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ABA174)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牛安欧任伟关飞张波刘超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钉螺
  • 2篇拟钉螺
  • 1篇吸虫
  • 1篇RAPD
  • 1篇SSR-PC...
  • 1篇并殖吸虫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牛安欧
  • 2篇关飞
  • 2篇任伟
  • 1篇陈彦
  • 1篇刘超群
  • 1篇张波

传媒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SR-PCR技术研究9种拟钉螺的遗传变异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对9种拟钉螺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为拟钉螺从基因水平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锚定PCR(SSR-PCR)技术对海峡两岸4省7地的拟钉螺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按Nei的方法计算遗传距离,并应用SPSS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各地拟钉螺标本的PCR产物呈多态性,其中台湾邱氏拟钉螺与中国大陆拟钉螺地域株遗传距离为0.7391~0.9130;向氏拟钉螺和秉氏拟钉螺间扩增产物相似性最大,遗传距离为0.2174;神农架拟钉螺与向氏拟钉螺、秉氏拟钉螺的遗传距离为0.3333~0.3913;十堰拟钉螺和洪山拟钉螺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556;福建拟钉螺与湖北拟钉螺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3913~0.7000;武鸣拟钉螺与湖北拟钉螺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6667~0.8889。结论9种拟钉螺在基因水平上至少可以分为4类:1)向氏拟钉螺、秉氏拟钉螺和神农架拟钉螺为一类;2)洪山拟钉螺和十堰拟钉螺为一类;3)武鸣拟钉螺为一类;4)福建拟钉螺为一类。台湾邱氏拟钉螺应为钉螺。
张波牛安欧任伟关飞
关键词:拟钉螺
应用ISSR-PCR技术对我国11株并殖吸虫遗传变异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我国3省9地11株并殖吸虫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为并殖吸虫的基因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PCR(ISSR-PCR)技术对11株并殖吸虫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电泳结果计算遗传距离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江西武宁、浙江兰亭、湖北温泉和湖北赤壁等4株与其余7株并殖吸虫扩增产物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湖北温泉和湖北赤壁株遗传距离为0.181 8;湖北五峰(a)、湖北五峰(b)和湖北走马(b)株之间扩增产物遗传距离在0.125-0.18之间;湖北走马(a)和湖北五里株间遗传距离为0.153 9;湖北红坪和湖北十堰株遗传距离为0.156 6。结论11株并殖吸虫在基因水平分为两大类:1)武宁株、兰亭株、赤壁株和温泉株,属卫氏并殖吸虫;2)红坪株、走马(a)株、走马(b)株、五峰(a)株、五峰(b)株、五里株和十堰株,属斯氏狸殖吸虫。湖北省存在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区和斯氏狸殖吸虫流行区。采用并殖吸虫不同虫期(成虫和囊蚴)标本及其不同保存方法对ISSR-PCR结果无影响。
陈彦牛安欧刘超群关飞
关键词:并殖吸虫
RAPD技术研究6种拟钉螺的遗传变异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对来自中国3省5地的6种拟钉螺进行遗传变异研究,明确它们的亲缘关系,为拟钉螺的DNA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6种拟钉螺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带型,计算各地拟钉螺的遗传距离,并绘制系统进化树;观察比较6种拟钉螺的外部形态和生态环境,并结合RAPD实验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结果RAPD技术可将6种拟钉螺分为4类:①秉氏拟钉螺和向氏拟钉螺;②洪山拟钉螺和新店拟钉螺;③十堰拟钉螺;④武鸣拟钉螺。外部形态和生态环境方面,秉氏拟钉螺与向氏拟钉螺、洪山拟钉螺与新店拟钉螺的外部形态及生态环境较为相似,其它螺种间则差异较大。结论6种拟钉螺在基因水平上存在差异,此差异与拟钉螺外部形态、生态因素等传统分类因素相关联。
任伟牛安欧李友松向选森
关键词:RAPD拟钉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