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3091)

作品数:12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徐芬孙立贤杨黎妮刘颖雅范美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湖南省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合金
  • 4篇储氢
  • 4篇X
  • 3篇镁基
  • 3篇镁基储氢合金
  • 3篇储氢合金
  • 2篇制氢
  • 2篇热法
  • 2篇热力学
  • 2篇贮氢
  • 2篇贮氢合金
  • 2篇量热
  • 2篇量热法
  • 2篇金属
  • 2篇杆菌
  • 2篇NI
  • 2篇
  • 2篇大肠杆菌
  • 1篇代谢
  • 1篇低温热容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湖南省药品检...

作者

  • 14篇孙立贤
  • 14篇徐芬
  • 5篇谭志诚
  • 4篇杨黎妮
  • 4篇范美强
  • 3篇刘颖雅
  • 2篇张连中
  • 2篇曾巨澜
  • 2篇张箭
  • 2篇袁华堂
  • 2篇赵宗保
  • 2篇吕雪川
  • 2篇王美涵
  • 2篇张涛
  • 2篇齐艳妮
  • 1篇褚海亮
  • 1篇向建敏
  • 1篇邱树君
  • 1篇童波
  • 1篇史全

传媒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5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化学进展
  • 1篇Chines...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量量热法研究两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DH5α生长代谢的作用
<正>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小,反应速率慢、周期长,用一般的量热技术很难得到较好的结果。用微量热法就能够连续、实时、定量的在线检测生物体系的热过程,而且在其测定过程中, 不需要添加其他试剂,不破坏生物体本身正常代...
杨黎妮邱树君徐芬孙立贤谭海东赵宗保梁建国宋成功
文献传递
Mg_(1.75)Al_(0.25)Ni_(1-x)Cr_x(0 ≤x≤ 0.2)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1
2005年
用扩散烧结法制备了Mg1.75A l0.25N i1-xCrx(0≤x≤0.2)系列合金.XRD结构分析表明,用Cr部分替代Mg1.75A l0.25N i中的N i,合金的晶体结构并不发生改变,主相为具有立方Ti2N i结构的Mg3A lN i2相,只是其晶格常数a变大.Cr的替代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经过一个充放电循环后达到最大值.当x为0.1时,有利于提高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测试4种合金阳极极化曲线发现,其腐蚀电位由正到负的顺序为Mg1.75A l0.25N i0.9Cr0.1>Mg1.75A l0.25N i>Mg1.75A l0.25N i0.8Cr0.2>Mg2N i,说明Mg1.75A l0.25N i0.9Cr0.1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抗腐蚀性.该系列合金循环稳定性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用球磨方法改变合金性能,发现合金的相组成和相结构在球磨后均发生了变化,合金不再需要活化过程,但其放电容量并没有得到提高.
王美涵张连中孙立贤张耀徐芬谭志诚袁华堂张涛
关键词:镁基储氢合金电极材料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rolled Mg-Zn-Y-Zr magnesium alloy被引量:1
2006年
Fine-grained magnesium alloys strengthened by quasicrystalline particles were easily developed by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 for Mg-Zn-Y-Zr alloys.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Mg-Zn-Y-Zr alloys hot rolled with different reductio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studied. Tensile tests and fracture observ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s alloy. The thin magnesium sheets hot rolled at 380℃exhibit better combination of hig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than that hot rolled at lower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ins become equiaxed and uniform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s because of recrystallization and repeated heating between rolling passes. It is also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rolling temperature and strain theⅠ-phase particles become much smaller and a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matrix, which enhances bot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闫宏陈荣石韩恩厚
关键词:热轧工艺金属处理镁合金微观结构
聚苯胺-纳米γ-Al2O3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
<正>聚苯胺是一种容易制备、环境稳定性好的导电材料。但是它较差的热稳定性限制了它的应用。纳米粒子的加入可以增强聚苯胺的热稳定性,同时改变其化学、物理等方面的性能。例如:加入纳米SiO2的聚苯胺具有较强的加工性,聚苯胺-纳...
齐艳妮徐芬孙立贤范美强
文献传递
BPBF4热容和热力学函数的研究
<正>室温离子液体(RTIL)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热门研究课题。室温离子液体以其较低的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忽略的蒸汽压、电化学和热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瞩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室温离...
张志恒孙立贤徐芬谭志诚吕雪川史金张箭
文献传递
四元Mg_(0·9)Ti_(0·1)Ni_(0·9)X_(0·1)(X=Mn,Zn,Co,Fe)系列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了Mg0·9Ti0·1Ni0·9X0·1(X=Mn,Zn,Co,Fe)系列合金.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表明,用X部分替代Ni后,促进了Mg0·9Ti0·1Ni合金的非晶化过程.用Co和Fe部分替代Ni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但却降低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用Zn和Mn部分替代Ni提高了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尤其是Mg0·9Ti0·1Ni0·9Zn0·1合金电极经10个充放电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可达到313·8mA·h/g.对添加Co后的合金进行p-c-T测试发现,Mg0·9Ti0·1Ni0·9Co0·1合金的吸放氢容量明显比Mg0·9Ti0·1Ni合金高,这与电化学所测到的结果一致.
王美涵张连中孙立贤谭志诚徐芬袁华堂张涛
关键词:镁基储氢合金机械合金化法非晶
微量热法研究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两种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CFZ)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CFZ-SBT)在37℃时对大肠杆菌DH5α代谢作用的影响.根据产热曲线分别获得了大肠杆菌DH5α在不同浓度的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作用下的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I)、最大产热功率(Pm)以及最大产热功率所对应的时间tm等热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大肠杆菌的致死量分别为0.1和0.25μg/mL.通过研究k,I,Pm,tm和浓度(c)间的关系发现,舒巴坦钠的加入没有增加头孢哌酮钠对大肠杆菌DH5α的抑制作用.
杨黎妮孙立贤徐芬赵宗保梁建国
关键词:微量热法头孢菌素大肠杆菌
铝锡合金制氢技术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铝锡系列合金.水解制氢曲线和XRD结果表明,添加剂(锌和氢化物)的加入和球磨时间的延长,有利于金属铝和金属锡的均匀混合和活性一致.常温下该系列合金与水反应迅速,氢气产量高.尤其是球磨10h的Al-10%Sn-5%Zn-5%MgH2(质量分数)合金,在10min内水解反应结束,氢气产量为785mL/g,水解速率为78.5mL/(min·g).
范美强刘颖雅杨黎妮曹朝霞孙立贤徐芬
关键词:铝锡合金活化
金属-氮-氢体系储氢材料被引量:10
2008年
氢能作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重要领域,而在氢能的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氢气的存储。近年来,人们的研究集中在固态储氢材料上,许多新型储氢材料不断出现,其中由轻元素组成的金属-氮-氢体系拥有储氢容量高、可逆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储氢材料之一。目前金属-氮-氢体系已经发展出许多体系,而研究最多的是Li-N-H和Li-Mg-N-H两种体系。本文重点综述了两者作为可逆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制备方法、储氢性能、反应机理、理论计算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了金属-氮-氢储氢体系的发展趋势。
刘淑生孙立贤徐芬
关键词:轻元素
十四醇/棕榈酸复合相变材料的DSC研究
<正>两种材料通过一定的方法组合成新的复合材料后,新的复合材料既能发挥原来单一材料各自的长处,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们固有的弱点。在相变材料家族中,饱和一元脂肪醇类物质具有合适的相变温度、高熔化热、过冷度小、无毒、无腐...
曾巨澜孙立贤徐芬谭志诚刘颖雅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