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2074)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江涛林志明杨筠陈义祥杨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燃烧合成
  • 3篇机械活化
  • 2篇氮化
  • 2篇氮化硅
  • 1篇低压
  • 1篇迭代
  • 1篇荧光粉
  • 1篇赛隆
  • 1篇赛隆陶瓷
  • 1篇陶瓷
  • 1篇添加剂
  • 1篇自蔓延
  • 1篇自蔓延高温合...
  • 1篇自蔓延高温合...
  • 1篇稀释剂
  • 1篇稀土
  • 1篇二极管
  • 1篇发光
  • 1篇发光二极管
  • 1篇粉体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李江涛
  • 4篇林志明
  • 3篇陈义祥
  • 3篇杨筠
  • 1篇崔猛
  • 1篇杨坤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TFE添加剂对燃烧合成氮化硅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发现了一种PTFE(聚四氟乙烯)催化剂,在其作用下,实现了在2 MPa的氮气压力下Si+NH_4Cl混合粉末燃烧合成Si_3N_4。结果表明:PTFE有效的促进了反应,产物表层的Si粉也实现了完全氮化,且合成产物中α-Si_3N_4的含量随着反应剂中PTFE含量的增加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当PTFE的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下同)时,可以制备出α相含量为77.7%的粒度均匀的等轴状Si_3N_4粉末;产物中心部位含有少量残余Si,但经过后续热处理,可以实现完全氮化。分析了产物中不同部位相组成和形貌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PTFE作用下燃烧合成Si_3N_4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陈义祥林志明李江涛杜吉胜杨树亮
关键词:PTFE低压氮化硅燃烧合成机械活化
稀释剂迭代加入对燃烧合成α-Si_3N_4的影响
2007年
在开发迭代燃烧合成这种新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以迭代的方式加入稀释剂对燃烧合成Si_3N_4的作用和影响。研究表明,以迭代的方式加入Si_3N_4稀释剂,可以有效的控制燃烧反应的最高温度,能够实现以低a相含量的Si_3N_4粉体来制备出高a相含量的Si_3N_4粉体,从而使Si_3N_4产物的a相含量得到提高。同时发现,当稀释剂加入量x较小(x=0.375)时,稀释剂的a相含量对生成Si_3N_4产物的a相含量影响较大,当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的作用达到平衡时,产物中Si生成的a-Si_3N_4的转化率最高值达到89%;当加入稀释剂的量较大(如x≥0.40)时,稀释剂的这种作用不明显。适宜的稀释剂加入量x值应当在0.45左右。所得结果对工业化生产a-Si_3N_4粉体具有指导作用。
陈义祥林志明杨筠李江涛
关键词:燃烧合成稀释剂迭代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白光发光二极管用赛隆陶瓷荧光粉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Eu离子掺杂的Ca-α-SiAlON和Y-α-SiAlON陶瓷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粉的相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荧光粉的微观形貌。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了Eu,Ca和Y离子浓度对荧光粉荧光波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平均晶粒直径小于5μm,呈黄绿色,具有稳定的荧光性能。激发光为蓝光或近紫外光,发射光为绿光或黄光,与白光发光二极管对荧光粉的要求相一致。
崔猛李江涛杨术亮杜吉胜
关键词:荧光粉发光二极管自蔓延高温合成稀土
机械活化燃烧合成SiC粉体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以硅粉和碳黑为初始原料,通过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预处理,实现了Si-C体系在较低温度下燃烧合成SiC.采用XRD、SEM.和EDS等手段,分析了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可使燃烧反应诱发温度降低至1050℃,合成SiC粉体的比表面积为4.36 m2/g,平均粒径<5μm.
杨坤杨筠林志明李江涛
关键词:机械活化燃烧合成SIC
低成本燃烧合成氮化硅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硅/氯化铵为反应剂,在2MPa的较低氮气压力实现了燃烧合成氮化硅。研究结果表明,对硅/氯化铵反应剂进行机械活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剂活性,从而促进硅粉在低氮气压力下的快速燃烧氮化。随着原料中氯化铵加入量的增加,产物中α相氮化硅含量逐步升高,最高可达90.6%(质量分数)。应用简单的分析模型计算了料坯中心与表面的温度差,结果表明,以热辐射为主的散热方式导致的粉坯内外温度差是决定产物中不同部位的相组成和形貌产生差异的原因。模型计算和实验检测的结果都证明了这种温度差异的存在。
陈义祥林志明杨筠李江涛
关键词:机械活化氮化硅燃烧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