P波透射系数反射系数
单轴循环冲击下花岗岩力学特性与损伤演化机理被引量:13
2020年
为研究循环冲击荷载下黑云母花岗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利用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选取4种不同的入射波应力幅值对花岗岩试样进行等幅循环冲击,并对相关机理和试验现象进行探析.结果表明:入射波应力幅值为110.57和90.48 MPa时,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岩样的峰值应力逐渐降低,最大应变、平均应变率和损伤值均呈现增大趋势;入射波应力幅值为70.82 MPa时,花岗岩的峰值应力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强后降低的特性,而最大应变、平均应变率与损伤值则表现出相反规律;入射波应力幅值降为50.69 MPa时,岩样的力学性质基本不变,岩样未见明显的损伤.此外,研究还发现基于岩样静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推求的静态裂纹起裂应力,经强度增长比例系数放大后可得到动态裂纹起裂应力,籍此能较好地解释上述循环冲击试验中所观测到的现象.
王志亮杨辉田诺成
关键词:花岗岩力学特性损伤阈值
不同冲击荷载下花岗岩力学和能量耗散特性被引量:3
2020年
为探究不同冲击荷载条件下花岗岩的动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分别对花岗岩试样进行单次和重复冲击荷载试验,并对试样的应力-应变响应、应变率曲线特征、能量耗散特性以及破坏形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次冲击下,试样动态抗压强度与比能量呈现对数函数关系,试样破坏程度随着比能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入射波峰值应力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峰后段的回弹现象逐渐减弱,应变率曲线呈现出愈加明显的“双峰”特征,其第2波峰逐渐高于第1波峰.重复冲击作用下,当试样未破坏时,应力-应变曲线基本经历弹性加载、损伤演化和峰后回弹3个阶段,当试样经历最后一次冲击时,应力-应变曲线峰后段形状与试样的破坏程度有关.此外,试样破坏时的累积比能量越大,其破坏越严重,应变率曲线由“单峰”逐渐向“双峰”过渡.
贾帅龙王志亮巫绪涛黄佑鹏
关键词:花岗岩冲击荷载力学特性应变率能量耗散破坏形态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Energy Dissipation Analysis of Heat-Treated Granite Under Repeated Impact Loading被引量:1
2019年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t-treated granite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repeated impact loading.The granite samples were firstly heat-treated at the temperature of 20℃,200℃,400℃,and 600℃,respectively.The thermal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amples were then observed and measured before impact tests.Dynamic impact compression tests finally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modified split-Hopkinson pressure bar under three impact velocities of 12 m/s,15 m/s,and 18 m/s.Thes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the main oxides of the granite do not change with these treatment temperatures.The number of microcracks and microvoids decreases in the sample after 200℃ treatmen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sample after 600℃ treatment were rapidly deteriorated under the same impact velocity.The average of peak stress is much smaller than those after 20℃,200℃ and 400℃ treatments.The heat-treated samples have an energy threshold each.When the dissipated energy of a sample under a single impact is less than this threshold,the repeated impacts hardly lead to further damage accumulation even if its total breakage energy dissipation(BED)density is large.Under the same number of repeated impacts,the cumulative BED density of a sample after 600℃ treatment is the largest and its damage evolves most quickly.The total BED density of the sample after 200℃ treatment is the highest,which implies that this sample has better resistance to repeated impact,thus having less crack initiation and growth.
Zhiliang WangNuocheng TianJianguo WangShengqi YangGuang Liu
关键词:GRANITE
实时温度下中细粒花岗岩动力响应与吸能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研究实时温度下中–细粒花岗岩的动力响应与吸能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在20℃~500℃下,花岗岩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塑性与应变软化3个阶段特征明显,700℃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塑性屈服平台;应变率增加,岩石抗压强度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应变率效应逐渐减弱;温度和应变率对岩石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均不明显;应变率增加会使岩石单位体积的能量吸收能力提高,但不同温度下应变率对单位体积吸能的影响效果有较大差异;500℃及以下时峰值应变的应变率效应比较接近,但700℃时峰值应变的应变率敏感系数大幅增加;采用相同气压加载时,发现不同温度下应变率所处范围差异较大,而且气压对应变率的影响系数也不相同;500℃及以下,随应变率增加试样破坏形式从劈裂过渡到碎裂,700℃时试样则呈粉碎性破坏。
石恒王志亮李鸿儒
关键词:岩石力学实时温度动力响应应变率吸能特性破坏形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